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行业公认为中国ADAS驾驶辅助系统市场的量产元年,与之相伴的是国内ADAS初创企业纷纷进入量产的最后冲刺阶段。
根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 ADAS 市场规模将达到963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将远超国际市场增速。近些年,中国 ADAS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大批初创公司不断涌入。对于这些初创公司来说,能否在大浪潮下,抓住时机,实现量产,则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
针对目前ADAS初创企业的发展现状,盖世汽车采访了安智汽车CEO郭健,围绕ADAS市场变化、初创企业生存之法、未来发展走向等展开探讨。
ADAS市场变化
近几年,ADAS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市场变化。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产品落地,因而相对前几天ADAS的资本市场渐趋冷静。而另一方面,在相关法规的强制推动下,中国ADAS市场也迎来了真正的市场机遇的爆发。
市场前景虽好,但也不免乱象。郭健提到,行业内有一些人通过购买国外现成的二次开发的成品,调价进入到国内市场。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会对市场形成一种类似倾销的现象。简言之,就是通过买技术,然后倾销到这个市场中,用国外落后一代的技术来打压国内新创公司研发的最新技术。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郭健认为,类似的商业路线应尽量规避,以促进国内自主ADAS技术的正向发展。
ADAS初创企业的市场壁垒
安智汽车成立于2015 年 1 月,在将近5年的成长历程中,坚持默默打磨产品与技术,直到2018年才开始规模化进行市场推广。“虽然在市场宣传中声音不大,但在主机厂中的认可度却很高。”郭健说。
2019年,安智汽车在为整车厂交货的供应链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供应商考核储备;生产体系方面,引入了深度生产委托合作伙伴,也是其股东方浙江亚太机电,后者在对公司的生产和质量体系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安智汽车已经拿到了数家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在内的量产定点订单,并与多家主流整车厂保持着技术项目的深度研发合作。
对于ADAS初创企业而言,若想进入国内主机厂的供应链体系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健举例称,很多主机厂在应用新技术时会有诸多顾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很正常。为了打消主机厂的顾虑,就要从技术上、供应链、市场等多个领域,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
郭健坦言,对于初创ADAS企业而言,并不是单单技术好,就能进入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之中。由于主机厂会有一些战略层面的考虑,对于供应商也会有非常严苛的标准考核。
无论是从战略层面,还是从技术互信层面,以及供应商采购层面,主机厂对国内供应商都会有诸多考核和门槛。但相对而言,目前市场对于ADAS系统自主化的呼声还是很高,伴随国内法规的强推,会给ADAS市场带来非常大的契机。因此,目前行业内面临的这些问题逐渐会迎刃而解。
ADAS初创企业的竞争对手
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中国庞大的汽车销售量以及较低的 ADAS 渗透水平,为 ADAS 提供了广阔的蓝海市场,也吸引众多玩家的切入。
对于国内ADAS初创企业而言,他们的竞争对手到底在哪里?是国内这些同行?还是国际上的零部件巨头们?
站在ADAS初创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并不在国内,主要还是国际零部件巨头们。”郭健说。
目前,国内ADAS初创企业正面临国际零部件巨头成本下沉所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国际零部件巨头会有一些打包方案,如一些零部件巨头可以把底盘电控系统与驾驶员辅助系统进行打包,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客观而言,ADAS市场竞争只会愈发激烈,国内初创企业处在市场落地的前期,不应以拼成本作为生存之道。反而应该挖掘核心优势,寻求立足本土的技术特色和差异化的市场空白。
ADAS初创企业的生存之路
目前,安智汽车产品矩阵覆盖77GHz毫米波雷达系统、单目智能摄像头系统、角雷达系统,以及传感器融合系统等软硬件一体化方案,并与多家国内主流整车厂协同,深度构建高可靠、高稳定性以及高度适应复杂工况环境的前装ADAS产品。
对于初创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活下去,郭健表示,“我们初创企业,既然体量小,就应该实现聚焦,安智的策略是实现两个聚焦,即产品的聚焦和服务的聚焦。”
从去年到现在,安智汽车在接触多家主机厂后,决定将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在雷达和摄像头这两个产品上,将这两个产品做好、做精、做透,然后力争在单个产品上能做到超越。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由于需要考虑到融资与市场,大部分的ADAS初创企业还是希望服务足够多的客户,但是若想服务聚焦,就应将有限的人力给予主机厂极为迅速的响应速度,并结合主机厂的需求,做出深度贴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厂商聚焦核心整车客户,围绕重点项目来打造标杆和服务。
郭健表示,他坚信这两个聚焦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ADAS市场混战已如箭在弦,最终对初创企业的印证和考核,要等待市场给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