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面前,Velodyne的神经一直很紧张。
2月16日,Velodyne总裁Marta Thoma Hall在个人推特账号上连发四条推文,指责中国竞争对手窃取知识产权逆向工程。
(Velodyne总裁Marta Thoma Hall推文)
专利是激光雷达绕不过去的门槛。激光雷达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此。该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且发展远未达成熟,抢先注册专利,建立技术堡垒,同时用知识产权的高墙保护自己,然后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作为激光雷达行业中的领头羊,这已经不是Velodyne第一次指控竞争对手剽窃。
2016年,Velodyne以侵犯专利为由,将其最大竞争者Quanergy告上法庭,吹响了这场专利之争的号角;随后的2019年,Velodyne又将中国的两家初创公司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诉诸法庭。
这两次的专利纷争,都源于US 7,969,558专利(简称“558专利”)。此次,Marta Thoma Hall在推特上的发文不知道是否也与该专利有关。
2006年,Velodyne创始人大卫·哈尔在开发出多光束旋转激光雷达传感器。2007年7月,该公司开始申请命名为高精确度激光雷达系统的专利,也就是后来的“558专利”,并于2011年6月获得专利授权。
558专利的核心内容是三维点云测量系统和方法。并利用单一且固定的视线来“发现”障碍物。这使其适用于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视觉和其它各种应用。
而三维点云测量也正是是激光雷达的根基和最大优势。这样的前提下,558专利就难免被其他竞争者申请的专利大量引用,包括Quanergy、博世、Waymo、丰田汽车等等。由于对558专利的抢先注册,Velodyne的对手申请专利屡屡失败。
不知不觉,这项专利已经为Velodyne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起了一堵高墙。Velodyne也凭借着先发优势,技术和量产能力都走在了对手之前,一度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但在近几年,随着自动驾驶的火热,激光雷达市场也迎来了更激烈的竞争。
麦姆斯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与汽车激光雷达相关的IP出现强劲增长。截止到2017年1月,全球已经公布3万多项汽车激光雷达的发明专利,超过2230名专利申请人参与了汽车激光雷达IP活动。在2010-2017年间,进入汽车激光雷达IP领域的35+家新进厂商。
558专利围起的专利高墙,把对手拦在了外面,似乎也把Velodyne困在了里面。
激光雷达的舞台上,镁光灯不再只眷顾Velodyne。市场竞争加剧之下,Velodyne的市场份额也节节败退。2019年12月,Velodyne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而在美国市场,其市场份额也正在被中国的激光雷达企业蚕食。包括Cruise、Nuro、Zoox等头部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都已抛弃Velodyne,转而采用了中国初创企业禾赛的激光雷达。
抄袭他人知识产权肯定是不对的,但Marta Thoma Hall本次在推特上“发飙”的背后,恐怕除了源于怀疑自身专利被抄袭的怒气外,也源于当下越来越恶劣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
在自动驾驶走向商业化这条路上,由于当前传统机械旋转式雷达成本高,体积大,且很难通过车规级验证,业界正在努力寻求一个新的技术路线。也就是说,Velodyne“发家”的产品对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甚微。
高墙之外,固态激光雷达和市场上不断涌现出的4D毫米波雷达、4D纯固态激光雷达等前瞻技术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而Velodyne为了适应新技术则不得不重新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去。除了知识产权这件“铠甲”,Velodyne需要更多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