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汽车产销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6月份及2023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6月份汽车产销256.1万辆分别为262.2万户和262.2万户,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一季度,汽车市场整体处于负增长状态; 4月份以来,在同期基数较低和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车市持续向好,产销持续增长。 实现更高的增长。
徐海东表示:“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复苏态势2023汽车产销量数据,积极因素积累增多2023汽车产销量数据,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依然稳定。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已走出市场转型期”一季度情况明显好转,二季度情况明显好转。总体看,上半年行业保持平稳发展,国内市场持续复苏,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季度促销政策切换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后,中央和地方促消费政策、轻型车实施国六、多区域汽车营销的公告活动、企业新车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推动下,叠加车企半年节点冲力以及同期4、5月份基数相对较低的情况,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半年累计增速较高。” 徐海东告诉记者。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中国品牌等车市亮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市场份额达28.3%; 汽车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突破200万辆,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着;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稳定保持在50%以上。
具体到乘用车,6月份,乘用车产销221.9万辆和22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0.4%和10.6%,产量同比下降0.9%,销售额同比增长2.1%。 1-6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
徐海东表示,由于去年同期产量补偿效应明显,且同期基数较高,今年6月厂家产量同比小幅下降。 但从上半年乘用车市场的表现来看,国家及各地区陆续出台的促销政策、车企的淡季动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和出口共同推动了上半年乘用车市场的产销。 双倍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1-6月,传统能源乘用车中,C级、D级汽车同比均呈现正增长,B级及以下车型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年下降。 目前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433.6万辆,同比下降3.8%。 可见,传统能源乘用车正在向豪华车靠拢。
1-6月,随着新能源汽车车型品种丰富、新车型大量上市、车型价格下降,A00级汽车销量同比明显下降,而销量则出现下滑。其他类别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D级车由于同期基数较低,增幅最大,达到17.5倍。 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仍主要集中在A级车,累计销量140.5万辆,同比增长63%。
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份额达到30.7%。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首次创历史新高。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份额达到28.3%。
1-6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6.7万辆和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5.8%。 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卡车产销量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且客车产销量增速高于卡车。
皮卡销量同比略有下降。 1-6月,皮卡产销分别完成25.3万辆和25.9万辆,同比下降4.7%和0.5%。 燃料方面,汽油皮卡产销分别为7万辆和7.1万辆,同比增长26.7%和33.7%; 11.7%。
汽车出口继续高速增长。 1-6月,汽车企业出口汽车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78万辆,同比增长88.4%; 商用车出口36.1万辆,同比增长31.9%。 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展望下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宏观经济温和复苏逐步传导至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 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有助于带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
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行业运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经营仍面临诸多挑战,要保持政策稳定、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徐海东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