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国消费者如今逐渐解了“德味”的毒——想当年一个A0级小车也要加价,这样的情况早已一去不复返。但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又开始迷信另一个品牌……而且,随着国人随大流、人云亦云的传统,变成了新一代的“神车”。
在这里就直接点名了!这个品牌就是丰田!
曾经,丰田确实品质过硬,在中国积累了相当好的口碑。但如今的丰田虽然被捧上神坛,但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丰田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即便是丰田,终究也有“玩脱了”的时候。今年8月销量出炉,卡罗拉的销量跌到了第二十一名,仅售11,666辆。有人说,卡罗拉跌出前二十原因归结为换代,但可能或许并不这么简单。如今的卡罗拉,已经开始有“神车”的苗头,各种简配无所不用其极,遭到消费者用脚投票,实属早晚的事儿,应该说是理所当然。
反观跟它几乎同期上市、同为日系品牌的日产轩逸,7月份上市,8月份迅速夺下月度提车冠军。一辆车究竟对待消费者有没有诚意,自然从销量上有所反应。实际上,作为A级家轿的销量担当,在某些方面两款车似乎难分伯仲,但如果真的较真,讲讲实际的造车质量和配置,高低便立见分晓——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分析一下,看看两车究竟有多少不同。
史上最低配座椅和“大沙发”的对比
如果把轩逸和卡罗拉当成年方十八的姑娘,那她们俩分别代表的就应该是“浓颜”和“淡颜”的风格。卡罗拉的前脸“小鼻子小眼”,虽然也不算丑,但显得过分秀气,不够端庄大方;而轩逸无论从前脸颜值还是车身曲线来看,都更加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
再看看尺寸,在长度和轴距这两项关键指标上,都是轩逸以微弱优势取胜。卡罗拉一直说自己空间大,但大换代改变很小,后排头部空间局促,纯属嘴炮;轩逸对车内空间的优化更合理,整个空间尺寸变化非常大,虽然整体高度降低了56mm,但是后排空间设计合理,轩逸在后排的头部和膝部空间上都要更好。比较关键的差异在于,轩逸的宽度足足比卡罗拉多出了3厘米,可别小看这3厘米,反映到车内的横向空间,就是实打实的差距。而后备厢容积,更是轩逸完胜卡罗拉——曾经颇具匠心的丰田,如今似乎也有些坐吃老本、不思进取的调调。
当然,成就新轩逸“销量王”的,并非只是颜值和尺寸。如果再比较内饰,则二者的区别就更加明显。
?左、卡罗拉;右、轩逸
这一区别主要来自于卡罗拉在材质和做工上的缺陷。或许,丰田的“精细生产”太过于压榨成本,以至于这一代卡罗拉在内饰上出现了诸多不应该的简配——卡罗拉几乎全系都采用了织物座椅,即便是在顶配的豪华版车型上,所谓的“真皮座椅”也依然是合成皮革和织物的混合产物。不仅档次感不够格,触感更是差强人意,而且在日常使用清洗上,也不如皮质座椅来得简单。
卡罗拉
轩逸
除了面子,当然还要考虑里子。卡罗拉的座椅,无论是填充物还是承托,都大量采用了廉价硬塑材料的作为支撑,使乘坐者膈应难受,倍感束缚;特别是后排座椅,卡罗拉除了臀部采用了海绵,腿部只是织物覆盖着硬泡沫塑料,硬度太大,缺乏弹性,而且久而久之容易变形。
相较之下,作为“沙发厂”的日产只能说“我不是针对谁”。轩逸提供高质感皮质座椅,座椅靠背兼顾柔软度和支撑性,坐垫采用一整块高弹性海绵,质地柔软、弹性极佳,在实际使用中,对振动的吸收和动态支撑性都很不错。坐在轩逸的“大沙发”上,感觉身体能更为舒展、放松。毫不客气地说,两者的座椅,就是“老虎凳”与“大沙发”,对比明显。
动力对比“帕金森”与全能王的比较
虽然作为A级“买菜车”,“跑得快”并不是轩逸和卡罗拉最突出的性能,但作为交通工具,动力表现毕竟还是迈不过去的。比较动力,以同为12万级的车型为例,轩逸102kW的动力表现明显优于卡罗拉的85kW。
具体从实际表现来看,新卡罗拉搭载的1.2T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新瓶装旧酒的产物,从两年前上一代产品就开始在用,这一次车型换代,动力却没有更新。由于排量太小,原本就有压榨过度的嫌疑,再加1340kg的车身分量不轻,以至有些小马拉大车。丰田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将初段油门设置得比较灵敏,可换挡有些保守的变速箱,却依然拖了后腿,让卡罗拉的反应始终要慢半拍。
新轩逸则采用了全新的第三代HR16 1.6L发动机不仅账面数据更出色(102kW/139Ps/169N·m),在轻量化更优异和变速箱水平更好的双重加持下,其表现比卡罗拉要好得多。特别是在堵堵停停的城市路况上,轩逸可谓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这里不得不单独说一下变速器。在变速器上,这一代轩逸和卡罗拉二者都采用了CVT,但显然,CVT与CVT也是不同的——虽然丰田旗下的爱信公司在AT变速箱上比较擅长,甚至可以说有着业界一流的口碑,但是在CVT变速箱方面却是一个新手,完全无法与CVT领域的玄门正宗日产相比。轩逸的XTRonIC CVT变速箱,无论是换挡效率,还是换挡逻辑的科学性上,都明显优于包括丰田在内的诸多同类车型。此外,同样由于变速器和车重的原因,排量更小的卡罗拉并没有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轩逸6.0L左右的百公里油耗,比之卡罗拉动辄7L、8L以上的表现要好不少。
悬挂方面,新卡罗拉为后悬配备的是独立悬挂中最为廉价的E型三连杆后独立悬挂,对舒适性和操控的加成极为有限,而且调校得也不太用心,过减震带跟板车一样,不仅硌屁股,而且闹心;新轩逸则搭载了一套以前在奇骏上就广受好评的“IDM智能公路稳行系统”,在它的加持下,不仅转向更精准,循迹性更好,对颠簸路面的振动过滤也更出色。
做工与用料 卡罗拉你咋不把方向盘给省了?
