宝宝又发烧了”、“宝宝又咳嗽了”,成了近期家长见面的必谈话题。自2018年12月中下旬开始,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合肥各大医院的儿童门诊量井喷式增长。在安徽省儿童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候诊室满是焦急等待的家长和哭闹不安的孩子,挂号、取药、检查窗口均排起了长队,医院门诊量较往年同期增长了约20%,甚至有医师最长连续坐诊15个小时。
内科住院单日同比增长37.7%
“大宝咳嗽,二宝又发烧,鸡飞狗跳的。”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家长李女士正在排队候诊,3岁的女儿发烧,“这一两个月,两个孩子就轮流感冒。”
该院门诊部主任马金凤介绍,自2018年12月中下旬开始,就诊患儿一直“居高不下”,医院门急诊单日最高达4863人次,较往年同期增长了约20%;内科住院单日最高143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7%。
“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增多明显,其中疑似流感样患儿咽拭子采样标本检验,阳性率超过50%。”马金凤表示,“患儿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冬季是流感和轮状病毒感染高发期、儿童自身免疫力弱,鼻子的粘膜比较娇嫩,喉部比较狭窄,容易充血,所以抵御病源的能力比较差。”
此外,婴幼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新的抵抗力又未建立会导致感染。外部因素有冬季气温变化大、气候寒冷干燥,冷空气对儿童相对敏感的呼吸道有很大的刺激。而在室内通风差、人员密集或户外人员流动性大的时候会容易相互交叉感染。”
儿科医师最长连续坐诊15小时
据介绍,为应对就诊高峰需求,儿童医院门诊时间提前为早7:30,所有诊室全部开放,调配专家坐诊,增开午夜间门诊,中午增开2个专家门诊,晚上增开4个专家门诊;上午、下午、夜间坐诊的医生分别要到13:00、18:00、24:00点后才能下班,工作时间平均延长2个小时。
夜间急诊在原有5名急诊医师坐诊的情况下,新增3名夜间急诊医师坐诊,全天候24小时不限号、不停诊。每名医师平均半天接诊60名患儿,从早上坐下来就是不停问诊,很多医师都是过度疲劳状态。“儿科是‘哑科’,很多孩子在就诊时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述病情,全靠家长转述和医生自己观察,这给诊治带来不少难题。”马金凤介绍,有医师最长连续坐诊15个小时,上午接诊68人次、下午接诊50人次、晚上接诊65人次,共计183人次,累到快虚脱。
提前预约挂号避开就诊高峰
对儿科就诊难、排队时间长这一情况,马金凤建议,家长要做好就诊前准备,不要火急火燎带上孩子就往医院赶。可通过安徽省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医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挂号并预约就诊时间段,避开上午和下午开诊时的就诊高峰,对普通疾病可先就近就诊,对不能诊治的疾病再到大医院,做到有序就医。
“加强保健、自我防护很有必要,家长应掌握一些基础的儿科知识,做到家庭防护与公共卫生相结合。”马金凤提醒家长,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孩子受凉或过度受热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运动量大,如果捂得过厚,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散发,更容易诱发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