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在世界未定之前,你我都是黑马。” 用这句曾经流行的网络俚语来形容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状态再贴切不过了。
我们都知道,四月份的国际车展是在上海和北京轮流举办的,今年又轮到了北京。 按照规定,上一届北京国际车展应该在2022年举办,但当年因为“口罩”的原因暂时取消。 这意味着上一次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车展将追溯到2020年9月。
遗憾的是,参加北京国际车展的汽车品牌有的已经获得成功,比如比亚迪汽车,有的则彻底成为历史,比如天极、威马汽车,还有的现在已经濒临破产。 ,比如高在一起。 谁能想到,不到四年的时间,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新能源、自主品牌车企带来的冲击,造成了整个行业的极度“内卷化”状态,也促使行业淘汰竞争不断加剧……
比如,哪吒在2022年依然是五大主流造车新势力中销量第一,但到了2023年,其销量迅速跌至五大造车新势力中倒数第一。 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认为哪吒本人一直都是个“坏学生”!
原本被称为造车新势力“三强”的“威小力”,后来也出现了分化。 理想以较大优势领先。 与广汽艾安一起成为除比亚迪之外的新能源品牌第二梯队,而小鹏则被雷跑超越,销量仅略强于哪吒。 目前,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愈加严重的趋势。
在合资燃油车方面,曾经嚣张的欧美列强如今正被国产新能源品牌击败。 在此形势下,一些合资品牌直接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部分品牌在华销量大幅下滑。 但能保持销量甚至实现小幅增长的合资企业,基本算是“人中之佼佼者”。
随着用户对出行工具的选择越来越多,性价比也越来越高,似乎各车企都不会通过暴露自己、展示自己的亮点来拒绝它。 因此,他们来到了本月25日举行的北京车展。
然而,谁也无法预测参展的汽车品牌中哪些会崛起,哪些会落后。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观看并珍惜。 毕竟对于很多汽车品牌来说,每一次车展都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
四年前的品牌
后来的命运各有不同
上一次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车展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由于“口罩”问题,原定于4月举办的北京国际车展推迟至9月26日,整整推迟了五个月之后。 。
本届北京车展以“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车企或品牌参展。 例如,外国或国际合资企业包括大众、奔驰、宝马、丰田、福特和长安福特,通用、沃尔沃、捷豹路虎和奇瑞捷豹路虎,日产和东风日产,现代和北京现代等。品牌。
此外,本届车展还吸引了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阿尔法罗密欧等豪华汽车品牌。
国内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等六大汽车集团均组织全系列产品大规模参展。 此外,吉利、哈弗、奇瑞、比亚迪、领克、WEY、长城皮卡、江淮、捷途、星途、观致等自主品牌也带来了最新研发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斯拉、蔚来、威马、欧拉等品牌时隔两年再次参加本次展会,而小鹏、赛勒斯、天极、合众、高合等品牌则将再次参展。 。 是首次亮相。 新能源方面,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一些国内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也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与大家见面,比如东风揽图、北汽吉虎、吉利几何等。
如今回想起来,上次参加北京车展的车企或品牌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例如,比亚迪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而且成为全球第九大汽车制造商和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回望2020年,比亚迪和当今大多数传统车企一样,一边还在生产汽油车,一边探索新能源,不愿放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当年,比亚迪销售燃油车23.73万辆,同比增长2.32%,但新能源汽车仅销售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
不过,2021年比亚迪共销售乘用车73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59万辆,占比80%。 或许是新能源的良好发展态势给了比亚迪灵感——2022年4月3日,比亚迪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停止生产燃油汽车的说明》,宣布将从当年3月开始停止生产燃油汽车。 停止生产燃油汽车整车。
比亚迪表示,“未来,比亚迪在汽车领域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这意味着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宣布暂停生产汽油车的车企。 相比之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传统汽车公司正式完全停止生产汽油车。
事实证明,王传福的第一个重大决策颇具远见和勇气,让比亚迪取得了成功。 比亚迪2023年销售新车302.4万辆,同比增长62%。 这一数据不仅使其成为国内车企的领头羊,也让比亚迪这家中国车企首次闯入全球销量前十(排名第九)。
去年第四季度,比亚迪52.64万辆的交付量超越特斯拉同期的48.4万辆,正式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这是比亚迪继2022年以186.3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后,在更细分的纯电动汽车领域对特斯拉的超越。
巨大的销量也让比亚迪成为去年少有的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的车企。 今年3月26日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2023年营业收入6023.2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增长80.7%,经营现金流净额1697.3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 。
反观天机汽车和威马汽车,以“简单微笑”的“新人”身份参加北京车展,后来宣告破产,彻底从地球表面消失。 高合汽车现在也濒临破产重组。
天极汽车是贾跃亭2015年创办的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现在两家已经倒闭,一家还在苦苦挣扎)。 它以前被称为点卡汽车。 2018年,点卡汽车正式推出天际品牌,并于次年更名为天际汽车。
2020年以来,天脊汽车陆续发布了中大型纯电动SUV天脊ME7和紧凑型增程SUV天脊ME5。 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2021年和2022年,天脊汽车销量分别为1,778辆和5,321辆。 由于无法实现自产血液,天极汽车最终陷入了财务困境。 2023年4月,天脊正式停产停工。 此后,天极被冻结的消息屡屡传出。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现在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其实,不幸的人也是相似的。 威马汽车和高合似乎因销量不佳、无法实现“自产”而陷入财务困境。
车企不同的命运不禁让人唏嘘,但另一方面,比亚迪有其成功的原因,天极、威马、高合也有各自失败的命运。 俗话说:“穷者必有恨”。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虽然有机遇的成分,但归根结底都是自己的决定造成的。
四年后再次见到你
谁会继续笑?
