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柯
2006年,第一代的轩逸正式在国内面世。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想过它作为一款家轿,身上所具备的无限的内涵延展。
家轿是一个难以简单概括的词。它围绕家庭而生,以满足家庭需求作为最终的目的。
但问题是,作为社会最核心的组成单元,在每一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家庭”都拥有着不同的定义以及表现形式。它复杂而多元,善变而流动。
所以从更高的层面阐述,一款家轿,它往往是“家庭概念”在各个时代下的外在反映。
2019年,轩逸在国内的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更多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用轩逸去代指家轿这一概念。用这款清晰、具体的家轿的存在,去准确描述我们对于当下,乃至于未来家庭生活的想象。
300万辆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数字。但这个数字除了证明一款产品的成功,它更具现实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从中窥探到,在这经济、文化环境剧烈变化的十多年当中,家庭这个概念如何从单一变得立体,如何从轻盈变得更具有内涵。
在回顾轩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是回顾一个个家庭不曾对外讲述的故事。在解释轩逸的成功的同时,也是在剖析一个个家庭对于责任的不断承担的过程。
这些年,和300万个家庭一起走过
如果把十几年看作一条以时间为脉络的河流,那它一定是绵长的,或许是曲折婉转,又或许是笔直畅顺地穿过那片与成长有关的土地。一端连接着努力,一端连接着希望。
如果把300万辆看作一部以陪伴为主题的电影,那它一定是扎实的,或许是深情,又或许是柔软地讲述着生活的意义。在镜头的最后,你会明白责任的承担,其实也是快乐的获得。
“成长”
轩逸在国内面世的2006年,恰恰是中国进一步深度融入世界外部的进程开始。
互联网正式从一种技术的想象落地到现实生活,它连接起更多的人,也让更多人开始更清晰地认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人人网成为谈论的高地,淘宝彻底扭转了消费的定义。
轩逸的出现,就身处于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时刻在改变,充满着机遇。阿当是国内的第一批轩逸车主,对他而言,轩逸不只是一款车,也是见证他家庭成长的一份标志。
购买轩逸的那一年,阿当从国营机构辞职,同新婚妻子一起投身到彼时正热的电商热潮当中,他在阿里巴巴上经营起玩具贸易。
那辆轩逸完美容纳下他大部分的时间,他每一天开着车到近郊,甚至是邻市的工厂进行商谈、制定订单,甚至需要为一份样板,在高速公路上从迎接日出,到追逐日落。
而那辆轩逸从来没有表达过任何的怨言。阿当说,扭转钥匙便出发,无论天气如何,无论心情好坏,他总知道他能够开着那辆轩逸抵达目的地。
他不懂得如何解释那辆轩逸的设计的好,技术的好,他明白的是,那张沙发一样舒适的座椅,是支撑他不被疲倦击溃的保障。而那台2.0L的发动机,似乎无论到再远的地方都有充足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他从来无需为油耗而费心。
2009年,在那辆轩逸的累计行驶里程突破20万公里的时候,阿当的生意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也是同一年,他迎来了一对双胞胎。他还凭借自己的努力,置下了一套还不错的房产。
尽管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再换一辆车,但他依然说希望把那辆轩逸开到40万公里的累计里程。他是这样说的,前20万公里见证着我奠下家庭的基础,后20万公里要见证着我家庭的成长,那个温馨舒适的后排,要留给他的挚爱。
大多数的时候,成长不一定总是充斥着惊艳,它更多与平实有关。勤奋且稳健地走过一段遥远的路,那也是值得骄傲的成长。而轩逸也是,它给予的是一种信心,一种安心,让你在为成长而努力的时候,无声又周全地提供帮助。
建立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许多的人看来,轩逸是他们前所未有地接洽外部世界以后,对于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者是实现更多的财富积累,又或者是在每一次的出行中享受多一份的舒适。
“责任”
到了2012年,那又是一个以责任为主题的时间节点。大的背景上,北京、广州先后举办了奥运会与亚运会,它是社会情绪从强调自我成长到强调自我分享,担当责任的转变。而当年中国经济GDP总量突破50万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样为这样的转变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投射到每一个家庭身上,成长不再是唯一的主题,责任的概念同样深入人心。如何给予家庭更多的关怀?如何从更深的层面给予家庭关怀?如何不再让陪伴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层面?
