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世界 原创】 我国“十四五规划”规划后,新能源车作为“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随着新政在国内的陆续落地,燃油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加上双积分政策的落实,整个行业导向逐渐明朗。时至今日,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而燃油发动机正在遭遇发展瓶颈,未来潜力必将不如新能源车。 今年以来,各国政府对车企陆续推出了有关碳排放的限令,中国、日本、欧洲各国等,都在制定时间表跟法规拟订停售纯油车,这类型政策无疑刺激着纯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同时国内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汽车产业要实现高质高量高效益发展,必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把握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创新趋势。随着“新四化”的到来,动力总成电气化转型也势在必行。但如此量级的转型以及纯油车的电气化转变无疑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法规驱动下技术选择与不确定的市场之间的矛盾,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二是新技术应用,在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行业共同面对解决的难题;三是市场需求与政策法规在不断变化,车企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技术路线以应对。·内燃机的春天也许是混动技术? 最新的《GB27999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占比达到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其中的节能汽车要全面实现混动化。我国要在15年内将混动汽车和纯电动车的销售占比达到50%,换句话说就是每销售2辆车,就必须有一辆新能源车。而在目前的汽车市场,这一比例仅有分别不到3%和5%,这意味着很多传统汽车厂商,都需要推出更多的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要不然就统统无法完成目标。在双积分政策之下,近年来许多传统厂商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降低燃油积分,推出了许多“油改电”车型,例如我们常见的“宝马5系PHEV”、“别克微蓝6 PHEV”、“探岳GTE”等等。 从这个目标预期来看,除了造车新势力和电动汽车大户比亚迪等不受影响之外,对其他传统厂商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撇开纯电车不算,每年近2000万台混动发动机的政策落实,都有不小的难度。那么,内燃机会逐渐衰落吗?事实上并不会,混动技术的更新迭代,需要内燃机的助力。在这种双向需求下,内燃机热效率提高以及混合动力进一步提升输出效率,双管齐下才是节能减排的根本。 这对于动力总成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政策与市场的双双肯定,内燃机的使用量以及技术变革,也会因为混合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蓬勃成长。 ·国内车企拥有高效内燃机技术基础 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应并举发展,只有全面推动传统汽车电气化或者混动化,才有可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内近几年对于发动机技术孵化初见成效,热效率(BTE)实现45-50%。高效节能汽油机将从燃烧的优化向结构颠覆性设计转变,S/D(活塞行程与气缸直径比值)向1.5:1发展,压缩比向18:1发展。·变速器深度机电耦合,使发动机从面工况工作,变成域工况或者线工况工作。降低排放不止是内燃机的工作,优化传动效率,提升匹配程度从而降低排放。·混动汽车深度电动化。HEV(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与EV(纯电动)、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相比,更注重节能和成本。 国内车企在内燃机研发上百花齐放,从以往我国汽车发动机最高热效率30%左右提升到36%-42%,相对增加20%。汽车平均油耗已经降低20%,汽车百公里燃油消耗降低了31%;动力性能指标方面,升功率从50kW到100kW,升扭矩从100N·m/L到200N·m/L。整机的耐久性、可靠性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比亚迪的骁云1.5发动机“43%全球量产汽油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它意味着比亚迪全新1.5L发动机超过了日本丰田一直保持的量产最高热效率记录(41%)。 奇瑞1.5T的37.1% 广汽2.0T的38% 一汽2.0T的39% 长安蓝鲸1.4T的40% 广汽2.0L混动专用发动机的42.1%从具体数据上来看,国内车企发动机技术可覆盖MHEV(48V微型混动)/HEV(非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REEV(增程式混合动力)各种混动技术路线,开发全新的高效发动机,实际上就是为混动车型提供专用发动机。混合动力技术本身也更适合中国汽车应用环境。对于消费者来说,优秀的高热效率的发动机,意味着更低的油耗、更优秀的行驶品质。无论是插电还是非插电车型有着更接近电动车的驾驶特性,以及更长的行驶里程避免频繁的充电使用。对于传统汽车厂商来说,混动车型与纯电车型在基础设施落地之前,可以形成有效互补,扩展更多的潜在新能源目标消费者。小编总结: 在“十四五”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节能减碳、“超近零排放”,内燃机热效率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为需求牵引之下,内燃机发展还会承载新的历史使命。内燃机还需要升级换代,逐渐朝着电气化方向靠拢为混动车型作为基础核心发展。在新能源崛起的同时,混合动力技术仍会成为未来的重点趋势,这两点并无矛盾。如果根据能源种类将车用动力划分为内燃机ICE,纯电动BEV,插电混动PHEV,混动HEV,那么混合动力实际上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占比更高的细分赛道。在中国,长期的技术路线图将新能源汽车与混动汽车共同发展作为两大重要方向:所以各种因素糅合下,证明了混动技术说不定是给国内内燃机技术带来春天发展的索引。所以关注内燃机技术发展,在混动领域我们可以拭目以待,静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