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CASF2020|冯浩:交通事故鉴定与汽车安全技术耦合作用的探索-超级汽车网

   日期:2022-04-22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436    

2020年10月20日-22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安全与召回技术论坛在重庆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智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全与技术创新”为主题,汇聚120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等行业翘楚权威论道。其中,在10月22日举办的“事故深度调查数据驱动的车辆安全技术”专题论坛上,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冯浩发表了核心为《交通事故鉴定与汽车安全技术耦合作用的探索》的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CASF2020|冯浩:交通事故鉴定与汽车安全技术耦合作用的探索

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院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冯浩

谢谢王教授的介绍,也非常感谢肖主任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首先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单位,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是中国司法鉴定发源地,前身是1932年成立的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在2017年10月份经中央编办批准更名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是司法部直属的司局级科研单位。中央编办赋予的职能包括科学技术研究、全国重大疑难案件司法鉴定和技术指导,以及人才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在2010年被遴选为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小众比较新的领域,也是一个比较神秘的领域。我们来看一下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定义:司法鉴定是对诉讼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和判断。这里强调是诉讼涉及到的问题。2017年9月9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三十七次会议,指出司法鉴定制度是解决诉讼涉及专门性问题、帮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实施的司法保障制度。

目前司法鉴定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是法医学鉴定、第二是物证类鉴定、第三是声像资料鉴定、第四是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道路交通事故鉴定。近年来交通事故仍处于高发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坚持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当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服务于交通事故调查,是每一起交通事故能够得到公正公平处理和审理的重要依据,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协商,于2001年8月30日成立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开创了国内道路交通事故专业技术鉴定的先河。道路交通鉴定专业分为法医和物证类鉴定。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经过20年探索发展,在今年6月23日,司法部正式发布新的物证类鉴定,进一步明确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鉴定内容,包括第一个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第二个交通设施安全技术状况鉴定,第三个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第四个车辆速度鉴定,第五个交通事故综合痕迹物证鉴定。

这些是比较大的交通事故,影响很大。我们读取了EDR数据,对应发现车速和发动机转速都是上升的状态。我们首先看这两个踏板机械机构,确认没有问题,接下来读取总线路数据,进一步确定了这两个自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工作状态,证实了数据的可信度。第二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是气囊的物证作用。一辆红色A级车和黑色B级车相撞,价格便宜的A级车气囊启动,价格比较高的B级车气囊没有启动。当时当事人进行鉴定。我们产品召回行业面临着一个标准的问题,这里面我们选用B级车用户说明手册,说明手册是厂家对于消费者的消费承诺,对产品的承诺。在这个说明书当中他讲了2到30公里的被撞速度,我们在数据当中发现碰撞速度16公里,最大速度变化量18.5公里,低于他说明手册当中承诺的数字。类似的说明书作用可能大家前期也有所注意到,有某一个大的国际品牌号称智能驾驶车辆,它的说明书当中最早用的是“自动驾驶”说法,后期可能由于一些案件的原因,它对说辞进行了改变,更加准确。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交通事故鉴定包含的内容,涉及到交通事故各个要素:人、车、环境。我们可以按照事故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应看一下不同鉴定内容。交通事故鉴定涉及到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的所有内容,但是我们的鉴定是聚焦个案当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它的全面性可能没有深度调查那么广。

我们接下来看一看交通事故鉴定与交通安全的问题。在2019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交通强国的纲要,后续各个部委发了很多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安全成为了重要的关键词。

对于交通事故调查这样的输入,我们可以有哪些输出呢?一方面是对道路安全设计改善和事故预防,再一个是基于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构建道路交通事故场景和工况。昨天我们一起见证了召回中心签约仪式,我想基于场景构建不仅仅是服务于被动系统的开发以及智能驾驶的功能开发,在它的设计、制造阶段,乃至用车,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试想。交通系统本身场景变化就是动态变化库,我们想基于这样的动态变化库,做一个虚拟检测平台,让所有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测试。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限值,比如可以避免95%工控的车辆我们认为自动驾驶良好,在80%到95%之间可以接受,低于60%提醒厂家重视,低于60%可以采取召回的措施。当然,我只是提这样的设想,仅供参考。

