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纳智捷这个品牌,我想大家都会很熟悉。但是如果问纳智捷产品的优势,估计聊天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其实我去台湾省见纳智捷高层的时候,他们都承认纳智捷在过去一段时间推出的产品并没有真正表达出他们品牌的初衷,——的豪华和科技。然而,近年来,纳智捷已经秘密重组,重新整合自身资源,启动了最新的新车计划。
纳智捷的U5是这个新计划的第一款车型。纳智捷的新计划是什么?我们可以先看看U5,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中控系统有很多黑科技,底盘“透视”功能在同级中独树一帜。
要知道纳智捷的老东家,东风裕隆集团拥有很多公司的股份和资源,其中有一些科技公司,比如宏达,会助推纳智捷的电子设备技术。一些新的电子设备经常出现在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产品中,这也是纳智捷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纳智捷U5的车载屏幕尺寸已经达到了12英寸,并且有很多新功能。
比如它有一个叫驾驶AR的系统。AR是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科技界的简称,U5的AR系统,简单理解就是全景影像的增强版。其基本架构是通过车外共6个摄像头组成360度全景摄像系统。它不仅可以单独点击指定位置的摄像头进行图片检索,打开转向灯时左右两侧的摄像头也可以同步打开检索到的图片。该功能已经搭载在2011款Big 7 SUV上,成为纳智捷的标志性电子设备之一。之后,本田等厂商也跟进使用这项技术。说起来,纳智捷也被认为是汽车电子影像领域的先驱。
现在U5功能更强大了,它还可以点击车身部位来看透底盘下的路况。当然,机箱没有摄像头。其实是6个外接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结合车辆速度计算出来的。它的开发思路是让车主在去立体停车场时清楚地知道车轮与车位架的距离,或者在山路上相遇时判断车轮与路肩甚至排水沟的距离。这个想法很好。在实际使用体验中,画面流畅度还可以,只有在速度上升到60Km/h左右时,画面才会出现轻微的遮挡,证明低速时的流畅度绝对令人满意。当我们使用这个系统时,流畅度完全可以满足低速停车时的需求。
缺点?画面质量还是有些感人的,车身周围还是有一些黑边(拍摄死角),所以停车时车身附近的一些小障碍物可能会逃过它的眼睛。这些都希望纳智捷在后期需要进一步优化。
U5的新东西不仅仅是这个,还有停车系统。和传统的自动泊车一样,它也支持侧向和垂直泊车两种姿势。新的是它的智能出站模式。不要觉得这个功能很无味。想象一下,每天停车前后还是很空,工作结束回来取车时车被堵了。对于一些不熟练的新手司机来说,这种情况真的非常崩溃,他们独自出门,不下车来帮助判断距离。自动送货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这个系统最人性化的地方就是每次在R或者D文件中来回移位的时候,图片上会有进度条显示每次需要移位多少。你要知道,当因为被堵而难以出仓时,即使前后停车雷达匹配,雷达提示也基本连成一条线,警告你不能再操作,无法判断车距。通过画面的进度条就直观多了,驾驶员还可以通过精细调节刹车踏板控制车速,观察判断车速与进度条的关系,防止驾驶员在自动泊车或出站时因操作不当而外出。我们那天的经历会给U5不同场景的几个问题。幸运的是,经过几次挑战后,该系统可以帮助摆脱困难。下车后,检查保险杠和轮毂是否完好,有无遗漏。这样的停车系统出现在早期预售价格只有10万的汽车上,并不容易。目前可以说是同级独一无二。
至于导航系统,也是一个掩体。除了常规的路线规划,还有另一个功能,可以点击地图上指定的摄像头标记,实时查看所选路段的当前路况。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政府的路政摄像头屏幕供大家使用,我们可以用这个摄像头屏幕实时了解导航规划的路线是否有堵车,对于大城市的上班族来说非常方便!当然,我们也有疑问:这个功能在mainland China能否保留?(这次试驾是在台湾省。)
此外,手机画面投影、蓝牙连接等基本功能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画面投影功能可以直接与台湾省U5上的HTC手机互联,连接蓝牙后点击指定按钮即可实现无线投影,无需数据线的任何辅助。连接成功后,手机上的所有操作都一一投射到屏幕上。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屏幕反向操作手机,但是反向操作的流畅度一般,不建议这样玩。而且屏幕的尺寸还是不能占据整个12寸的屏幕,四周还有很多黑边,所以屏幕的利用率不高,令人遗憾。
至于苹果手机,我们的试驾版是通过一根HDMI线缆实现互联,同时占用车上USB口的两个接口。而且这个功能真的只是为了娱乐。当我松开手刹时,画面会立即停止传输,并弹出相应的安全提示。对于苹果用户来说,这种互联系统仍然仅限于娱乐。
鸡肋。赛道开发并非空谈,只是运动舒适难以兼顾
纳智捷510计划中的新车都说是有赛道开发项目,厂家也宣称新产品的运动功底会有所增强。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是持镇定且观望态度的。毕竟现在很多刚起步的品牌都开始吹嘘自己的运动性如何这般(车市流行运动嘛),实际效果却经常差强人意,这样的例子多了,作为媒体也是见怪不怪。
并且刚开始在城市里开的时候,U5的方向盘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轻的,低速掉头用一根手指就可以轻松打到头,类似的手感让我想起了宝骏全系。即便是来到高速公路上,以10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方向阻尼相应变沉之后,中间的虚位还是有,手感还是偏轻,初次上手确实需要适应一会才能增强驾驶的信心——咦,好像它和运动也不怎么沾边啊?
