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办大事”、“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没有”等等类似的观念似乎早已拓展到我们消费行为里的方方面面。对于买车这等大宗消费来说更是如此,很多人都希望用低配的价格买到顶配的车型,用奥拓的钱买到奥迪。按照市场规律来说的话,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是补贴还是打折,商人总是有赚钱门道的。但即便如此,用这种观念选择商品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所以企业当然要进行合理应对来抢占新的细分市场。
以汽车领域举例来说,以前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是不屑于在中国市场推出所谓的廉价车型的。C级、3系和A4L也都以各自不同的卖点捍卫着豪华品牌最低的底线,其价格当然也是很多购车用户所不能接受的。但一旦你有能力购买其中任何一款车,仿佛就拥有了鄙视一切普通品牌的权利,虽然在豪华品牌的鄙视链里,你仍然是最底下的一层。
不过,这都是多年以前的老黄历了。死守豪华品牌底线的几款车型依旧还称得上是各品牌销量的中流砥柱,但国内消费这些品牌的人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购买力得到提升,现在首辆车选择豪华品牌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其次,购车人群年龄下降。大学考个好学校就奖励一辆车也不算新闻了。
加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这个先决条件,车企怎能对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行为的变化坐视不理。于是大趋势变成了豪华品牌开始不断研发更多适应中国市场的特供车型,拉低购买门槛。国内自主品牌则努力向上,突破价格天花板,期望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
结果就是奔驰有了A级加长版、宝马弄出了前驱1系,奥迪靠A3双车战略维持现状。自主的领克、WEY慢慢开始崭露头角。已经说了这么多闲话,这次就逐个不展开说了。
如果你特别喜欢奔驰C级车,但是预算不太够,并且对于车辆的动态性能并没有特别高期待的话,奔驰A200L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替代品。
这一代奔驰A级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A级长轴版则是奔驰进化为加长狂魔后第二款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新车。发布之初这款新车就以新生代豪华轿车作为定位,之前由于是奔驰品牌其他车型车主的缘故,所以参加了这款车的试驾会,这里我也就着这个定位顺便来谈谈对它的感受。
“新生代”显然就是瞄准了刚才提到的年轻购车族群,他们不愿墨守成规,追求个性,愿意展现自我。当然,其中的一部分尚无自主消费能力,购车还得依赖父母支援。所以早已满大街跑得欢的紧凑级豪华轿车虽然心中甚想,但说拥有暂时无能为力。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豪华品牌最小的车型,看看价格再看看空间配置,心有不甘且似乎又很难让掏钱的父母满意。
需求出现,商机也就一同而来。作为汽车发明者的奔驰终于回过味来把加长、堆配置和拼设计这些以往只在紧凑级往上车型才享有的特权都统统下放给了家族里的小弟。如此诚意满满的“新生代”,是不是能让新生代们满意呢?
我应该算不上新生代了,奔驰A级长轴版也不会进入我的购车名单,所以看到这辆车的时候并不是特别兴奋。以前我老是吐槽还未换上最新设计语言的这代奔驰设计过于娘炮,柔和的线条应用在部分车系上并不算得体。
随着奔驰新设计语言的发布,设计师的确进行了很明显的革新,但我还是不喜欢现在的设计。大灯造型在某些角度看上去比较犀利,不过就辨识度来看不如以前的老设计。另外,很多人已经调侃过这种类似的多边形大灯早就在自主低端车型上出现过,不知道奔驰这么用是出于什么考虑。
