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也许从未想到货拉拉,自己如此频繁地登上热搜,而被人们所讨论,竟会是以这样的形式。
“货拉拉女乘客坠车死亡事件”将货拉拉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于这家正在筹备上市的同城货运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重创。
2月6日晚,湖南女孩车某某通过货拉拉平台搬家,在跟车途中从货车上坠落,因头部受伤抢救无效死亡。而涉事的货拉拉司机表示,女孩是自己从车窗跳下的,彼时的司机正处于驾驶的状态。
这样一条简短的新闻,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女孩选择了跳车这样危险的举动。而由于涉事货车并未安装录音录像设备,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乏一些人凭借这些信息臆测司机有不轨之举,推动事件进一步发展。
事发后半个月,长沙警方对事发现场进行重新勘查,并且发布了一条极为详细的警情通报,涉事司机被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
关于货车司机与女孩孰是孰非的问题已经有很多讨论,但终究还是各说各的理,在此我们更多的聚焦于货拉拉平台本身。
▍慷“他人”之慨
常言道,沟通能够解决所有事,失算的是有人会选择拒绝沟通。缺乏沟通交流或许是导致本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开始,司机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搬运服务时,车某某选择拒绝,而在司机告知超时将收取额外费用时,车某某未予理会;后来,司机因为提前接另一单,而选择更换航行路线时,车某某问其为何偏航,司机周某同样未予理会,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车某某竟然直接从车窗跳下,悲剧便如此发生了。
若两人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想必事情不会向着如此极端的方向发展,但事已至此,再“如果”论也不过是平添了几分难过。事实上,在此次的悲剧中,货拉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更应该搞清楚的,是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按照平台规定,用户装车以及卸车的时间超过40分钟才会额外收取费用,这也是为何车某可以淡定搬运15次物品的重要原因,在她的眼里,这个时间是充足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承担“等待”代价的是司机,如果只是拉货,他是赚不到什么钱的,而且还将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这也是为何他一再追问是否需要搬运服务的一大原因。
对一些大平台来说,这种“慷慨”不是什么新鲜事,本身无需付出任何实质代价,便能取悦用户或者其他人,何乐而不为。
早些时候,饿了么推出多等5分钟的新功能,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了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称如果不是很着急,可以点一下多给蓝骑士一点点时间。
对很多人来说,多等5分钟或者10分钟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但是归根结底这是用户自己的选择,平台更应该做的是优化系统算法,来降低骑手的工作量,而不是用户为骑手的“困难”买单。
不仅如此,出行市场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在使用滴滴打车时,有时司机去接用户的距离远大于用户出行的距离,而这种派单司机往往是无法拒绝的,否则将会面临扣分以及派更差单的情况。
对平台而言,牺牲部分人的利益来取悦其他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货拉拉的“慷慨”,换来的是底层的相互倾轧,最终付出的代价有些过于大了。
▍偏离的航线
在同城搬运行业,货拉拉可谓天之骄子,坠车事件发生之前,其一直在发展的正轨上,继2020年底刚刚完成E轮5.5亿美元的融资之后,其在1月份开启的总额达15亿美元的F轮融资也即将完成,本轮融资过后,其估值高达100亿美元。
《圣经》有云:太阳底下无新事。
货拉拉坠车事件也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滴滴顺风车事件,二者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度,都处于平台发展的高速时期,都有人因为平台的疏忽以及缺乏责任心而殒命,从而引起整个行业的反思与警醒。
正如当年的滴滴顺风车事件为滴滴的上市计划按下了“暂停键”,如今的坠车事件,也让货拉拉偏离了正常发展的航线,随着事态的不断发酵,货拉拉“野蛮生长”中更多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方面,是货拉拉在司机准入方面存在问题。在货拉拉APP司机版注册后,会有平台客服联系,对司机进行培训,但事实上这个准入门槛并不严格,培训不过是走走过场,更过分的是,一些有污点、被封过号的司机仍然可以再次注册来接单。
在这种情况下,货拉拉的司机往往很不专业,而这会为用户带来比较差的体验,此外,由于司机接单后掌握了用户的住址,会导致用户在被服务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一些比较蛮横的司机也是敢怒不敢言。
在某投诉平台,关于货拉拉的投诉数量多达数千条,其中主要包括司机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经济方面的纠纷。
另一方面,则是本次事件中让人诟病的点。
比如,录音录像设备的安装。诚然,货拉拉的业务主要为载货,但是既然在选项中有跟车的选项,那就需要考虑司机与用户在相处的过程中存在争执的情况,而录音录像设备则对解决争议有着很大的作用。
再比如,是否应该对司机偏航予以纠正。就这一点来说,是存在争论的,因为货拉拉的导航与正常地图的导航存在高度不一致,而货拉拉又按照里程计算运费,按照最近距离计算虽然更容易达成交易,但是司机往往会吃闷亏。或许货拉拉更该考虑优化自己导航系统,让司机可以按照导航正常行驶。
对于市场扩张的强烈需求,让货拉拉无暇顾及司机是否符合准入要求,同时又牺牲司机利益来低价吸引用户,如此种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反过来,悲剧引起人们的关注,暴露出货拉拉平台存在的问题,但也让其偏离了原本的航线。
面对这种情况货拉拉,货拉拉出面道歉,并表示将推出一系列安全整改措施,这固然是一件幸事,但我们也不禁思考,平台何时能自发承担责任意识,而不是被一系列社会事件推着走呢?
▍垄断之殇
随着货拉拉道歉并且给予死者家属赔偿,“坠车事件”似乎已经告一段落,然而围绕货拉拉的新闻仍然还未结束。
近日,货拉拉被曝出强制推付费会员。据了解,司机每个月都需要购买会员,如果不及时续费会员的话,下个月的会员费还会涨价200元。
不充会员的话,每天最多只能够接两单,即便是充了会员,也会根据档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则,可谓是将会员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今社会,会员制度无处不在,但大多都是会员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更多的权益,非会员并非不能够享受到服务。这就像视频APP的会员可以不用看广告,外卖平台会员可以额外领取红包,但是非会员同样可以看视频、点外卖。
但是货拉拉会员制度却并不是如此,非会员每天只能够接两单,这意味着不充会员根本赚不到钱,而会员费随意涨价也显得十分霸道,完全不顾司机利益。
司机乃货拉拉的安身立命之本,为何它敢于如此压榨司机?或许是因为垄断效应让它能够有恃无恐。
尽管同城货运公司有很多,但是货拉拉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这从其融资情况以及超高的估值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司机想要多接单,除了货拉拉没有更多的选择,这或许就是货拉拉的底气所在。
货拉拉的运营方式并不新奇,在此之前,滴滴也是如此,通过低价补贴占领市场份额,等到在出行市场一家独大之后,便开始提升抽佣比例,提高乘客打车费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都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加强监管、遏制垄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大型企业的无序发展、疯狂扩张是对市场正常运转的破坏,同时也暗藏了极大的危险。
前有滴滴顺风车事件,后有货拉拉坠车事件,受到伤害的始终是平凡而又无辜的普通人罢了。
目前货拉拉已经在对平台进行极为细化的整改,这或许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然而这一幕却仿佛滴滴昨日重现,如果这种垄断式发展不能够得到有效制止,那么是否会有下一个企业重蹈货拉拉的覆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