接下来,我就近期开展的研究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这张表里面列举了从2009年到2019年我们利用视频图像进行车速鉴定的比例。2019年这一年当中我们基于视频图像完成了600例车速的鉴定,占总量的97%,这个比例和刚才的50%相比有了很大提升。上海这座城市有其独特的特点,它的城市摄像覆盖率更高。有了新的素材后,我们也想到了新的方法,我们用了一些试验器材,在不同的车型工况上面进行大量的试验。对于条件不成熟的或者不满足条件的我们考虑到从车辆运动状态特点做这样一个理论假设,然后进行科学的试验。在低速行驶状况下,设想方向与现实车辆行驶方向是呈90度角,在低速状态下均值相差1%。在30度情况下它的均值相差3.7%,这个速度大约是在33到40公里每小时低速范围内。对于中高速90度和30度也进行了分别试验,大家可以看到跟速度的高低关联不是很大,可能与角度略有关系,在90度情况下中高速76,与记录值相差0.3%,呈30度夹角的时候均值相差1.9%。60减速到50,在90度和30度两种不同角度下,从对应的速度来看,它的行驶距离没有产生过大的差,它的计算值和记录值在我们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基于前期的研究,我们申请了专利,也开发了这样一个软件,就是为了辅助各位调查专家来完成一些辅助工作。这是一个应用场景,对应一个单车,依托于车身本身的结构特征来重现它的速度。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图,从42.5到44有这样的变化区间,符合车辆的运动轨迹。当时也有一个另外发现,在二维情况下对于车辆行驶轨迹和车辆速度的呈现结果,就是把车辆在路口实时的每一帧图像上位置准确还原出来以及速度的变化,大家可以从右下角的图当中看到速度也是呈一个变化过程。这个和前面的图都包含一些技术问题,这是我们后续要解决的。

这是对于车载视频的,它相对要求前置视频装置,应用场景更广泛。这个是基于二维图像的标定点,地面标定点与本车速度计算过程。在视频当中进行目标车辆行驶轨迹重建和行驶速度重建。接下来我们会对时间标定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随着调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采用了很多三维取证方法和展示方法,这个效果是我们利用无人机建立现场三维点云空间。第二种方法是激光三维扫描,两种方式是目前做三维场景重建的主要方式,两者的区别从精度来讲,基于地面激光三维扫描的场景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基于三维点云测量精度达到可以厘米级,一般达到3-5厘米。接下来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把二维图像和三维的点云空间进行融合,不仅仅可以把二维图像和三维点云空间进行融合,同时也可以实现时间轨道上的融合,把警察和当事人在现场拍摄的二维图像和我后期复勘得到的点云空间进行复合。

最后我想站在司法鉴定角度展望一下交通事故鉴定与汽车安全两者之间的关系。面向未来的交通,交通系统当中各个要素和角色职能都在发生变化,将会有更自由三维驾驶人或者乘车人在车内喝咖啡,人在车里面会更自由、更享受,车会越来越聪明,路会越来越智慧,环境会越来越复杂。我想,面对更复杂的交通系统,从深度调查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首先促进深度调查发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效率和效能。传统的深度调查可能是延续了欧美的方式,有当时的素材和材料的方法局限性。面临新的素材和新的现象要想新的方法,提高场景构建的可信度和效率。从立法的角度来讲,未来交通法律法规相对应的有法律法规,还有强制性标准,因为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家未来的标准发展规划,国家强制性标准是与安全相关的,强制性标准的审批与法律法规相通,也要在各个部委之间审阅。我想未来的强标,类似于美国563,可能和法律法规也一样,我们要打通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很多法律法规有待修改和完善。

司法鉴定,我是站在这个角度,从技术交换来服务于法律。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在事故调查、车辆安全和法律法规之间建立一个桥梁,这个桥梁不仅仅是单向的,而且是双向的。怎么是双向的?就是反过来推进相关立法和标准。再一个,就是从司法和行政角度考虑出发,加强对未来交通的认知和调查能力的建设,基于危险场景库对智能驾驶车辆进行仿真测试,避免风险。

另外从调查角度出发,推进多维、多元、异构数据事故重建的场景构建,车内有很多数据,路测有视频,可能未来对于更智慧的路也会有激光雷达的数据等,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未来可能也会制定新的国际标准,所以,面对未来的智能交通会有多元、多维、异构数据,将来怎么整合在一起,得从多角度、多维度重建构建事故场景。

最后一个,我想借此机会,针对各个主机厂和汽车生产厂商,谈谈从生产服务角度来面对未来的交通。借用刚才鲁主任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昨天王贇松局长他的高屋建瓴的发言当中已经提到了,目前交通事故当中90%责任是在于驾驶人。在未来智能驾驶当中车的责任会占多少,我们车企做好了准备吗?你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能不能承担这90%责任的后果以及调查的准备?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本次深度调查比赛有很多车企参与,这也是在为未来的交通系统做准备。现在私家车是个人行为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国家角度调查事件,在未来,当交通系统当中每一个个体需要交通服务,我们主机厂提供的交通服务是一个商业行为,在那个时候,交通商业行为发生的事故可能不是调查,而是你作为服务提供方自己要举证你在这起事故当中的责任,这个可能会对我们将来的服务带来很大的变化和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请勿转载)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