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并非小国,其国祚在我国历史上横跨7个世纪,从西汉末年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初年。
隋唐两朝,从公元598年,即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开始,至公元668年,即唐高宗总章元年为止高丽,共70年,历四代帝王终灭高句丽。
唐朝灭了高句丽后,共收编人口69万户。要知道,当年隋朝灭陈之时也不过才收编了60万户。人口自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可以说明当时的高句丽绝非小国,从人口来看并不弱于割据江南的陈朝。
同时,高句丽灭亡之后人口并非全部归入唐朝,而是一分为三――唐朝、新罗和东北故地(后来属于渤海国),这一点也说明了当时高句丽可以算是东北亚的一个大国。
高句丽灭亡之后,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后高句丽和高丽王国,那么,这三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1,高句丽脱胎于汉四郡
在汉朝进入朝鲜半岛之前,半岛先后属于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
箕子高丽,是纣王叔父,在商朝灭亡之后逃至朝鲜半岛建国;而卫满本是燕人,是在汉初逃至朝鲜半岛灭了箕子朝鲜。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出兵灭了卫满朝鲜,并在那里设立了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这便是“汉四郡”。
公元前82年,真番、临屯二郡撤销,汉四郡变成了两郡,其中玄菟郡在我国东北,乐浪郡管辖朝鲜半岛北部。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国,这便是“高句丽”国名的由来。
所以,高句丽的建立,最初是在汉朝玄菟郡境内,地点就是我国东北沸流水畔之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
之后,高句丽不断扩张,并与我国中原王朝时战时和。
公元3年,高句丽把都城迁到了“国内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此后400多年,高句丽的国都一直在国内城,虽然曾受到曹魏和慕容燕的两次毁灭者的打击,但之后又马上“死而复生”。
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至平壤。此时的高句丽地跨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并占领了辽东,成为东北亚的一个大国,这也是隋唐攻灭高句丽的背景。
2,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在古代,朝鲜半岛北部长期受我国中原王朝影响,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高句丽,莫不如此。
但朝鲜半岛的南部不同,那里生活着三个部族: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新罗便出自三韩中的辰韩。
唐朝灭高句丽之时,朝鲜半岛是一个三足鼎立之局――高句丽、百济、新罗,史称“
前三国
”。
这三国中百济与高句丽是盟友,新罗为了保命只能向唐朝求援。以此为契机,为了攻灭高句丽,唐朝便与新罗联手共击百济、高句丽。
公元660年,苏定方灭百济。
公元668年,李勣和薛仁贵联合新罗灭高句丽。之后,唐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安东都护府,半岛南部则属于新罗。
当共同的敌人消失之后,唐朝与新罗的矛盾便凸现了出来:唐朝想要整个朝鲜半岛臣服,而新罗想要统一朝鲜半岛。
于是,战争爆发了。
但此时的唐朝面临的不止是新罗的威胁,还有刚刚崛起的吐蕃。
公元670年,吐蕃大军攻入西域,与唐朝争夺安西四镇。事实证明,即使强大如唐朝,也不能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于是,唐朝的战略重心开始西移,而新罗便乘机统一了朝鲜半岛,时间是公元676年。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灭高句丽是为新罗做了嫁衣裳。
而新罗,是朝鲜半岛本土势力第一次统一朝鲜半岛。
从此,朝鲜半岛脱离了我国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
3,高丽脱胎于新罗
新罗,因唐而兴,后来又和唐朝一起走向了衰落。
公元900年,后百济在百济故土建立;
公元901年,新罗的地方军阀弓裔在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故土自立为王,史称“后高句丽”。
至此,新罗又萎缩至东南一隅之地,朝鲜半岛重现三足鼎立之局,史称“
后三国
”。
与此同时的中原,唐朝走向了灭亡,我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而朝鲜半岛便成了后百济和后高句丽的争霸场。
公元918年,后高句丽的将军王建发动政变自立为王,定国号为“高丽”,定都开京(今朝鲜开城)。
公元935年,高丽灭新罗;
公元936年,高丽攻灭后百济,第二次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所以,高丽脱胎于朝鲜半岛的新罗,但又建立于高句丽故地,与高句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点从国名也能看出来。
因为,高句丽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已经改称“高丽”了。
4,高句丽与高丽
高句丽,是高氏高丽;
高丽,是王氏高丽。
据我国的《魏书》记载:
“(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
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是公元398年,而这也是我国史书中第一次出现“高丽”之名,这里的高丽,指的便是高句丽。
之后的我国史书,无论《宋书》《梁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均称高句丽为高丽,杨广也好,李世民也罢,在史书上记载的都是“征高丽”。
当时之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在高句丽灭亡之后还会出现一个高丽国,但也可以说明高丽原本指的就是高句丽,这也是王建用“高丽”做国号的用意所在。
但高句丽毕竟与高丽不同。
高句丽源出我国东北的扶余人,其建国于我国境内,脱胎于汉四郡,极盛时期版图包括但不限于朝鲜半岛北部,同时也与卫满朝鲜一样是半岛的“外来户”。
高丽,源出于新罗,本质上是新罗的改朝换代,只不过借用了朝鲜半岛北部存在过的“高氏高丽”的国号。
王氏高丽的统治范围只有朝鲜半岛,民族组成虽有高句丽遗民,但主体无疑是三韩人。
王建定国号为高丽,与我国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刘知远用“汉”做国号的目的一样,只不过是为了借250年前高句丽的名号来增加自身政权的合法性罢了。
今日“高句丽”和“高丽”之争,其实是因为随着现代国界的划分,高句丽这个我国东北古代的王国变成了一个跨国政权,所以高句丽的归属就成了争论的焦点。
对于高句丽的问题,我国多持“多民族论”,认为高句丽属于我国东北的古代史;而韩国大多坚持“一族一国”,把高句丽作为朝鲜族的源头之一,认为高句丽属于朝鲜半岛的历史。
王氏高丽,存在了474年,于公元1392年被李成桂推翻,朱元璋正式赐国名为“朝鲜”。
这474年对于朝鲜半岛来说非常重要。新罗、高丽、朝鲜,都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统一政权,但高丽之名后来传入西方,并成为了今日朝鲜的英语名称“Korea”的由来,而“高丽”也成为了朝鲜半岛的地缘标签。
综上,高句丽、后高句丽和高丽的关系可以表述如下:
高句丽,即高氏高丽,脱胎于汉四郡,由扶余人建立于我国东北,地跨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
后来,唐和新罗灭高句丽,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占据了高句丽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
新罗末年,后高句丽建立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原高句丽地区,后来其部将王建统一朝鲜半岛,建国号为“高丽”,即王氏高丽,它脱胎于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