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周末,无悔的奔赴
扛过烈日的焦灼,穿越风雨的阻隔
杭州卫健人一次次迅雷般出征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征途虽艰,仍有美好
“救护车已在路上,请做好准备!”
“驾驶员,XX地方有一个密接要送到隔离点”“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请做好准备”……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余杭区120急救中心充当着这场战“疫”中的一座重要堡垒,为全区人民筑起防疫安全墙,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余杭区120急救中心疫情防控调派人员唐晓平和翁海平一直处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他们是中心接收最新信息的第一人,也是发出抗“疫”指令的第一人。
登记疫情防控相关人员地址、病情等信息,与各社区、隔离点、发热门诊进行沟通确认,及时调遣负压车转送疫情防控相关患者,灵活机动地调整调派方案······他们严谨精准、迅速高效地重复着每个调度事件,一次次地架起生命通道,全心守护着这条生命线。
与调派人员的忙碌程度成正比的是急救车的出车。作为院前急救人员,余杭区120急救中心的驾驶员们总是时刻保持着待命状态,在听到指令的第一时间就奔赴前线,放下手中刚刚端起的饭、撑起才躺下的疲惫身体,又一次斗志昂扬,全副武装重新投入战斗。
除了转送患者之外,他们还是新冠核酸标本运送的特殊“搬运工”,每天都有3-4辆专班车负责运送标本,有些标本回收点距离很远,来回一趟就需要两个多小时。他们和病毒赛跑,驾驶着救护车在大街小巷不停奔走,通宵达旦,马不停蹄,却毫无怨言。
4月1日至今,他们转送疫情防控相关管控人员500余车次,累计转送超过800人次。
捂着鼻子打电话,这位院长让人心疼
“郑院长,你流鼻血了!快休息休息吧!”走进办公室的护士看到余杭区二院仓前分院副院长郑颖一手用餐巾纸捂着鼻子,一手还在打电话。
近日,郑颖接到紧急通知,辖区新增隔离点,需要中心立即派驻医护人员。时间紧、任务重,为尽快组建入驻医疗队伍紧急救护车,郑颖一刻不停地与各方沟通协调,竟连流鼻血都没有及时察觉。
“这段时间,她太辛苦了!”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郑颖作为分管公共卫生的分院班子成员,组织协调人员她要负责,隔离酒店督查她要参与,出现了阳性病例紧急核酸采样她要冲上去……
目前,余杭区已启用隔离点40个,有180余名医务人员坚守在隔离点,日夜连轴转、知累不言苦,用温情守护着每一位隔离群众。
在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基础上,隔离点医护人员对老人、儿童、慢性病人等不同群体实行个性化服务。同时,对所有隔离对象,每日提供2剂防疫中药汤剂包,同步选派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全力保障被隔离人员身心健康。
“每当有人解除隔离回家,听到‘谢谢’‘你们辛苦了’的话语时,我们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觉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郑颖说。
上门采样最辛苦的,不是采样是上门
“先生,您好,我是医务人员,现在要给您做核酸采样紧急救护车,请开一下门……”4月9日一早,余杭区三院仁和分院接到紧急通知,需要安排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核酸采样,张琳琳第一时间主动报名。换上防护服,将装有物资的黄色塑料袋绑在腰间,张琳琳立刻出发。
其实,上门采样最辛苦的不是采样,而是上门。扫码核对、张嘴采样,整个检测过程仅需几秒钟,但这几秒钟的背后,是背着厚重的防护服,步行、爬楼梯十几二十分钟的艰苦付出。
“村里小路纵横交错,有些还没有门牌号,有一次为了找居家隔离人员,我们在村里绕了将近半小时,好不容易找到了还要爬楼梯,等结束下来的时候,站在又窄又陡的铁质楼梯上,腿都发软了。”张琳琳说,“后来我们慢慢摸索出了诀窍,能联系到当事人的我们就加微信让对方发定位,联系不上的就找村社志愿者帮忙带路,能节省不少寻找的时间。”
仅4月9日,余杭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安排上门采样2453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风吹日晒,无数余杭医护白衣执甲,奔波在大街小巷,只为应检尽检,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