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海浪冲刷沙滩时,才能发现金子!
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 市场将从政策引导转向消费者主导。 车企想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实力和技术基础将成为关键。
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种子选手”汽车21年3月销量,零跑汽车如今已站在新能源车企第一梯队,并已完成全方位转型。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零跑汽车的交付表现尤为亮眼。 零跑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当月共交付新车6172辆,环比增长93%。 2023全系列产品正在有序交付。 同时,大鼎3月份数据显示,零跑C11车型单月锁仓11692辆,其中增程式6822辆,纯电动4870辆。
如果不出意外,零跑汽车4月份月销量将恢复到万辆以上。 无论是3月份交付量的大幅增长,还是单款车型达到万辆以上的大批量,都足以看出零跑汽车的“领军”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的车市并不平静。 随着湖北政府和企业打响“价格战”第一枪,“降价潮”迅速席卷整个汽车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车市大规模降价促销,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理性,观望情绪日益明显。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零跑汽车的月度交付量和订单量依然呈现正增长,这足以证明成绩单背后有着极高的含金量和产品力。
众所周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兴起以来,“高端”成为不少新能源车企高举的旗帜。 在求新心理的影响下,很多消费者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来尝试新产品。 然而,当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开始趋于理性时,产品需求也回归实用主义。
与一些新势力车企主攻3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不同,零跑汽车的产品矩阵主攻15万至30万元市场。
IHS研究数据显示,未来10年,15万至30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从3%提升至40%。 同时,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2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占比约50%,预计未来, 20万元以下的车型将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
这意味着售价15万-2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将成为热门产品。 遗憾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没有引起车企的重视,产品设计理念依然停留在“够用”的标准。
作为SUV市场的“常春藤盟校”,CR-V通过多年的市场深度渗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优质的口碑。 但换装后,CR-V的产品表现依然平庸,比如轴距、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中控屏小等。
虽然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仍有生存空间,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满足需求的“凑合”。
同等价位下,新能源车型不仅选择较少,而且产品性价比也不高。 即使产品在价格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但在配置、动力、续航等方面往往存在“阉割”。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购车问题,零跑汽车重构了产品定价体系,推出了零跑C11增程式等4款新车型,售价在5万元至22万元之间。 其中,新款C11增程式、23款C11纯电动车型、23款C01车型是零跑汽车在15万-20万级市场的主力车型。
单纯调整价格并不能让零跑汽车实现重新定义15万-20万元选车标准的目标。 因此,乐跑汽车强化了产品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为用户带来的高价值。
以零跑C11增程式为例,轴距为2,达到中型SUV的水平。 作为参考,同车身轴距的增程式SUV车型价格一般在25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零跑C系列是基于纯电动平台开发的。 它具有超短的前悬和后悬。 “四轮四角”布局,将车辆空间最大化,领先于同级别车辆。
除了超越“标准”的空间表现外, C系列车型在续航、智能化、配置等方面都远超同级别燃油车。 零跑C11增程式CLTC纯电动续航里程为285公里,零跑C11 23款车型CLTC工况纯电动续航里程为650公里,零跑C01 23款车型CLTC工况纯电动续航里程为717公里。 毫无疑问,零跑汽车解决了用户低成本出行、续航无忧的问题。
此外, C系列动力总成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400kW,最大扭矩720N·m,可实现3秒0-100km/h加速。 C系列车型还采用前双横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以及出色的底盘调校,使车身支撑性和操控性更好。
配置方面,零跑C系列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 比如包括大面积Nappa真皮包裹、SPA级智能按摩功能、主驾10向电动调节等,这些配置只有在主流豪华车型上才能看到,而在C11上得到了增加,售价14.98万元-18.58万元。 可以在流程上实现。
由上可见,零跑汽车正在打造30万-40万元配置标准的“铁桶车型”,重新定义15万-20万级汽车的标准。 由于 C系列车型上市时间较短,缺乏口碑积累,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预计后续销量将迎来质的飞跃。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价格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 相应的就是车企如何降低成本,将优惠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 因此,技术的成熟度将成为车企之间竞争的关键。 为此,零跑汽车采用一体式自研,最大限度地为用户全生命周期拥有汽车的价值。
与大多数仅限于软件自研的车企不同,零跑汽车自成立以来就坚定走全领域自研路线,这也意味着实现“软件+硬件”的全面自主研发。 全球自研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研发成本可控,降低联合开发周期成本,提高平台复用率,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让用户享受到高性价比的产品。 目前,零跑汽车已在整车架构、电气架构、电池架构、电驱动架构、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六大板块实现自研。 零部件自研率超过70%。
按照10万元的成本计算,如果这些零部件有10%的毛利润,那么零跑汽车将比其他车企有7000元的成本优势。 此外,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研发成本将再次平均分摊,用户将能够以同样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产品。
2、在全球自研下,不仅各个部件底层逻辑相互连接,而且软件和硬件都可以自行校准,契合度更高,让产品性能更加出色。 例如,智能驾驶刚兴起时,很多车企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驾驶芯片和全套传感器。
虽然硬件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工程师们在开发后期却抱怨修正bug的时间太长,而且增加新功能需要高昂的额外成本。 换句话说,无论软件有多强大,车企仍然会受到供应商的掣肘。
3、车企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强,面对不稳定的市场环境有更强的话语权。 当外界因“零部件短缺”导致车企停产时,零跑汽车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流程。
尽管全球自研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足以“劝退”大部分车企。 除了技术层面的“高门槛”外,对资金、供应链等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以成本为例,车企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研发人员进行研发工作,还要投资建设场地、购买相应设备。 关键是,上述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例如,一些车企投入了数万名工程师进行软件研发,很多企业无法承受高昂的运营成本。 尤其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汽车21年3月销量,如何实现自我输血是当务之急。
其次,与传统一级供应商相比,车企全球自主开发不仅要应对BOM成本压力,还要积累二级供应商资源。 即便是丰田汽车这样的传统汽车巨头,也花费了大量时间打造供应商体系。
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零跑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家全面具备自研能力的车企。 当然,这也体现了零跑汽车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技术基础。
此外,市值水平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汽车企业发展前景的态度。 2021年以来,不少投资机构开始退出对新动力车企的投资,转投传统车企。
以高瓴资本为例。 作为蔚来汽车最早的创始投资者之一,还参与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新造车企业的投资。 2020年第四季度,高瓴已全面清仓三家新动力车企“威小利”。 由此可见,资本市场也回归理性,投资态度日趋谨慎。
4月以来,特斯拉股价再次大幅下跌,仅4月3日就跌幅达6%,市值一夜跌去400亿美元(逾2700亿元人民币)。 反观零跑汽车,3月底零跑汽车股价连续多日上涨,四个交易日涨幅达39.2%。 3月28日和3月30日涨幅均超过10%,市值约480亿港元。
市值暴涨的背后,意味着资本对零跑汽车的积极态度,零跑汽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参考,目前享受同样“待遇”的车企大多是传统车企,比如比亚迪。
虽然销量和市值只是一个表象,但它们体现的却是零跑汽车的整体实力,这是技术和产品共同驱动的结果。 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跃腾汽车销量的稳步提升无疑给行业提了个醒:只有向消费者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能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