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环路的今夕,诉说着北京城的今夕,也记录了一场争论。
到北京旅游,说起来,要去的地方很多:故宫要去,八达岭长城要去,北海要去颐和园,要去景山,要去十三陵要去。天坛要去香山,要去西山八大处要去……新景观也不少:有慕田峪长城,有号称“北国桂林”的十渡,有顺义和昌平的高尔夫球场,有风景酷似漓江的龙庆峡水库,有康西草原,有九龙游乐园……
但是要了解北京,有一个并非名胜的地方或地带,那是必须去看看的,这就是二环路。
为什么非要去二环路?且听我这个老北京分解。
我认为二环路的变迁最能够代表北京的变化。
首先马路是新的,一色的水泥地路面,宽宽的,可以容纳六辆汽车对面行驶。
其次北京二环,街道或曰马路两旁的楼房等等建筑全是新的,而且是现代化的样式,特别适合那些雄伟的立交桥,搭配起来更有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雄姿。许多电视和电影片儿都要拍得建国门的镜头,那其实只是二环路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部分。
第三就要专门说到立交桥了。北京是中国立交桥最多的城市,这是北京人的一大骄傲,也是北京最生动的一个景观。从1992年起,这个景观又有了新的发展,整个二环路取消的红绿灯开上汽车,可以一气跑个整圈儿。现在为迎接建国50周年大庆,卡脖子的西直门立交桥等地方又在进一步的整治。
第四还要说到地下。在二环路的下面,就是北京的地铁第二期工程,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就已经完工了的。建造标准很高,一切都是从打核战争出发的,体现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思想。当然从现代交通的观点看,北京的地铁还建设得很不够,还是慢了,如今地铁新的工程正在以更大的力量启动。
第五,你看了二环路就对北京的布局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因为正是二环路把北京清楚地分成了新旧两部分,二环路以内是旧北京的范围,二环路以外是建国以后北京的新扩展。
二环路还包含着北京市政建设上的一些不同见解的分歧。
老北京都知道,就是在现在建设了二环路的这一圈儿地方,原来不是别的,而是老北京的城墙。现在城墙不见了变成了路,这是一项重大决策的结果。就在北京刚刚解放的时候,讨论如何建设北京,有一些人主张原原本本的保留原来的旧北京城。那理由是很明确的,因为像北京这样保存很完整的古老城市,在中国是不多的,这世界上也是少见的,而且北京又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文明古城。如果采取新旧插花建设的方法,老的城市就很难保留的那么完整,而新的城市又会因巨大的拆迁工作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他们主张离开老北京另起炉灶,在不远的地方建一个新北京。
与此相左的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在老北京里面,或者起码以老北京为基础新建北京,或改造旧北京。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很多的。一个理由,老北京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也只是故宫等古老的建筑,其他有许多的地方,特别是原来外城的地方,破破烂烂,如果不加以改造,也是不能长期那样存在下去的。老北京的城墙虽然是很好的文化象征,但它又像一个铁箍一样把北京城紧紧的箍住了。不仅城市的发展很困难,就是从交通的角度看,车辆出来进去都是很不方便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个矛盾会越来越尖锐……
总之,争论的结果是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北京的格局。其实至今这个争论也并没有完全结束,当老北京改造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还说要是开始就另建一个新北京就好了。
不管怎么说,北京这个城市在城市建设上还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这一点只要到国外跑一跑就可以知道了。像北京这样规划的很好的城市,像北京这样很敞亮的城市,像北京这样的道路如此宽阔的城市,像北京这样如此气派的城市,在世界上还是不多的。这就难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的时候,有记者问他的夫人是否喜欢北京这个城市?他的夫人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我很喜欢北京这个城市,正像在美国我喜欢华盛顿而不喜欢纽约一样。
今天北京正在为迎接建国50周年而大兴土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人们对于北京的评价似乎在下降,城市交通和大气污染成了两大突出的难题。城市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建设好北京是北京人的事情,也是全国人民的事情。当人们看到二环路的时候,应该想的更多。我认为中国人不应该妄自菲薄。我们应该为我们有一个北京这样的首都而骄傲。
随着北京的发展,许多新建项目大都安排在二环路以外了。三环路圈了一个圈儿,四环路又圈了一个圈儿,据我观察这些地方的规则亟待加强。
就北京北京二环,就全国而言,目前二三十年的城市建设将决定二三百年中国的面貌啊!
北京城墙和部分城门已随北京的建设而拆除,历来争议不断,你对拆除城墙支持还是反对,欢迎留言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