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迷茫,就怕没有迷茫感的停滞不前。”这应是当下常年月销5000辆以下的海马,最值得深思的。
曾经,当失去马自达庇佑的海马汽车,在创始人景柱的带领下,续写着海南汽车工业的新时代之时,断然不会想到,悬挂着寓意“旭日东升,鲲鹏展翅”车标的海马汽车,如今却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日益稀少。因而面对如此困境,未来的海马又将何去何从?
事实上,暂且不论重新上任的景柱能否再造“海马”。如今,那款怀揣着单骑救主使命的8S,能否从销量上给予海马信心,才应是关键。毕竟对于海马而言,销量不振才是引发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卖房自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缘由。
7月4日,海马汽车官方披露了2019年6月份的产品产销数据快报。据数据显示,6月,海马汽车产量为4150辆,同比增长26.52%;销量为3702辆,同比减少34.16%。相比5月,海马汽车的产销量虽然都有所增加,只不过增势并不大。此外,1-6月,海马累计产量13032辆,同比减少64.59%;累计销量则为14425辆,同比减少65.16%。
事实上,在这看似呈现出回暖趋势的销量背后,却是海马汽车深深的无奈。毕竟在此前,海马为求自救,早已动用了闲置产能代工小鹏汽车、成立出行公司深化新能源市场、身陷亏损仍参加车展提高曝光度……一系列的手段。只是太过残酷的现实,着实让海马招架不住。
更另人唏嘘的是,收效甚微的结果,也使得深圳交易所发动了对海马的多番问询。毋庸置疑,彼时面临退市的海马,早已如坐针毡。而在此种情况下,海马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景柱不得不再次任职董事长一职。在那一刻,景柱更是亲自撰文,表示要“再造海马”。
可是如今,随着中国车市的不断下行,边缘中国车企的生存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海马品牌曾被市场低估,如今理应还原它应有的行业地位”这一景柱8年前所表明的态度,还能否适用在现在的海马身上,真就值得好好商榷。要知道,多次贻误发展时机的海马,要想凭借景柱的再度出山而重回赛道,其实并非易事。
诚然,景柱的到来的确让人看到了海马复活的希望。但除此之外,盲目扩建带来的重资产负担和库存压力,也决定了海马必须进行深度的改革和重组。
就在6月底,经公司2018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海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随后,这一名称将于2019年6月26日起正式启用。至于原因,虽然海马声称是根据公司战略布署,并为了更好体现公司业务发展规划和便于投资者理解,才做出此决定。但是此举在很多人眼里,依然难以摆脱被解读为通过企业重组、剥离优质资产的可能性。
总之,不可否认的是,在景柱的带领下,海马已积累下了三次成功创业的经验。而如今的沉寂不得志,或许也是海马自主成长的市场代价。但海马必须明白,相比采取极端手段去断臂求生,用产品重新赢得市场认可才应是它目前的当务之急。同样,这亦是将在7月8日上市的全新海马8S需承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