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大跌之后,正好遭遇春节假期的2月出现乘用车销量再度下滑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其降幅之大还是有些意外。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近日公布的2019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16.9万辆,同比下滑高达19.0%,环比下滑45.9%,这是乘用车销量连续第8个月的同比下滑。而1-2月份累计销量为333.3万辆,同比下滑9.8%,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外界已有预期认为今年的车市有可能再度“遇冷”,出现连续第二年的销量负增长。
从三大乘用车分类销量情况来看,轿车、SUV和MPV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其中,轿车仍然保持相对降幅最低,降幅为15.5%,而与上月类似,MPV依旧是三者中降幅最大,同比大降29.6%。
相较今年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跌幅远小于批发销量的情况,2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与零售销量双双下滑则难给人以信心。从2月各周的销量来看,2019年春节前旺季销售期相对较短,而节后休眠期长,综合导致1-2月累计增速偏低,且今年1-2月的开局不论单月还是累计销量均呈现出历年来的增速最低位。
具体到各家车企数据来看,2月份前三强依旧保持不变,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但三家车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其中,一汽大众累计交付12.15万辆,同比下滑5.7%;上汽大众交付12.11万辆,同比下滑9.4%,而上汽通用累计交付11.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5.0%,这也是上汽通用累计第9个月的同比下滑。
从大盘以及车企前三甲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下滑”基本上可以说是2月份的基调。纵观销量排名前15的企业中,仅有长城汽车、东风本田、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4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连近几个月一贯强势的日系车在2月份也难免显露颓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德系和日系车在国内的进一步强势,美韩法系车企的市场萎缩也将进一步继续。中国车市中“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无疑将进一步加速。
自主品牌阵营方面,一贯高歌猛进的吉利汽车出现了高达28.3%的下滑让人颇感意外,从具体车型来看,博、缤以及领克系列的表现尚算稳定,下滑幅度较大的车型主要是相对售价较低的远景系列,虽然吉利已经完成了年度销量151万辆目标的16%,但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仍不能掉以轻心。
自主品牌中,长城2月份的销量表现则是一个惊喜。数据显示,今年2月,长城汽车销量为5.6万辆,同比增长15.2%,在遭遇春节假期的2月显得难能可贵。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主要是长城汽车积极的实现了战略的调整,通过哈弗F5、F7、M6等一系列成型的问世,成功分担了销量支柱车型哈弗H6的压力,实现了品牌整体销量的进一步向上。
除了少数几家销量正增长的车企外,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成为了“寒冬”2月中为数不多的“亮色”。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3万辆,同比增长52.0%,1-2月份累计销量14.0万辆,同比增长130.8%。而根据今年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汽车行业提出的要求,推动消费稳定增长、促进新型产业加快发展、持续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战果等三点要求,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3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的展望,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受限于2月份的生产偏低和渠道库存谨慎调整,加上国六排放政策影响了新车推出的情况下,3月份的汽车产销可能会稳定延续一季度的低开走势,而3月份车市仍然可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