前面其实已经提到,在做工和用料方面,这一代卡罗拉有些过于简省,以至于拖累了整车的品质感。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内饰氛围和驾乘舒适度上,更对卡罗拉的NVH、安全性乃至耐久性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卡罗拉
轩逸
首先谈谈NVH,在减噪静音这一方面,近年来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十分上心,哪怕是自主车企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卡罗拉上,丰田似乎却在原地踏步。其根本就在于这一代卡罗拉过于简配。比如在发动机舱盖上,卡罗拉没有轩逸所具备的减震胶条,这不仅对机盖关闭时的噪音和振动有所影响,也影响到了行驶中机盖与车体间的接触噪音。
卡罗拉
轩逸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后备厢上,卡罗拉的后备厢密封条只有单层结构,相比较轩逸的双层密封圈,对NVH性能的负面影响更大。
卡罗拉
轩逸
前轮毂处的隔音层,原本能够显着降低路噪和胎噪。在轩逸上,隔音层完全包覆;而在卡罗拉上,却莫名地漏出了一大截,这一点点成本的节省,带来的是这一代卡罗拉车内较大的胎噪声,着实可惜。
卡罗拉
轩逸
此外,在前车门连接处,卡罗拉的连接缝隙达到了近1cm宽、3-5cm长,如此夸张的缝隙,对整车行驶的静谧性有着很大的影响。相比较,轩逸在这里采用了封闭式设计,做得严丝合缝,足可见对消费者的诚意之高下。
卡罗拉
轩逸
在一些人性化设计和安全配置方面,卡罗拉也完败给轩逸。在2019年的今天,卡罗拉竟然依旧在方向盘、前排车门等位置大量使用塑料材质,后排车门上的储物槽也小得可怜,不仅廉价感十足,更让车主在用车时闹心。
卡罗拉
轩逸
卡罗拉
轩逸
卡罗拉
轩逸
卡罗拉
轩逸
此外,轩逸相较于卡罗拉,多出了后排空调出风口;后备厢的电子按键开启方式,也比卡罗拉的传统拉线更方便、更耐用;后视镜转向灯,轩逸采用了视觉效果更显眼的带状光源,而非卡罗拉小里小气的点状光源;轩逸比卡罗拉多出的后备厢内逃生拉手,也是关键时刻可能救命的。
卡罗拉
轩逸
祖传的简配,到这一代卡罗拉上可谓登峰造极,打开机盖就能略知一二。相比较轩逸,卡罗拉连发动机塑料盖板都没有,金属部件直接暴露;此外,作为有自动启停的车型,卡罗拉的电池容量比轩逸小了足足10Ah,而且还让电池裸露放置,车主冬天时打不着火的可能性更大。
两相对比,卡罗拉不仅装配工艺差,还喜欢偷工减料,着实有些给丰田的招牌蒙羞。
【结语】
综合来看,新一代卡罗拉有TNGA的加持“看上去很美”,一门心思想搏出位,打运动风,走科技流,但却在看不见的地方有相当多的简配,忽视了自己本来在空间和品质上的优势,因为偷工减料品质下滑而输掉销量;而相较之下,轩逸选材更优、做工更好,显然是诚意更足的一辆车。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汽车也是一样,没有哪辆车敢自称完美。特别是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在成本面前,哪怕是BBA也有摧眉折腰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但只要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车企,控制成本就不应该拿简配当做法宝,更不应该把缩减成本建立在损害消费者驾乘体验,甚至是车辆安全性和耐用性的损害之上。那样的简省,早晚会伤害到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