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的同事高加文从冰岛回来,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考察了他的发现。他经历了很多新鲜事,比如穿越600毫米水深的冰川,踏雪破冰感受四轮驱动系统的智能分配等等。这些勇敢的表演将沈星和他哥哥奥罗拉的性格区分开来,沈星仍然诚实地专注于多功能性,这与走揽胜的豪华路线不同。
众所周知,沈星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已经被发现。这一次,我们把注意力放回到城市环境上,看看它是否还能像冰岛极其寒冷的气候中一样出色。
发现沈星和极光的区别是沈星应该属于硬汉,极光应该给女神。
当我去发现上帝在行走时,动力转向的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市区的停车场可谓寸土寸金。这个发现很早就埋在车堆里了。搬出去似乎不容易。实际操作也证实了我的想法。我以为发现沈星和奥罗拉是两兄弟,开车应该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这个转弯出奇的重,尤其是原地转弯的时候,车是按照预想的力度行驶的。然而,一个搬图书馆的人的力量已经消耗了很多。如果是一位女士操作的,估计他是被这个重拐欺负到弃车早逃。
沈星和奥罗拉的区别不仅限于此。在市区的铺面公路上行驶时,沈星的地震过滤效果不如奥罗拉细腻。就像一个粗心的硬汉在做家务,总有一点轻微的震动没有处理好。静音效果也不一样,但是发现沈星比极光长很多,所以尾部传来的风噪会稍微大一点,第三排乘客会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是前两排不会注意到。不过话说回来,估计没人愿意坐沈星第三排,具体原因以后再说。
动力方面,沈星目前在国内只提供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有争议的9速自动变速箱,车型只有两款。两者在功率调节上没有区别。最大功率177kW,最大扭矩340Nm,连功率点都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重量。沈星比极光重145公斤,厂家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落后0.6秒。
虽然单看账面数据,我们会发现沈星的动力不是很好,甚至后劲可能不足。但是,开车的感觉却不是这样。9速变速箱非常智能,换挡尽可能安静,乘坐性能对得起档位的密度。无用的自由光9档不是沈星的装饰品。高速巡航时经常使用,90km/h左右即可自行进入,降低发动机转速,进一步降低高速油耗。不过这款2.0T发动机与变速箱通讯良好,扭矩调用灵活,油门响应快。即使试驾的后备厢里装满了一周所需的拍摄设备,车内还有三位同事,这台神奇的发动机依然能轻描淡写的输出,动力输出依然令人耳目一新。
沈星的驾驶品质可以说是对得起路虎豪华品牌。沈星和奥罗拉最明显的区别是沈星更注重野外生存能力。之前高加文在冰岛测试的时候,越野能力和通过性的表现已经相当出色了(详见《路虎发现神行海外首试:多功能大野心》),但是市区的驾驶品质比极光略显粗糙。比如,会更容易理解沈星是中年大叔,心态稳重,注重功能表现,而Aurora是美少女,有典型的外貌联想,处理问题比较细腻。
找到家族的最新面孔,尾巴特征最引人注目。
在《沈星》开播之前,我并没有关注《发现4》的年龄。原来它已经陪伴我们六年了。现在看来,Discovery 4在外观上还很年轻,即使即将进入换代周期,我们也不会认为它已经过时了。最新的沈星被归入发现系列,这是路虎家族车型的重新整合,但外观与揽胜车型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前脸,乍一看只是感觉车比较高,发动机盖用英文标注,大灯还是揽胜的造型。所有这些永远不会让你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神奇的发现。
只要你看着车尾,你会突然醒悟,知道这不是揽胜,也不是极光,而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发现,尤其是尾灯的造型,会有很美的夜间效果,辨识度非常高。
内部布局并不引人注目,功能是加分项。
与同源极光相比,设计师显然没有太多心思,玩转了沈星火车车厢内的设计手法,功能布局遵循实用性原则,线条以平直为主,色彩不像极光那样跳跃。对沈星马车的印象会更加务实,不会表现出车主的时尚品味。
沈星系统其实是捷豹路虎集团最新的Incontrol,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我们之前在捷豹XE和F-TYPE上都用过。这个系统的安排遵循工科学生的思维。比如驾驶习惯单独分析,全地形驾驶选择系统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告诉你在哪个环境下使用。座椅功能键和空调控制按钮的布局清晰。如果你只追求功能性,沈星中控台的布局肯定是你的最爱,但你得花时间去和它相处,否则用起来相当容易晕头转向,也不容易找到你需要的功能。