我觉得这可能还真是巧合了,因为那几款自主低端车在国内的影响力就非常有限,应该不至于让奔驰的设计师发掘并模仿把。另外,德国设计确实带来了更好的质感。运动版在前后杠上增加了AMG风格的大尺寸进气口和扩散器,应该能够讨年轻人的喜爱。
侧面线条变得更加简洁,这也是新设计语言里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因为是独立研发,所以侧面看上去还算协调,只是由于线条的减少丧失了一些个性。好处可能是在制造和后期维修的时候更好控制成本了。
轮圈样式中规中矩,除了先行特别版上的19寸双色轮圈以外,余下的A200L和A180L的轮圈无论尺寸还是造型都与宝马1系三厢处于同一水平。16寸轮圈出现在一辆主打豪华定位的车上还是显得有些奇怪和廉价的。
车尾造型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奔驰a200l,大面积的尾灯在夜间辨识度还算不错,个人感觉比宝马的要好看。1系三厢上那组尾灯实在是太大,非全LED的设计也显得更加的廉价。后杠上面有两个排气口,它们都是起到的装饰作用,真实的排气管在车尾右侧,管口冲下。
不管我喜不喜欢,采用这种新设计语言的奔驰在未来几年内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路上。可能看多了,看习惯之后就适应了也说不一定。反正奔驰有能力也有魄力在产品换代的时候启用全新的设计方案。勇于试错的态度就比它的两位同乡要更值得尊敬一些。
打开车门就该说说豪华了,以下描述仅限于A200L中高配车型,丐版的A180L不在讨论的范畴。营造豪华感对于奔驰来说并不算难,但这也是从之前那拨设计语言发布后才上道的。以前方方正正的奔驰们还延续着欧美市场的做派,只在行政级以上车型能够看到些体现豪华氛围的设计和材料。
自从双屏设计一统江湖之后,奔驰家族里几乎全都换上了这种设计。看着确实很震撼,高配车型上的两块10.25寸显示屏在这个级别里绝对是最强的了。显示效果细腻,色彩还原也不错,另外它也赶上了技术升级,增加了触控和语音助理的功能。至于这两块屏幕怎么玩,语音助理有多强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奔驰a200l,大一些的汽车媒体写得都很详细。
车内的塑料大部分都不再以原始面貌出现,不管是压上了缝线还是贴上了仿碳纤维的花纹,亦或是做出了打孔皮革与钢琴表面般的质感,总之,想要一眼看出它们是塑料已经不太可能了。
顺手拉上车门,这里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按照正常的力度去关车门,几扇车门都不太容易完全关严。后来又多试了几次,力度稍大些才能正常让门关到位。不知道这是试装车的问题,还是故意这样设计的。
回过头来看看方向盘,奔驰方向盘的手感一向都还算不错,上上代的非运动取向车型或许还可以吐槽一下方向盘直径太大,盘身太细。但是在最近这些奔驰车型上,类似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A200L运动轿车的平底方向盘握感饱满,看着也很运动。
作为同级车里唯一采用怀挡的车型,A级的换挡操作还是很容易适应的。电子挡把的造型与C级和更高级的车型不同,没有银色装饰,看上去也素一些。好在它平时藏在方向盘后面,不容易看见倒也无伤大雅。
氛围灯出现的地方比竞品多,能够调节的颜色也是最多的。在E级和S级上显得有些轻佻的夜店风格,放在A级这辆小车上就再合适不过了。想想在一个晴朗的夏夜,伴随着车内暧昧的灯光,听着柏林之声十几个扬声器传来的曼妙音乐,再抬头透过全景天窗看看万里银河,是不是有点儿异性交友神器的意思。
手机不离身的年轻人很容易换上电量焦虑症,所以A级车内准备了几个充电接口,高配车型还在中控台下部储物柜加上了无线充电功能。这几个充电接口的使用有一点门槛,因为它们都是目前相对于USB接口普及率还不够高的Type-C接口。如果想正常使用,要么就添置一根支持多种接口的数据线,要么就像试驾车这样准备一个转接头。
中央扶手箱对向开启的方式算是奔驰车型的一个特色,但是在盖板上还是缺少了线槽。所以,当你使用扶手箱内部的充电接口为电子产品充电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延长数据线的寿命,你可以选择直接把电子设备放在扶手箱内部。或者是把数据线放在两个盖板中间,虽然还是会被压住,但这里是密封胶条,对数据线的损害会小很多。
