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丨
时光飞逝,2023年已经开始,汽车行业的新挑战、新机遇也随之而来。 新的挑战在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剧变。 新的机遇在于,疫情阴霾散去后,社会消费潜力得到释放,车市即将复苏。 所以2023年,各大汽车厂商也是抓住机遇,迫不及待地冲上战场的第一线。 近期,东风本田、广汽传祺、JK汽车、长安马自达等多家车企都在忙着谋划新目标、新车型。 他们试图利用最重要的模型来进一步影响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东风本田
2023年计划:强化混合动力产品,升级服务渠道
2022年东风本田将面临疫情反复、芯片零部件短缺、原材料供应紧张等不稳定因素的挑战。即便如此,东风本田依然密集向市场推出7款重磅新车。 进入2023年,恰逢东风本田迎来20岁生日。 这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年。 东风本田继续奋进,将从品牌、产品、渠道、营销四个维度,聚焦数字化驱动和电动化转型战略。 继续扩大布局。
今年,东风豪达将继续围绕电动化品牌e:N和e:HEV/e:PHEV强电智能混动推出更多电动化车型。 同时,在产品层面,东风本田的诸多重磅产品也将发生变化。 高端车型将全面改版,旗舰车型将大幅升级,房车家族也将迎来新成员。 此外,东风本田未来还将继续推出e:NS系列及PHEV产品。 从现有信息来看马自达2023年新款车,新一代CR-V混合动力版、新一代英狮派、新款UR-V、新款HR-V均将于今年上市。
不仅如此,东风本田还将在现有门店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门店VI升级,2023年建成35家超市及社区店; 同时,加快完善线上数字营销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线下营销模式,进一步迎合消费者需求。
可见,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冠军仍处于弱势的东风本田仍将凭借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带来的活力奋勇前行。
广汽传祺
2023年计划:推动品牌转型,完善混合阵营
2023年是广汽传祺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在电动化+智能双核发展战略驱动下,广汽传祺正全力加速向新能源科技企业转型。 早在2月20日,广汽传祺新款传祺GS3影速就已开启预售。 接下来,广汽传祺年内将推出M9 PHEV、大型七座SUV PHEV、中华PHEV等三款PHEV新车型。 高端家用MPV PHEV。
此前,广汽传祺加速品牌转型,通过开放合作、自主研发双混动技术路线打造巨浪混动平台,成为唯一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的品牌。 目前,传祺GS8、M8宗师版、影豹、影酷等车型均推出了混动版本,销量份额不断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继夺得2022年中国品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冠军后,传祺巨浪混合动力家族1月份累计销量突破5000辆,再次领跑中国品牌HEV市场。 这一成绩有力体现了广汽传祺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核心能力。 未来,广汽传祺有望凭借丰富的技术储备和资源优势,实现品牌提升和销量逆势增长。
极氪汽车
2023年计划:一SUV一轿车,系统动力升级
近日,极氪汽车发布了2023年年度目标,包括终端交付量14万台、推出2款新品、进军欧洲市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双发展、从粗放型增长向高增长转型。质量发展等。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姬氪今年将带来一款SUV和一款轿车马自达2023年新款车,这两款车都将基于豪瀚架构打造。 其中SUV车型为ZEEKR X,定位为纯电动小型SUV。 该轿车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有消息称其尺寸将比领克03更大。此外,ZEEKR 001 2022年累计交付71,941辆,并于1月完成改款2023年1月1日,该品牌的第二款ZEEKR 009也于1月16日开始交付,它们都有望让JEEKR氪的市场表现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极氪科技此前还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 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极氪产品及技术研发、全球业务拓展及用户体验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极氪将会向我们展示更好的面貌。
长安马自达
2023年计划:CX-50和CX-90,拥抱电气化
在长安马自达2023年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为鼓舞士气,长安马自达正式公布了今年及2025年、2030年的中长期新车计划,以及迈向双碳目标的战略转型路径。
在新品规划方面,长安马自达计划到2025年每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2款电动化动力总成车型。2023年,长安马自达将主要聚焦CX-50和CX-90。 今年上半年,长安马自达将率先推出燃油版MAZDA CX-50,下半年将推出HEV混动版。 新旗舰车型MAZDA CX-90也将于今年亮相。 新车将提供燃油版、48V轻混、PHEV等多种动力选择。
为了能够稳步转型纯电动汽车市场,完成新能源产品的平滑切换,长安马自达表示,到2030年,长安马自达还将向中国人推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汽油为基础的市场。 混合动力、柴油和旋转增程动力系统。 随着更多新车型的到来,长安马自达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也将加速。
从车企公布的计划来看,积极拥抱电动化已成为常态,今年将有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 这意味着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残酷。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一些车企必然迎来向上突破的拐点,而另一些边缘车企则将在行业大洗牌中迎来生死存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