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车市遇寒冬,车企也开始分化,有人哭有人笑。一直在中国占绝对优势的大众,也没有逃脱下滑的命运。乘联会公布的5月销量数据显示,一汽大众销量147977辆,同比下滑7.5%,上汽大众销量147177辆,同比下滑13.3%。
而老对手上汽通用则以148210辆超过了南北大众,同比上涨8%。还有本田和丰田的四个工厂,也都处于上升状态,尤其是本田,广汽本田增长34.2%,东风本田增长41%。在中国市场,大众号称“神车”,为什么现在有点儿失宠?
消费群体变化对大众不利
大众进入中国最早,一方面先入为主的形成了品牌优势,虽然“大众”这个名字就是普通车,但在中国却有了光环,形成了“很高级”的印象。另一方面市场保有量大,使得售后维修保养特别便宜,使用成本低。
这两个优势使得大众赢得了众多首次购车者,而市场好的时候增量占比重很大,大众会收割很大一部分订单,这也是捷达、桑塔纳和宝来这些“老爷车”销量一直巨大的原因。但随着市场不景气,首次购车群体减少,对大众影响很大。
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大众的口碑效应影响力减弱,相反被很多人视为“老气”,尤其是他们的父辈一般开大众车,这些追求新鲜感的人群会主动寻求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舆情上大众的“黑粉”特别多的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换车的比例增大,由于喜新厌旧的心理,以前开大众的很多人,经济条件更好了就会升级,尤其是现在BBA的价格不断走低,抢走了很多大众的份额。就算不换BBA,很多人也会考虑其它品牌,换换口味。
设计太平淡,技术创新不足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大众本身,当消费者想换换口味的时候,大众并没有什么新东西提供。首先就是外观设计,大众的平台战略使得旗下的车型都差不多,而且外观没什么特点,你可以说是“简约美”,但他也可以解读成“太平淡”。
在动力总成上,大众TSI+DSG组合用了十多年了,当年号称“黄金动力总成”,小排量涡轮增压加双离合变速箱,一度被视为更高端的技术,到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逐渐出现,进而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客户。
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的购车群体,他们更看中企业的创新,寻找不一样的感觉,而大众的不变就给了对手可乘之机。消费者这种心态的变化,受益最大的就是日系的丰田和本田。
丰田正在推广TNGA平台,从八代凯美瑞开始外观就变得大胆前卫,虽然有人认为丑,但是更多人则认为有新鲜感。另外在技术上,大排量自吸、高热效率、混合动力等一系列新技术加持,吸引了众多粉丝。本田也是如此,地球梦发动机,混合动力技术,满足了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虽然也有一整套计划,新车规划也不少,但是进展较慢。反观丰田,双擎占比越来越大,插电混动也已经推出,现在又与比亚迪合作推纯电,任何一种动力都占位了。这些动作未必一下子带来销量,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更科技前卫,在舆情上占据主动,而现在互联网上的声势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很大。
频发质量问题,危机处理失策
大众在中国卖得好,得益于当年捷达时代积累的口碑,就是“皮实耐用”,但现在大众不断在挥霍这个口碑,相反质量问题频发。如今提到大众车,很多人想到的是,“烧机油”、“双离合故障”、“断轴”、“减配”等等,以致于现在的互联网上,买大众成了“不懂车”,真是让人唏嘘。
这种评价未必客观,比如大众断轴只是2012年-2014年那批非独悬的速腾,而独悬的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并且,发生断轴的也不只大众,2009年的雅阁和2015年的凯美瑞也都发生过断轴事件,还是B级车呢,而且是前轴。
事实上,任何汽车企业都免不了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为什么速腾断轴被牢记了呢?这与大众面对问题的傲慢态度有关,不解决问题还把责任推给消费者,导致很多人“粉转黑”。
大众的傲慢还体现在服务终端,在大众的4S店和日系车的4S店,消费者的体验完全不同。小编曾与大众中国的工作人员探讨过这个问题,对方也承认这方面大众肯定不如日系车,但他们并不想改变太多,表示他们的理念就是“与客户保持一定的距离”,追求“适时出现”,而不像日系那样“贴身服务”。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但是消费者喜欢哪个就见仁见智了。
[总结]尽管销量在下滑,但是大众品牌仍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南北大众加一起市场占有率超过18%,仍遥遥领先于对手。大约在2005年,大众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危机,但通过战略调整很快就恢复了,并一直将优势保持到现在。相信这次大众也会很快做出调整,比如即将换代的1.5T四缸发动机就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