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滴滴做自动驾驶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当其开始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的时候,人们感叹未来真的来了。
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在上海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此次滴滴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范围仅限于上海开放测试道路上,路线经过汽车会展中心、办公区、地铁站、酒店等核心区域。
上海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通过APP在开放道路范围内选择起终点,即可免费体验自动驾驶服务。
当天,央视新闻还对自动驾驶网约车体验全流程进行了直播,直播过程中,刚好遇到上海大雨天气,但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依然平稳运行,正常接单。
事实上,滴滴并不是第一个上线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公司。
去年6月份,百度Apollo就已经联手一汽红旗在长沙部分已开放测试路段开始试运营Robotaxi车队。端午节放假前夕,高德地图与L4级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达成合作,正式在广州黄埔区、开发区上线了全对外开放的Robotaxi运营服务。
但滴滴在出行市场上积累的场景和数据的独特优势,使其更能够与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相结合。
显然,和前者更多的是从技术测试角度的运营不同,滴滴做Robotaxi的动机要更加强烈。
滴滴出行CTO兼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也表示:“滴滴通过给驾驶员和自动驾驶车辆混合派单的方式,弥补自动驾驶车辆仅能在特定区域使用的局限,让现阶段自动驾驶不仅仅停留在一种新奇的体验,更能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切实补充。”
车路协同+单车智能
滴滴自2016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截止目前,滴滴已经获得北京、上海、苏州、美国加州等地路测资格,并在去年9月获得上海办法的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
此次滴滴出行提供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所使用的车辆为沃尔沃XC60,在车顶装载了一个高线束和两个低线束激光雷达,以及7个摄像头,全车共有20余个传感器。
同时,除了单车智能以外,滴滴在测试区域的部分路口,还部署了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将道路信息实时共享给区域内不同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车,以消除行驶盲区。
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除一开始需要乘坐人签署责任告知书,并在进入车辆后扫描后排屏幕二维码确认,再点击屏幕上的“智慧乘车”键以外,与平常的网约车体验并无什么区别。
不过,用户能够在车内的屏幕上看到周围的行人和车辆,以及路口的红绿灯状态。同时,到达目的地之后,乘客下车时,车辆还会对周围几米的范围进行检查,并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和语言提示该范围内有无行人和车辆,以便于减少乘车突然开车门引发的危险事故问题。
此外,为了行程安全,滴滴自动驾驶车依相关规定配备了安全员,可随时接管车辆,应对突发情况。在直播过程中,正赶上上海大雨天气,滴滴自动驾驶车辆已经能够应对部分雨天场景,但因为雨水难以避免会对传感器造成遮挡问题,因此安全员在其他车辆靠近时,也接管了一辆车车辆。
与此同时,滴滴还设立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安全护航中心,能够实时监控车辆、路况,并在车辆面临复杂情况时,给予协助指令,从而解决未来自动驾驶运营中可能出现的远程协助问题。
滴滴优势在于场景和数据
相对来说,滴滴在自动驾驶的道路上起步较晚。前文也有所言,百度、高德地图以及其他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都逐步展开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服务。
不过,相较于其他公司,滴滴在自动驾驶研发上具有着天然优势,即滴滴在用户的使用场景和数据上的优势。
滴滴在直播中透露,其网约车行驶里程已经达到了1000亿公里,同时,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人们使用滴滴最多的出行滴滴。
业内皆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路测和交通数据,滴滴平台上数百万网约车生成的数据正好可以成为其数据来源。
另外,滴滴作为国内最大的出行平台,能够将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与用户的出行场景进行无缝衔接,前文张博也说到,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将会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切实补充。
对此,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我们相信最终AI技术会大幅提升驾驶安全和效率,造福人类,而滴滴最大优势时场景和数据,以及坚定投入的决心,同时我们也相信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规划,也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但方向是明确而坚定的。”
不过,面对未来自动驾驶网约车潮流,或许有很多人表示,司机未来是否会失业?对此,程维耶说到:“司机有温度的服务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未来,网约车司机的角色或许会将转变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员。
现阶段,各家企业的自动驾驶网约车试运营服务已经在各地“开花”,但最终是否能够真正结出的“硕果”,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