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22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与召回技术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智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全与技术创新”为主题,汇聚120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等行业翘楚权威论道。其中,在10月22日举办的“事故深度调查数据驱动的车辆安全技术”专题论坛上,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三部产品处副处长黄颖发表了核心为《车辆事故保险大数据分析》的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三部产品处副处长黄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就车辆保险事故数据的一些情况以及我们在信息服务应用方面的探索给大家做汇报。
第一,关于中国银保信与全国车险信息平台
我们公司中国银保信是银保监会下属直管的一个运营单位,我们在2019年9月也跟随着银保监会机构改革更名为中国银保信。我们主要是做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一个是技术。这是我们再保险行业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架构示意图,可以看到底层是基础设施,包括相应的数据测试和响应中心,最上面是各个险种的业务平台,我们也在建设消费者服务平台,希望为行业内外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次跟汽车质量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车险信息平台,车险的信息平台在承保、理赔全流程管理当中会采集到所有数据,这个数据是全量数据,覆盖全国,与所有保险公司对接,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交付和数据传输。所以我们也基于这个平台和数据为银保监会提供相应数据支持,也支持银行保险机构的电子化的创新,我们也希望为保险标的生态,比如从车险角度为汽车产业的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一些支持。
这是我们整个车险业务流程环节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内容。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基于我们的技术平台和整个全量保险数据,从保险的角度,从承保、报案、察勘、理赔等数据信息,统计和分析车辆保险事故数据。在统计和分析之前,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关注上个月全国车险综合改革落地,相对于商业车险费率市场改革,今年改革对商业险和交强险进行了调整,不管是保险架构和保险条款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今年是全面改革年,这方面也想给各位介绍一下。
改革后的局面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是保险责任的扩大,加量不加价的概念;第二是公众关注的车险创新产品;第三是对于保险公司角度赔付率在上行,从消费者感知角度来说理赔情况在提升。第四,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实现整个车险市场的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现在基于一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都是建立在改革之前的,所以在这里提供一个概要供各位参考。2019年全国车险总体理赔情况,全国车险2019年报案数是8168万件,前三区域是广东、江苏和浙江,这与车辆保有量也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我们也会关注到结案周期,因为也涉及到最终在事故当中的被害人能不能更高效的取得理赔,平均结案周期是22.7天,可以看到小额赔付案件平均结案周期是10天左右,涉及到人员受伤的案件结案周期比较长,希望通过这个改革推动整个行业尽量提升结案的效率。
第二,车辆保险事故数据分析
刚才听龚警官讲到很多触目惊心的案件,听起来还挺吓人的。我们从保险角度对2019年案件做了统计,偏向于分区域去统计。我们发现2019年人伤案件有效报案数在江苏、浙江、山东基本上超过40万件的水平。所以一旦涉及到人伤可能影响也比较大,平均结案周期确实相对来讲长一些。并且发现结案周期其实与治疗周期是密切相关的,对于一些大额或者致残的案件结案周期比较长。我们也关注到重大人伤案件涉及到死亡和伤残后果重大案件,发现有一部分省份更严重,相对来讲上海、青海整体的人伤案件占比相对比较低。
这些统计只是简单概要结果,背后还有很多数据分析。从汽车质量安全角度和整个交通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包括后续其实从保险行业去做风险管理角度,希望未来零事故,也希望未来零理赔,这可能是风险管理的最好状态。
基于平台数据做了应用和分析,在这里以两个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基于全国车险信息平台数据,我们做了全国道路风险的地图系统,实际上,希望通过地图映射形势描述发生交通事故的画像,根据调研,设置了分地址、区域、时间、空间、险种责任、车辆等17个维度进行风险评估。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在今年9月份发布了广东省2020年车辆道路的分析地图,以广东省2020年4至7月出险数据作为基础,高风险道路有614条,中风险道路704条。我们希望通过地图分析,一方面银保监会帮助保险机构提前采取措施,另一方面也帮助社会公众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尽量让大家规避或者尽量减少事故发生。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汽车智能网联”,也就是“新四化”部分,在这里需要提前跟各位说明,一方面我们的数据是以2017年新能源车风险作为一个事例给各位作为参考。从整个车险出险率来看,新能源车出险率高于传统车,从区分燃烧类型来看,电动汽车占比高于其他燃料类型的幅度较高。
对比新能源车和传统汽车分析案件,以车辆损失险、三责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划分,新能源车和传统车对比整体框架一致,但是与传统车对比,新能源车的三责险占比相对要高一些。可能是与起步速度和行人伤亡情况密切相关。新能源车在火灾、自燃、暴雨、暴风等自然灾害中的损失金额是明显高于传统车辆的。基于此,对整个新能源车事故风险做了初步研究,发现从零部件、风险、场景和突出影响因素这四个角度,与传统车风险管理有较大不同。刚才各位专家也提到,充换电的场景和充电桩情况和消费者充电桩的一些行为。
车辆保险事故分类,分为本车财产损失、本车人身伤亡损失、第三者人身伤亡损失和第三者财产损失。前面两个是道路交通事故和相应的单方事故,后面是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类事故。这个是事故理赔处理的流程,从消费者感知和报案,为什么理赔周期会那么久,中间也会涉及到很多环节,供大家参考。
第三,面向汽车产业的信息服务探索
我们也在思考是否针对汽车服务进行相应的应用和探索。哪些情况会影响召回责任,可能会涉及到车主初始档案不健全,报废状态不明确,另外就是考虑到实施方式的局限性,通知送达状态不可知等。基于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从保险行业或者利用平台数据和技术的优势,又怎样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服务项目,希望能够帮助召回工作的整体提升。所以思考从三个方向开展:方向一,关于车辆信息动态查询,包括车辆使用性质、年限、报废等信息查询。方向二,依托保险渠道做线上化渠道通知,同步考虑在线上投保环节或者其他保险业务流程环节嵌入相应消费者告知的场景。方向三,告知义务留痕,现在保险领域更多用电子签名技术,我们平台有相应技术应用和支持,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提升整个召回完成率,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交流的方向。
汽车行业安全与保险风险管理相关,我们希望开展跨行业的工作,实现共赢,推动产品安全和召回工作实施。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在探讨一些方向,包括推动召回的状态和车辆的免责和费率挂钩,研究召回状态和事故情况,考虑通过保险渠道收集消费者反馈,以及希望通过保险行业去推动召回责任险的相应产品创新。
除了主要关注的召回工作以外,也考虑到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越来越多,从保险行业来讲承保的难点也越来越大,希望通过保险大数据开展配置有效性和风险评价,提取了一些数据维度包括一些出险的情况和ADAS系统配置情况。一方面了解到整个配置的有效性,帮助车险产品迭代;另一方面根据有效事故出险,评估是否设置相应保险费率折扣,尽量帮助企业相应的降低保险成本。
无论如何,希望从金融保险角度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推动保险行业去研究“新四化”产品方案,还是支持汽车产业主体,把握保险市场动态,都希望充分利用资源,支持汽车产品的安全构建,同时助力保险高质量发展。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