在今年4月25日即将举行的北京车展上,宝马集团两大品牌BMW和MINI将以史上最强大的产品阵容亮相。 梅赛德斯-奔驰将携21款新车和新技术亮相展会,其中全球首发1款,中国首发及车展首发7款,中国首发8款。 国产版奥迪Q6 e-tron也将在北京车展首次亮相。
国内方面,华为新文街M5、享街S9、智界S7均将亮相。 东风伊派第二款产品eπ008将于北京车展上市。 极氪MPV车型极氪MIX也将在本次车展上亮相。 该车基于SEA-M架构。 这种架构的一大特点是没有B柱,座舱空间呈胶囊状,非常方便乘客进入。 比亚迪此次也将首发全新车型比亚迪秦L。秦L定位中级轿车国产大型suv排名前十名及价格,预计上市后售价12万元起。
一向以专注智能驾驶着称的小鹏汽车预计将在本次车展上推出中国首个售价10万-15万元的智能汽车品牌。 该品牌首款轿车将于北京车展亮相,并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 当然,小米首款汽车小米SU7和智机新车智机L6的“宿敌”同台亮相也将是一大看点。
那么本届北京车展之后,谁会崛起,谁会落后? 这个问题很难下定论,看来只能提供一些初步的意见。 那些主打智能化的汽车品牌,比如华为的“捷系”,很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正如业界常说的“电动化的前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现在这个转变正在进入下半场”,我们相信这句话只适用于上半场。
在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电池量产启动之前,这场新能源转型其实还远未到下半年。 事实也表明,到目前为止,决定用户是否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因素不是它是否足够智能,而是它的续航时间有多长、能量补充速度是否足够快、是否安全, ETC。
因此,那些在电池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的车企或品牌一定会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从这个角度来看,专注于换电服务的蔚来汽车、主打全固态电池的知己、广汽等汽车品牌未来或许会得到市场的认可。
除了传统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转型犹豫不决之外,不利的汽车品牌还包括一些新能源品牌,如特斯拉、小鹏汽车等。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自从被比亚迪超越后似乎就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尽管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被问及被比亚迪超越有何感受时表现出不屑,并回应“特斯拉的定位更接近一家AI或机器人公司,而不是一家汽车公司”,但此后特斯拉对特斯拉的多次降价和涨价其产品和最近的裁员消息表明,马斯克的冷静只是表面的。
相比特斯拉在智能化方面如何领先的传闻,我更愿意相信实际驾驶过特斯拉的朋友的真实反馈。 事实上,特斯拉之所以在今年一季度仍被比亚迪大幅超越,不仅与外部客观原因有关,更重要的是其产品在智能化方面迭代缓慢、问题频出。 开过特斯拉的朋友表示,无论是智能驾驶还是智能座舱方面,特斯拉都不如国内一些造车新势力那么有优势。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品牌是小鹏汽车。 2023年,小鹏汽车销量为17辆。 虽然同比增长17%,但在五家主流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仅好于哪吒汽车。 要知道,小鹏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20万辆。 也就是说,它的目标完成率只有70%。
今年来,小鹏汽车的销量形势没有改变:1月份,小鹏汽车销量8250辆,环比下降59%; 2月份,小鹏汽车交付汽车4545辆,同比下降24.38%,环比下降44.91%; 3 3月份,小鹏汽车销量9,026辆。 虽然同比增长98.6%,但与竞争对手过万台的销量相比,并不理想。
也就是说,小鹏汽车一季度累计销量仅为2.18万辆。 如果按照小鹏汽车今年28万辆的销量目标计算,还不到7.8%。 小鹏要想顺利完成目标,还得等未来三个季度。 可以说是压力巨大。
无独有偶,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此前都经历过大规模的架构和人员调整。 两家公司现任CEO都不是原来的创始人,而是改变了天使投资人的身份。 此外,这两家公司一直以智能驾驶技术着称,但现在也陷入了经营困境。 原因还在于,随着其他车企的快速迭代,两家宣称的智能驾驶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
值得庆幸的是,小鹏汽车目前计划推出售价10万-15万元的智能品牌,并已与大众达成多项合作。 在这些合作中,小鹏汽车将贡献整车平台、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而大众汽车将提供全球领先的工程和供应链能力。
问题在于,小鹏汽车目前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不是大众能够提供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而是其自身的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不再明显。 小鹏汽车的问题在于,它错误地将销量大幅下滑归因于渠道和销售模式。 此前国产大型suv排名前十名及价格,其将直营模式改为“直营+经销商”并存,将库存压给经销商,就能有效说明问题。
客观地讲,小鹏汽车推出的新智能品牌或可挽救其下滑的销量。 毕竟,以10万至15万元的价格,就能享受到数十万元车型才有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 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很有可能它很有吸引力。 关键在于小鹏能否通过成熟的供应链降低智能产品的价格。 这对于小鹏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总之,正如小米雷军所说,企业能否在行业立足,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能否顺势而为。 当前的大趋势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它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最受欢迎的汽车。 流行的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无疑是智能化,但迄今为止电动化进程尚未完成。 因此,大预测是,本次北京车展后,能在全固态电池、智能化方面领先的车企有望引领潮流; 反之,逆潮流而行的,就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2024年被誉为固态电池逐步市场化元年,也是智能驾驶系统、高精度城市地图进一步市场化元年。 有业内专家近日表示:“未来价格战将成为常态。” 2024年,我们也将遭遇加速迭代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切都将逐渐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