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车市低迷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对于自主品牌的损耗也越来越大,北汽银翔倒闭重组,君马汽车实际破产,华泰汽车账上只有13万现金......整个自主品牌陷入了一片哀鸿当中,1—8月份,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19.5%,市场份额下滑至38.9%,相比于10年前2009年全年超过44%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在品牌数量增加、产品线集合倍数增加的前提下,市场份额却不增反降,很多末尾品牌被迫淘汰出局,这是自主品牌当前的现状。
相比于自主品牌的整体低迷,吉利、长安等一线品牌的销量大幅下滑,合资品牌的佼佼者们,却依然死死地把持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动向,在车市寒冬的大局面下,豪华品牌整体销量增长,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整体销量增长;日系三杰丰田、本田、日产销量节节攀升;而南北大众、通用等欧美车系也保持相对较好的绝对销量表现。那么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只能说合资品牌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给挤掉了,所谓的车市寒冬,逐渐演变成自主品牌的寒冬,合资品牌的复苏迹象似乎已经开始出现了。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演进,尤其是2009年到2019年者10年时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到底哪些差距?为什么在汽车行业出现危局的时候,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首先必须要提及的就是核心技术的缺失,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目前绝大多数的车企依然没有形成完备的核心技术构架,尤其是三大件,举个例子,对于当下的中国车企来说,讲到一些核心部件,几乎不说这是XX品牌自主研发,技术力量惊人,而是大多将供应商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作为噱头,比如博世的ESP、爱信的6AT、8AT、博格华纳的四驱系统等等,好像只有这些知名供应商才能撑起自主品牌们的产品格局。
那么事实上,由于成本和专利的关系,自主品牌可以采购来自爱信、博世这样先进的第三方供应商部件,但是涉及核心专利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自主品牌可就没处采购了,就连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想用沃尔沃全部的发动机技术,都不可能!所以我们看到的情况大多数,一台糟糕的发动机,装在一个松散的底盘上,却搭载了一款很成熟的变速箱,结果除了变速箱还能用,其他核心部件一塌糊涂,这就是自主品牌的最大短板之一,没有核心技术,只能有求于人,但是别家的核心技术不会轻易转让,因此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产品,都很难称得上是全面。
其次就是装配工艺,事实上,虽然现在大多数汽车厂商,包括自主品牌厂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非常之高,但是在产品的装配这一块,差距还是很大,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在装配方面比较优秀的产品,各种缝隙均匀,车辆各种缝线、部件严丝合缝,长时间实用,车内也不会出现异响;而大多数的自主品牌产品,尾门、车门、机盖前后左右的缝隙不一致,车内部件安装松松垮垮,稍微开一段时间,各种异响便出来了,这很影响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最后一点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形成了粗制滥造,对于自主品牌们来说,多年以来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拼价格,随着自主品牌厂商越多,价格拼杀越激烈,所以很多厂商就不得不在压缩成本、降低售价上下功夫,而且配置看上去还不能寒酸,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压缩成本和粗制滥造就只有一步之遥,大多数自主品牌都滑向了后者,所以很多自主品牌产品看上去配置丰富、价格便宜,但是基本上都是粗制滥造,没法保证可靠性;而反观合资品牌,虽然配置相对低一点,价格也比不过自主品牌,但是却将成本用在了整车最核心的地方,让整车的使用体验更加优秀,这就是区别。
当然,对于自主品牌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一些自主品牌做着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相对领先的成绩,比如比亚迪的混动技术,但是从整体来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依然非常大,尤其是这几年自主品牌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让这种差距更加明显,所以当车市寒冬来临的时候,消费者选择合资品牌产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