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租赁平台途歌倒闭事件有了新进展。据红星新闻报道,11月27日,在途歌维权群中,有多位上诉原告表明自己接到了北京海淀法院执行局的电话,被告知途歌名下已经没有可执行财产。这意味着,用户无法拿回属于他们的1500元押金。 法院表示,其财产调查未发现被执行人(途歌)有可供执行的线索,如果不能提供新线索,将终结本执行程序。同时,保留原有强制措施。终结执行程序后,原告发现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随时申请恢复。 2018年底,途歌传出倒闭的消息,用户纷纷开始申请退押金,但一批用户在规定日期内并未拿到押金退款。因此,这些用户向法院起诉,试图通过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拿回押金。而随着本案的终结,意味着用户拿回押金的希望破灭。 目前,途歌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其公司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而原法定代表人王利峰则处于无法联系的状态。 我国分时租赁市场自2014年兴起,市场风口和政策驱动裹胁了一批投机资本家攻城略地,分时租赁企业一度暴增至数百家。 分时租赁兴起的最初阶段,主要借助于互联网思维落地生根。然而,通过实际的运营来看,互联网思维并不适合分时租赁。分时租赁是一个重资产和重运营的产业,并不是用户越多、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恰恰相反,规模越大,分时租赁的运营成本就越高,企业经营性风险越高,最终导致越做越困难。 对于投资人来讲,财务表现是主要的衡量指标,财务表现不好就不会再跟进,甚至开始撤退。所以我们看到,2018年以来,互联网背景的初创企业纷纷倒闭,途歌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