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夏至已到,但车市的寒冬却仍未“褪去”,炎热的体感与阴冷的车市形成冰火两重天的画面,基于这一画面,汽车主机厂和经销商的日子均不好过。
伴随新造车势力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国家排放政策与城市限牌的紧逼,新能源汽车似乎找到了适宜生存的“温室”。
但温室的花朵并非就一定可以无忧无虑,从刚出炉不久的5月份汽车销量情况而来看,新能源虽然仍保持一定的增速,但这个增速就像带上镣铐的犯人一样,越走越慢。
事实上,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销量表现已经不差了。
数据说明问题,我国5月份的乘用车总零售量为158.2万台,同比去年下降了12.5%,环比4月增长了4.8%,看得出2018年的“冷气”仍然无损地输送到2019年。
在“冷冷的销量在车市胡乱地拍”的情况下,今年5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了9.69万台,同比增长了5%,累计1-5月来看,新能源汽车已销售出44.1万台,同比2018年增长高达58%。
如果将传统燃油汽车目前的销量境况比作成寒冬里尚有生命力的无叶枝丫,那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当作是集傲骨于一身的腊梅了?非也!新能源汽车目前增速的脚步在逐渐放缓,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繁多而复杂,编者认为,主要由积极与消极两大影响因素构成,前者能维持新能源汽车来之不易的销量增速,后者则令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出现“刹车”情况。
顾名思义,新能源汽车能保持一定的增速,和它的“新”脱不了干系,这种“新”既可以是动力来源、驾驶感受和销售价格等异于燃油车的改变,也可以是出行方式、政策支持和国家补贴等区别于燃油车的吸引。
但不幸的是,新能源汽车却总是给人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车市“寒冬”,整体汽车销量受挫,新能源汽车同受波及;政策红利逐渐“退坡”,一旦缺失补贴,新能源汽车将寸步难行;尚未成熟的造车技术,自燃、失控和短续航等产品问题渐露等等。一前一后的矛盾作用,令新能源汽车只能保持较低的增速向前蠕行。
问题既然提出了,那我们就一一解决。车市低迷其实与总体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车企在这方面并不能左右,先将这个问题搁一边;政策红利的退坡对新能源的销量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但这并不是拉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根本原因。那么,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突破点在哪呢?
编者认为,高质量与高性价比才能确保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广的消费群。首先至少不能出现自燃、爆炸或者失控等严重故障,说真的,有哪位消费者会掏钱买一个定时炸弹?丰田质量带来的销量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
质量好了,价格也不能飞起来,因为百姓们都是过日子的,性价比不高谁会买单?性价比可以学习北汽EU系列,可代步、可滴滴还可过日子,一次性满足你对代步、绿牌和家用等诸多愿望。
写到最后
不吹不黑,如果现在所谓的新造车势力对质量与性价比不多加重视的话,未来无论股东是BAT还是TMD(头条、美团和滴滴),多厚实的资金支撑都会垮台。
其实,我们为什么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问题想得简单一点、原始一点?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一样,质和价讨好百姓了,百姓自然会乐意掏钱;质过硬了,价也就可以随之涨动,品牌力度才能逐渐加强。新能源车企若能处理好这个突破口并顺着它走下去,未来才有机会铁骨铮铮地喊出自己的品牌,而不是笼统地合称“新造车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