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现代汽车集团计划提高在华合资公司北京现代股比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虽然现阶段现代汽车中国和北京现代方面对该消息均表示“不知情”,但结合韩系车在华的处境以及起亚组建新合资公司的做法,业内认为以上信息并非空穴来风。
产能过剩下的“危机感”
其实,现代汽车想要提升其在合资公司中股比的消息早在去年就有传闻。去年年中,理想汽车接盘了停摆两年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彼时,有国内媒体援引北京现代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现代汽车欲在年底增加投资,提升在北京现代中的股比,其代价是以往拿到的工业用地被收回,而第一工厂所在的土地已被收回并送给了理想汽车。
业内人士表示,对现代汽车来说,去年出售北京现代第一工厂虽然有其意欲提升合资公司股比而不得不进行的“交易”,但更大的驱动因素还是产能过剩。如今,这一幕在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再度上演。日前,有媒体援引北京现代内部人士消息报道称,“北京现代重庆工厂于12月份就停产了。”
北京现代工厂内景,图片来源:北京现代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现代共有五座工厂,其中三家工厂在北京顺义,年度总产能为105万辆,已经出售的第一工厂是现代汽车携手北京现代在华设立的第一家工厂,年产能为30万辆。此外,北京现代还于2015年分别在河北沧州和重庆设立了工厂,两座工厂的年产能均为30万辆。所以,在出售第一工厂之前,北京现代在国内的年产能为165万辆,出售第一工厂后,其年产能仍达135万辆。而去年北京现代的年销量仅为36万辆,产能利用率低至21.8%。
销量和产能利用率创新低促使现代汽车在华更迫切地想要寻求改变。2022年,正值中国取消乘用车制造商外资股比限制之际,谋求提升所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成为现代汽车在华寻求改变的突破口。况且,现代汽车下属企业起亚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悦达起亚的股比变更已经率先完成。去年12月18日,随着东风集团25%股权转让交割完毕,东风悦达起亚由之前的三方合资变成了悦达和起亚两方持股,目前新合资公司中股东双方的持股情况及公司名称还未最终确定。
股比变更背后的博弈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指出,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总体来说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目前国内合资车企的中外方关系比较稳定,未来的发展可能是中外方微调股比。不过,目前来看,合资公司股比的变更更多地取决于股东双方哪一方掌控话语权,比如宝马集团早在2018年就打响了合资股比放开的第一枪,今年其将在合资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到75%,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宝马集团长期以来在合资公司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另外,合资公司股比放开还会促使另一个极端现象出现,那就是部分合资车企因在华发展不理想,其中的一方有可能完全退出该合资公司,而东风集团退出东风悦达起亚就属于该类型。
对于近几年销量持续下滑的北京现代来说,其盈利能力显然处于下降状态,而现代汽车集团作为股东方之一,现阶段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又有多少呢?
不可否认,2002年北京现代合资项目经国务院审批快速上马时,其对于彼时的北京汽车乃至北京整个汽车产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北京现代项目的引入,不仅意味着北京汽车开启了产品升级之路,也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合资公司北京现代成立后,依托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东风,其在国内市场运行得风生水起。资料显示,2002年现代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后,2004年北京现代第一款车型伊兰特正式投产,这款车上市当年销量突破10万辆,且之后一直延续高增长态势,成为北京现代的主力车型。直到2009年,悦动的销量突破20万辆,一举超越伊兰特成为北京现代旗下最畅销的产品。纵观北京现代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其在2017年之前几乎均处于上升状态,销量从10万辆起步一路攀升至百万辆规模,期间涌现出一批十分畅销的经典车型,如伊兰特、悦动、朗动、第八代索纳塔、途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