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9年,在相关描述汽车市场状况的所有形容词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寒冬”。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第一周的乘用车厂家批发仅有日均2.6万台的偏低水平,同比18年5月第一周下滑44%,市场环境可谓冰冷。
而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细分市场上,因为政府对行业的大力支持,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增量最快的国家。作为未来汽车的主流趋势,尤其是传统汽车市场遇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一块大蛋糕,各方势力都迫切地希望从这块蛋糕上咬下最大的一口。以蔚来、威马和小鹏等品牌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和以江淮、吉利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的转型,两股势力博弈的结果,将重新定义汽车行业格局。
转型,是大势所趋
凛冬已至,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市场大环境,转型,成为了各大品牌的选择。不同的是,个别品牌是市场萎缩之下被逼无奈的选择,而更多的是早有准备的战略性布局。
以江淮汽车和吉利汽车为例,5月20日,江淮汽车悄然的度过了55岁的生日。这个有着55年历史的自主汽车品牌,凭着多年深耕中国市场的经验,早在2009年就已确定纯电动为主攻方向。到了2015年,江淮汽车披露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战略,即i.EV+战略,进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后,江淮汽车先后与蔚来汽车、大众汽车和西雅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生产、开发新能源汽车。到2019年4月,iEVS4于上海车展正式上市。至此,江淮汽车已经完成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大体布局,走在了自主品牌转型的前列。
另一个例子,吉利汽车在2015年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率先承诺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早早就锁定了转型发展方向。随着几何A的推出,吉利新能源汽车的版图也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站稳了阵脚。
▲新能源汽车 创新,是势在必行
从目前来看,传统车企向新能源的转型,是行业发展的主流。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一个迷茫的探索期,蒸蒸日上却也危机四伏。对于自主汽车品牌而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以及来自合资品牌的压力,可谓外忧。
相比于传统自主品牌而言,蔚来、威马和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优势在于新,即前沿的技术应用与创新。针对这一方面,传统自主品牌们也纷纷发力。还是以江淮为例,与大众合作成立了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首家设立研发中心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旨在创立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一套独立的、完整的、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发体系,不断拓展在移动出行、车辆互联、大数据等新业务领域的合作。
▲吉利新能源汽车 吉利汽车在德国法兰克福近郊的劳恩海姆开设了新的研发机构——目前已正式运营,按照规划,该机构的设立将主要专注于高端电动车型,新能源解决方案和下一代出行技术的研发。凭借其全球化的丰厚的资源家底,相信在创新技术方面会有更多建树。
▲新能源汽车 升级,是核心要求
创新是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一切的创新最终还是要落到消费者身上,这也是消费者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个主要疑虑。对消费者而言,“新”则意味着不成熟,意味质量还有待考究。相比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在生产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但相比于合资品牌而言,仍有一定的差距。生产技术的落后,对于传统自主品牌而言,则可谓内患。新能源的大潮中,不进则退,企业硬实力需要持续升级。以江淮汽车和吉利汽车为例,经过多年的实验摸索,江淮汽车已系统掌握了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以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等关键技术,尤其是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提高用车安全的同时,大大延长电池寿命。另外,江淮汽车引入大众标准, 2018年2月起,江淮汽车各制造厂开始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达到大众品质,实现了技术和质量的全面升级。
▲生产中的新能源汽车 同样,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与沃尔沃汽车在瑞典哥德堡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开始反哺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在吸取了沃尔沃的造车经验,并运用到自身的新能源车身上后,进一步提升了旗下汽车的质量。
▲沃尔玛新能源汽车 凛冬已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这场权利的游戏中,各大品牌均已入局,谁也不能避免。积极转型抓住机遇才能迎难而上,故步自封只会落后于人处处受肘。以江淮汽车、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传统自主品牌们,通过品牌转型升级,为传统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凛冬,终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