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厨余垃圾去哪了?垃圾分类中厨余垃圾为何要单独分出?厨余垃圾为什么要拆袋投放?继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走进“分类达人”家中告诉市民如何分类之后,9月11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冯绍劲等人走进小区、厨余垃圾资源化中心等场所,告诉市民厨余垃圾的去向,了解深圳厨余垃圾经过拆袋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最后进行资源处理回收等全链条。
示范小区:
居民用废旧电饭煲内胆装厨余垃圾
居民陈爱华家住光明区马田街道明景园小区,该小区是光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试点示范小区。因为垃圾分类设施到位、宣传到位,小区的居民养成了良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走进陈爱华家里,她正在清理早晨吃剩的厨余垃圾。先沥干水分后,陈爱华用一个废旧的电饭煲内胆装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清运车,而用废旧的快递箱来装可回收垃圾。“每天扔厨余垃圾的时候,就端着这个电饭煲内胆下去,免得有汤水洒出去。小区里的垃圾投放处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可以投放,居民基本也都习惯了。”陈爱华说,垃圾分类是为社会作贡献,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陈爱华端着电饭煲内胆及可回收垃圾下了楼走到垃圾投放处,把内胆里的厨余垃圾倒进厨余垃圾回收箱,塑料袋则扔在旁边的其他垃圾桶,然后把纸盒等可回收物扔到可回收箱。
分类投放:
厨余垃圾从70公斤增加至200公斤
明景园小区有256户居民,设有一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处,规定每天两个时间段投放垃圾,分别为早上的7点至9点,晚上的7点至9点。投放点是整套设计的投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同垃圾桶,并安装有摄像头、洗手盆及不断播放垃圾分类知识的电视屏,还人性化的配有洗手液等。
“居民只能在两个时间段投放垃圾,这些垃圾箱在其他时间段都是锁住的,无法投放。”管理处主任助理蒲宗奇介绍,这样可以有助于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投放习惯,而且在投放时间段有一名分类督导员进行督导,“自从实施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后,居民生活环境变好了,没有了以前的异味和脏乱差,居民居住舒适也更加支持垃圾分类。”
除投放硬件设施外,实施垃圾分类前,小区今年7月起开始多方位宣传。小区到处可见宣传标语,包括“垃圾也有家,分类回收用处大”、“厨余垃圾占比高,分类减量效果好”等,电梯里也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温馨提醒,提醒居民要是不实施垃圾分类会将有处罚等。还有投放点LED显示屏滚动宣传,业主微信群公告分类投放要求及开始时间,采用广播形式在小区出入口语音提示等,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小区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氛围。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小区居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蒲宗奇介绍,居民现在垃圾分类投放率可以达到80%以上,厨余垃圾也从70公斤增加至200公斤,增加了1至1.5倍。
分类运输:
清运前拍照上传给公司登记台账
早上9点过后,垃圾清运车就开进明景园小区,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不同的垃圾运输车辆清运垃圾。清运工人将厨余垃圾箱里的垃圾桶拉出,先拍照上传给公司登记台账,然后将垃圾桶装上车。
马田街道的工作人员介绍,收运人员到达收运点后,首先检查投放点的厨余垃圾桶是否满溢,如果过满,则使用车辆自带的铁铲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匀量处理,确保厨余垃圾桶盖完全闭合。通过平板车尾板将桶安全放入车内,同时,每辆车安排2名收运人员,可避免厨余垃圾桶拖移过程中因重量太大而无法控制的情况。车辆自身也是密闭状态,且车辆铺防水膜防止渗漏。
示范创建:
对226家餐饮及果蔬门店建立分类档案
厨余垃圾清运车随后又开进马田街道薯田埔社区的正龙新村收运厨余垃圾。这是光明区的一个城中村,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处同样配备得专业、规范,也规定了早上7点至9点、晚上7点至9点的两个投放时间段。
正龙新村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处同样配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不同垃圾桶,及洗手盆、摄像头、滚动播放的电视屏等。
马田街道薯田埔社区工作站党委委员麦永存介绍,辖区范围包括2个城中村、2个住宅小区、3个机关单位、3所学校等,有2.45万户约5万人。在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创建阶段,社区就做到了分类场所、分类设施、撤并桶、督导、分类收运等五个全覆盖。对社区三小场所进行全面宣贯,签订责任书,对辖区住户进行入户宣教,告知居民商户垃圾分类怎么分、怎么投、不分类面临什么处罚等。
“另外对226家餐饮及果蔬门店建立垃圾分类档案,对各商铺进行编号厨余垃圾清运车,要求商铺自行将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到厨余垃圾收集点,并对未按要求投放的门店进行督办。”麦永存说,薯田埔社区两个城中村在示范创建前有100处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桶153个,实施垃圾分类后,设置18处集中分类投放点并公示。
如今,薯田埔社区日均分流各类再利用垃圾15.9吨,厨余垃圾(含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及家庭厨余垃圾)实现从0到10吨的突破,达到人均每天分类厨余垃圾0.21KG,预计10月底达到人均0.25KG。
回收利用:
产生有机肥和生物柴油两大原料
厨余垃圾清运车装完明景园、薯田埔社区的厨余垃圾后,就开到了马田街道厨余垃圾资源化中心。在这里,厨余垃圾要经过前端处理、生化反应等系列处理过程。
“厨余垃圾首先要经过破碎、挤压、脱水等前期处理,然后进入生化反应仓进行二次高温发酵,产出有机肥原料,然后进行油水分离产生生物柴油原料,最后处理完后产生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中心技术人员贺炜君介绍,厨余垃圾的回收处理可产生有机肥和生物柴油两大原料,所以厨余垃圾要分类回收。
为什么家庭厨余垃圾要拆袋投放?贺炜君从生产的有机肥中挑出一些塑料残渣介绍,目前深圳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主要采取厌氧发酵产沼或高温好氧制肥的工艺,塑料垃圾袋不属于厨余垃圾,既不能产生沼气,也不能转变成肥料,也不可降解,因此需要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该中心的设备一天能处理2吨的厨余垃圾,其中产生20%的固体有机肥,2%的生物油脂,减量垃圾达到80%,也就是产生污水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声音
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冯绍劲:
看完厨余垃圾产生、投放、收运、回收等一系列过程,深圳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冯绍劲感受很深。他说,自己也学到不少,作为推广大使,经常深入学校、小区宣传分类知识,需要第一手的鲜活资料。比如陈大姐用电饭煲内胆装厨余垃圾,这是将分类融入生活成为习惯的一种智慧贡献,也说明居民进入了分类状态。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投放压力大,但只要有方法、有策略,一样能做好。还有小型的垃圾处理回收设备让居民看到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