既然是一款加长轴距的车型,后排显然是要关心一下的。虽然作为车主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坐在自己车的后排,但国人对于加长轴距仍然还是趋之若鹜。面子与需求的问题就不讨论了,这里着重还是看看A级长轴版的表现。
体验这款车的时候,我在后排落座的时间比在前排驾驶位的时间还长。后排给我的感觉是空间完全OK,舒适度还有提升空间。2789毫米的轴距已经打遍同级,并且无限接近高一级别的C级车。坐在这里它不会给你那种大得很夸张的感觉,但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不会遇见长腿无处安放的尴尬。
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有点硬,还是很欧洲的风格。靠背的角度比较直,腰部支撑不够,长时间乘坐的话,臀部和背部容易感觉疲劳。决定买它回家的年轻车主举家出游之前,最好为后排的长辈们准备软和的靠垫和头枕。
总算到了快要把车开起来的时候了,奔驰A级长轴版用一个排量、两种调校的发动机来和对手两个排量、两到三种调校进行PK,肯定是有些吃亏的。更吃亏的还在于它的发动机排量只有1.3升,是三款入门豪车里最小的。
如果按照22万的价格区间来对比,奥迪A3 1.4T的动力是最强的,奔驰A级A180L和宝马1系118i打了平手。着车之后再打开发动机舱盖看的话,奔驰A级又会完胜宝马,因为它全系都是四缸发动机。宝马1系的118i车型是三缸发动机,着车后发动机的抖动程度感人。
另外,奔驰的小排量四缸发动机在多一个气缸的情况下,官方油耗比宝马的三缸机少那么一丢丢。高功率调校的A200L还带有发动机闭缸技术,官方百公里油耗甚至比A180L更低。这种既为车主保留了面子,同时还不耽误省油的设计要比宝马直截了当的削减气缸来得高明。
动力储备上奔驰和宝马基本打成平手,输出层面的调校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主攻运动的宝马即便是面对三缸发动机也有办法用它来激起驾驶者的欲望,奔驰走的是更偏沉稳的风格,所以118i全力加速伴随着带有激情的排气声浪,A200L还是要更气定神闲一些的。
高速超车的话,记得不要舍不得踩油门,转速高一些它才会进入状态。告诫那些钟爱用速度找刺激的潜在车主,不要开着A200L去跑野零四,玩野漂移,它根本不是干这些的料。飙车跑山这些也算了,舒舒服服的开着游车河多好。不要受到那些过分夸大这车运动性能的大V们蛊惑,家用车就干好家用车分内的事情足矣,要拼性能去选AMG。
有个细节比较有意思,这辆车的隔音水平在时速120公里左右有个分界线。低于120公里/小时的时候,胎噪、风噪和发动机噪声基本都被隔绝在车外;一旦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风噪会迅速增大,这种感觉就像是戴着降噪耳机然后突然关闭降噪模式一样。以国内高速110公里/小时的限速来看,按规定车速行驶的你是没有机会体验这种感觉的。
后悬架可能会成为一个槽点,除先行特别版标配多连杆独立后悬以外,其他车型都使用的是扭力梁非独立后悬。这和全系标配独立后悬的对手相比又明显处于劣势了,至少在宣传层面会面临客户的质询。
这次体验这辆车是选装了独立后悬的A200L,所以没办法体验到非独立后悬到底会有多大差距。独立后悬的A200L匹配17寸轮圈和205/55的轮胎应该是为了平衡操控和舒适性,轮圈如果再大一号可能就会让人觉得有些颠了。这里我也能理解旁边的A180L为什么用了豪华品牌不常见的16寸轮圈,因为它的后悬肯定是扭力梁的。
简单总结一下吧,奔驰A200L在配置、空间两块是可以吊打两个德系直接竞争对手的。我不太喜欢的设计风格也是占尽优势,因为它确实有一副目前能看到的最新鲜的面孔。按照上市的价格来看,A级长轴并没有把奔驰品牌的购买门槛降得太低,其整体价格区间还是偏高。
A180L就不建议考虑了,配置砍得七七八八,新车看得见的精髓部分剩不下多少。A200L最低配比A3 2.0T顶配还贵,看着还是有些肉疼。如果不是着急指标过期的就再等等看吧。对了,还是再点一下题。以A200L的价格可以买到C级的空间和配置水平,但性能和舒适度上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可跨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