大童就是带着这样的思考,在2012年成为轩逸车主的。彼时的他,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
即便尚未走进小学的校园,但各类的补习课程已经成为了5岁孩子的生活主旋律。要考试排名,还是要自由童年,这是无数父母所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但冰冷的数字,以及堆积如山的书本真的能够定义一个5岁儿童的未来吗?大童不认同,他更愿意孩子拥有厚实的生命,而不是当孩子在未来谈论童年的时候,回忆的只有上不完的补习班。他更在意孩子拥有天真的笑容,而不是供大人自豪的考试成绩。
那辆轩逸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每到周末,大童都会跟孩子开着那辆轩逸,逃离城市,逃离那些永远上不完的补习班。有的时候,是郊外的露营。有的时候,是到海边冲浪。甚至有的时候,是诸如西藏、稻城之类的心灵探索。
1年,2年,3年,父子间一次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孩子逐渐有了比同龄人更广阔的见识,更坚定的自信,更加出色的交际能力。
提及孩子,让大童感到骄傲的,不是成绩有多优秀,而是孩子在7岁的时候已经懂得了用行动去尊重大自然,平等无私地关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孩子的身高已经长到了与大童齐肩的高度,但他们开着轩逸踏上路途的行动从没有停止。大童说,轩逸那个宽适、温馨的车厢是他们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原因。
他带给孩子的,是发现外部世界时的惊喜。而轩逸带给孩子的,则是每一次出行中像家一样暖心自在的舒适。
他同孩子有过约定,等孩子成年考到驾照,就把方向盘交给孩子,而他躺在轩逸比沙发还柔软的后排座椅,让儿子带他去发现更大的世界。
从2006到2012年,轩逸用6年的时间实现了50万辆的累计销量。而仅仅过去了2年,轩逸的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这种突破性的销量进展,与整个社会更加强调家庭责任的公众情绪紧密关联。
在这种情绪的转变中,人们不再单纯把轩逸视作更好生活的向往,而是一个周全照顾家庭的贴心伙伴,是承担起家庭责任的一种方式。
而方晓在2016年选择成为轩逸车主的原因,既与阿当注重实用品质不同,也不是大童注重的舒适家用。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他在当年推出的2016款轩逸上,找到了他最渴求的科技气息。
无疑,智能科技正是从2016年开始成为热点。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标配,智能音箱也开始以亲民的姿态走入每一个家庭。大家都在期盼、想象,科技还能够为人类带来哪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
轩逸为方晓带来了足够的惊喜。它比所有的同级轿车都更早、更完善地搭载了一套智能的主动安全系统。
在一次充满倦意的驾驶中,那辆轩逸切实为自身的智能科技,为方晓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当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正在后排熟睡的妻子跟女儿,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
人文与技术的见证者
所有的故事并不孤独。它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成了轩逸走过的十几年,让轩逸成为了代指家轿,乃至于家庭这一概念的具体化存在。
轩逸的进化与300万个家庭的成长重合、连接在同一条轨道上,其实它不只是时间上的偶合。
在轩逸的进化迭代当中,对于家庭这个概念的本质上的理解,对于人文意义的尊重,对于科技技术的追求,都使得轩逸与家庭的重合成为了一种必然。
比如06款的轩逸,它的面世与彼时家庭寻求更好的生活的渴望相契合。无论是那台代号MR20DE的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燃油机经济性极高的XTRONICCVT无级变速器,抑或是那个跨级别的后排空间,都在重新诠释着家轿的意义。
它向许多的家庭描述着,一种更加理想、更加舒适的生活理念。这款不同于过往的家轿,鼓励并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成长。
比如12款的轩逸,它让更多的人承担起对于家庭的责任。“越级款待的旗舰家轿”的定位,让家轿的重心进一步倾斜至对家人的照顾上。
它的研发,甚至以更高级别的天籁作为参考的范本,在设计、用料、调校层面上努力,打造出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极致的后排享受,第一次出现在一款紧凑型的轿车身上。
在轩逸身上,我们懂得如何真正关心家人,真正从承担家庭责任中获得生命中珍贵的快乐。
再比如16款的轩逸,它率同级之先,搭载了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统,进一步打开了人们对于智能科技的想象。
在这套涵盖FEB预碰撞智能刹车辅助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BSW变道盲区预警系统等多套主动安全功能的系统加持下,驾驶从此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捷、安全。
在轩逸的每一次升级迭代的过程中,都能从中找到相对应的时代影像。它总是尽最大努力,尽可能多地满足彼时家庭消费者的核心诉求。
这种自我成长性,与每一个中国家庭对于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相呼应。
永不停止的自我进步
同样地,即便在跨过300万辆的今天,这种自我成长性依然驱使着轩逸进一步的迭代。
在上海车展,东风日产拉开了新一代轩逸的登场序幕。如无意外地,再一次定义了家轿的属性。它充分的年轻,足够的个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更注重自我,更听从内心声音的85后、90后逐渐成为了家庭单元的核心构成人群。
你可以看到全新V-motion 2.0设计语言,它激进且运动,风阻系数达到了运动跑车级别的“0.26 Cd”。
也可以看到充满着黑科技的HR16DE Gen3智驱发动机,以1.8L的动力实现1.3L的油耗。
你还能看到应用IDM集成动态控制模块的创新科技,通过技术的加持,大幅提升操控性能的表现。
也是基于这样的自我成长性,你会相信,对于轩逸而言,300万辆仅仅只是一个标志性的阶段,这个数字只是它通往高处的开端。
回到文章的标题。如果你在网络上寻找有关于轩逸的讨论,有一个词高频出现—家人。
如果时间是河流,那它流向的方向是家庭。如果300万辆轩逸是一部电影,那它结尾的讲述必然是温情。
无论在哪个时代,轩逸始终象征着对于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