但来到了山路后,我马上对它改观了。U5转向虽轻但是转向比例是比较快的,打方向后车头的反应也要比预想的要快,指向性也算清晰。在同价位自主小型SUV里,我目前没想到有谁的转向在山路里,弯道中能全面性地优于U5的。即便是这级别开起来很爽快的合资车型缤智,转向与它相比也是偏电子感的,指向性也称不上多少清晰。这点确实非常出乎人的意料。加上U5的悬挂调教也算偏硬朗的,这就使得它在弯道中能有非常好的支撑性,给驾驶员的信心非常足。回想一下,之前纳智捷的大7、优6等SUV车型,其实也都是能让你过弯觉得很爽快的SUV,所以运动风味,U5应该算是继承了这个品牌的一贯风格。
U5这样的悬挂设定在快节奏驾驶时非常能讨好驾驶者,但事情终究是有两面性的,在过一些比较大的颠簸起伏路时,它滤震的动作不够利索和干净,偶尔遇到一些碎石路,悬挂滤震时频密地工作声音也非常明显。台湾的路况整体算比较好,基本上不会遇到半路突然有个坑或者有个非常深的井盖,日常开着平整度路况时,整体感觉它会比缤智还稍微更贴服地面一些;但要是走起一些失修的路况或者是县城里的非铺装路时,U5的底盘还是呈现出了松散感,同时悬挂作动的声音也会比较大,听觉上容易给人一种廉价感。
U5后悬挂采用的是非独立式的拖曳臂结构,也算是这个级别绝大多数车型的共同选择。结构限制、成本限制,本来舒适和运动就很难做到共存,同级别车型调校时大多也是玩二选一而已。只是大部分产品往舒适性靠拢时,U5则选择去往运动方面调校。从好不好开的角度,我们喜欢U5的这种设定。但是站在大陆消费者的喜好上,轻松的转向手感属于主流审美;至于纯硬朗的悬挂风格,算是知音难觅吧。
这会让人比较担心U5在大陆是否服水土。像某些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在底盘调校上明显更有心得,例如刚刚上市的长安CS55,就可以很聪明的平衡前后排的需求,做出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抗侧倾和滤震风格。要抢市场份额,或许在取巧程度上,纳智捷现在要跟一线的自主品牌好好学习一下,如果能稍稍改变一下U5的调校状态和风格,它会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动态部分最后说下动力,U5这台来自东风的1.6L发动机最大马力124匹,搭配来自Jatco的CVT变速箱。它在低速起步时候有类似日系车的风格,用放大头段油门来营造一些动力轻快的“假象”,市区里开还算惬意。而来到高速公路、上坡的山路里,基本上发动机有多大能耐都是如实呈现,这时动力就感觉不够给力了。另外撇开CVT没有声浪韵律的特性,这台发动机的NVH也不算特别好,尤其是噪音部分,不仅声音比较大,声色也不太好,过多声浪涌入车厢降低了行车的舒适度。我们觉得U5的动力有些浪费了底盘的功力。
关于其他细节的一些碎碎念
至于外观设计,U5很多细节确实做到了运动化和个性化。纳智捷的设计总监也是非常自信地告诉我们:自从他接管之后,所有有跟市面上有雷同感觉的方案都是会一一毙掉。所以U5的设计是有个性又有原创性的,这点我是承认的。只是很多复杂的元素搭配起来,在这么小的车上呈现,还是会觉得有点繁复。要知道中庸的外观不一定讨好人,但能接受的人群往往不少。纳智捷在U5上选择更个性的设计之路,也算是一种冒险,要看之后市场的反馈到底怎么样了。
而内饰我比较赞赏的是座椅的填充物料,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都足够柔软,坐垫也足够长。配合上不错的内部空间,加上后排地台隆起的面积也非常小,乘坐空间上确实不会比缤智逊色,属于同级别中的优等生。
总结
我能感受到纳智捷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并且开始努力了。曾经丢失的品牌初衷开始慢慢地找回来;中途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为了赶超对手也把自己的高科技优势搬出来,玩田忌赛马弯道超车。可以说U5确实是同级别,同价位里科技配置和含量最高的一款。而其余的优势,都是用来讨好前排乘客,尤其是驾驶者的。这跟它个性激进的外观以及入门的定位售价非常般配,可以说产品力的倾向性和目标人群的锁定也是非常明确的。
只是同时我也会捏把汗:底盘偏运动、外观激进、隔音一般,这些是消费者普遍在乎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感知到的。所以纳智捷U5这种特色鲜明的产品能否讨好消费者,除了等最终的售价之外,能否对内地市场做出针对性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纳智捷U5 1.6L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人机交互系统科技含量高;操控性在同级有优势;后排空间大,座椅柔软。
主要短板:悬挂走烂路时候稍显单薄;前排空调出风口不能关闭且风向可调节幅度很小;发动机噪音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