我觉得车厢里面最有感情的功能就是这个双向显示屏。正常驾驶时,司机出于安全考虑不能看电视,副驾驶也遭殃。但是沈星的屏幕可以显示驾驶员侧的车载系统,乘客侧可以看到电视节目,所以可以边开车边看导航,副驾驶可以继续看电视。
全景天窗非常醒目,第三排非常鸡肋。
由于视野和中控台的设计,主观上似乎比极光有更多的上帝行走的活动空间,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乘坐空间也足够宽松,类似奥迪Q5。此外,由于车身离地间隙较高,上帝。
行开起来会像是尺寸比极光大半级的车型,驾驶者在心理上更有优越感。受益于轴距的增加,神行可以在第二排腿部空间上做点手脚。后排座椅可调节靠背角度和前后距离,座垫高度对于182cm身高的我来说刚好,填充物不软不硬,对身体的承托到位,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舒适的坐姿。
第二排可发挥的空间更多,乘客有更充分的活动空间也是理所当然的。除了坐起来舒服以外,神行的舒适性配置也很到位。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块面积超大的全景天窗,虽然是跟NX一样,不能够打开,但是采光能力是很强,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感觉蓝天白云像是触手可及似得。后排还提供两个USB充电口,算是时代必备产品;那两个看起来很炫的后排屏幕,可以单独播放电视或者自己携带的影音文件,甚至还提供两副无线耳机,你完全可以让后排两位贵宾有独立的娱乐空间。不过,这都是要额外选装的,我自己使用后的感受就是,这套高大上的影音设备并不适合在发现神行上出现,在揽胜后排见到会更和谐点。
第三排是这次神行的聚焦点,纵观同级别豪华SUV,是没有7座布局的,毕竟车身尺寸实在是紧凑,很难额外安排两个座位。不过,神行还是利用拉伸车身来塞进两个座位,最终结果也是愿望实现。单纯就第三排的待遇来说,配置还是一视同仁的,第三排有单独的空调制冷系统,杯座是独立的,音箱也有三个在身边,两位乘客横向距离并不拥挤,甚至还能看到第二排的娱乐屏幕。
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不过现实还是残酷的。由于第三排地台没有发展空间,同时拉伸轴距和车长的效果被第二排座椅占用掉,所以第三排腿部空间很拮据,同时地台太高导致座垫没能提供任何承托力。还有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第二排座椅虽然能够往前挪,但是进入第三排依旧感觉“辛酸”,成年人只能用挤才能勉强进入,你家刚读小学的孩子也会向你抱怨。总而言之,除非你是跟你朋友过不去,否则你让她进入第三排,下车以后估计你就没朋友了。
尾厢储物空间不错,前提是不用第三排坐人
如果你执意要用第三排搭载朋友,尾厢空间就会小得可怜,仅能塞进随身小包,登机箱根本没有容身之所。而由于第三排的存在,全尺寸备胎的位置被取代,只留下日用修车工具、打气泵和补胎液。
将第三排座椅隐藏起来,神行尾厢空间才算正常,要比极光容积更为可观,平常想借着周末两天去郊区放松放松,一家四口带着钓鱼装备出去,也不用担心尾厢不够用。第二排座椅有电动辅助放倒,但不能电动复原。操作起来跟开起来的感觉相近,需要花点力气才能完成折叠的动作。以尾厢的表现来看,神行是要比极光更好些,前提是你不用第三排。
总结:是该随着极光换领中国身份证了!
渲染这么多神行和极光的关系,相信你们已经可以看出神行的趋势。对的,既然现在极光已经移民成功,拿到奇瑞路虎发出的身份证,神行距离这日子也不会太远,最近成都车展亮相的奇瑞路虎铭牌也确认了这消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神行定位较以往更加清晰,虽然跟极光同平台,但极光会更适合时尚玩家的需求,而神行呢?会是忠实功能性用户的心头好,它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车辆功能性才是用户看重的,用起来永远比看起来更重要。
至于神行从“5”变“7”,可以看作是它成为熟男的标志,增加顾家的功能属性,提升载物和乘坐空间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不过,虽然可选装的7座布局是神行一个鲜明的特征,但是这第三排的实用性确实未如预期,给小孩子应急乘坐也只会让他们满脸愁容。我觉得还不如退一步想,神行空间相对极光增长明显,车内甚至比Q5、GLK充裕。而更重要的是,神行会更看重功能性的表现,越野能力较极光高出不少,例如600mm涉水深度、接近角25度、离去角31度、配备全地形驾驶系统等,实际通过能力超出车内乘客的预料。这些“超常”发挥的表现,都将神行导向硬汉座驾的备选名单,至于极光,就留给颜值美女采购吧。
【路虎发现神行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2.0T动力衔接顺畅;底盘高速稳定,静音表现不错;同级唯一七座布局;车内舒适性配置丰富。
主要短板:转向助力偏重;变速箱在低速蠕动有轻微顿挫;第三排空间憋屈;内饰设计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