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期的重点培育,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即将迎来规模化商用。根据工信部等11部委颁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显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并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不过在此之前,智能网联汽车还面临一系列与这项技术落地有关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标准法规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突破。为此,今年以来国家及地方相关部分纷纷出台指导文件,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建设及政策的制定。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2020年将是智能网联汽车商用落地的关键一年。本文将以时间轴的形式,将202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各省市出台的智能网联相关政策做出梳理:
5月19日 交通运输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试点和应用工作
交通运输部表示对自动驾驶高度重视,将自动驾驶作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我们坚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的原则,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试点和应用工作。
目前,交通运输部已会同科技部共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实施,交通运输行业认定了5个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并且在行业重点科技项目设立自动驾驶研究的专题,统筹科研资源,开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
开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标准体系的研究,支持产业发展。交通运输部制定了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指南,有序地推广辅助驾驶技术在重点营运车辆上的应用,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此外,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了《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前瞻性地研究和布局支撑自动驾驶的公路基础设施。同时会同工信部、公安部,组织相关标委会,围绕着车联网加强标准协同和合作工作。
4月26日 交通运输部起草《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据悉,该意见稿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的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路技术规范,对于推动我国自动驾驶发展加速迈入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适应自动驾驶附属设施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总则、术语与缩略语、总体架构、高精度地图、定位设施、通信设施、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交通感知设施、路侧计算设施、供能与照明设施、自动驾驶监测与服务中心、网络安全。
4月24日 工信部、公安部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该文件指导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及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工作,推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车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水平。
该文件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用需求,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 到 2022 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 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 20 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 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 2025 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 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 60 项以上。
4月16日 工信部对外发布了《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重点提出,将以推动标准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建立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新型标准体系为重点。
文件提到,工信部将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形成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系统开展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需求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编制汽车网联功能与应用标准化路线图,为实现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估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车网联功能与应用等技术领域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部署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强化标准前期预研和关键技术指标验证,提高标准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粘合度;选择典型企业和产品,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跟踪评估,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闭环管理与持续完善。
3月18日 发改委、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
其中在“5G+智慧港口应用系统建设”创新应用提升工程提到,重点开展现场多路视频的回传及垂直运输港机的远程控制,完成港口自动理货、港口封闭区域内集卡自动驾驶等,提升港口理货的准确率及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3月9日 工信部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公示文件
根据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部组织完成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
工信部表示,《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基础类标准之一,将为我国后续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出台提供支撑。其中包括了对驾驶自动化的定义、驾驶自动化分级原则、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要素、驾驶自动化各等级定义、驾驶自动化等级划分流程及判定方法、驾驶自动化各等级技术要求等。汽车驾驶自动化功能将划分为0-5共6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为完全自动驾驶,也就是驾驶自动化系统在任何可行驶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和执行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2月24日 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颁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已经明确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 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 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 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为完成以上目标,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和规则,出台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引导企业规范有序参与智能汽车发展。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支持智能汽车基础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交通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等。
随着中央在政策方面的持续关注,各地方政府也开始着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建设及政策的制定。以下为部分地方政府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
4月26日 江苏省印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
《方案》提出要“培育产业新动能,促进交通产业发展”,其中具体指出要“发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相关智能交通产业。”
4月14日 安徽省政府印发《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
其中提到,推广5G全域化应用要加强制度创新,“争取国家授权支持,在低空空域开放、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物联设备频率使用等研发、应用环节先行先试,并逐步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
4月6日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印发《2020年海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在重点任务中提到,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前沿产业创新发展。加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域开放测试,启动封闭测试场建设。”
3月30日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景管理办法(试行草案)》
草案表示,为加快上海市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应用,推进本市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其制定《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景管理办法(草案)》,并完成《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景管理办法起草说明》。
3月26日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起草了《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在半封闭独立功能区(即大学校园、港口 、物流园、工业园、公共绿化公园、景区等具有明显围蔽特征的场地)进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包括利用无人驾驶汽车开展载人、城市环卫作业和载货及其它特种作业三种应用示范。
3月19日 山东省印发《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其中提到,要“加快部署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示范,统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 ‘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加快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智能驾驶和智慧交通创新试验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