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有‘乱’吗?”
不久前,我们了解到特斯拉4月份在华销量数据:国内特斯拉4月份销量25845辆新车,较3月份减少近万辆,环比下降27.2%。
而就在近日,特斯拉4月份全球销量也公布了,共售出了5.3万辆汽车。 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243.08%,但较3月份大幅下降43.44%。
具体来看,4月份,特斯拉在北美市场销量为2.5万辆,同比增长231.35%,环比下降16.23%; 欧洲市场销量不足1000辆4月份特斯拉销量,同比下降66.39%,环比下降96.02%。
看来特斯拉终于要为之前的“傲慢”付出代价了? 自4月初上海车展女车主维权事件以来,有关特斯拉的负面舆论持续不断。 几乎每天你都能看到一两条关于特斯拉的新闻。 内容几乎都是与刹车失灵和自动驾驶系统有关。 失控相关。
除了中国之外,特斯拉在国外也面临着不少“麻烦事”。 近期4月份特斯拉销量,特斯拉还通过软件更新限制车辆的充电速度和电池的可用容量,违反了挪威法律。 法院裁决后,特斯拉必须向挪威数万名受影响车主每人支付 16,000 美元。 其他国家也会对特斯拉提起类似的诉讼,特斯拉未来可能面临更高的罚款。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发酵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因此对特斯拉4月份的销量影响不大。 4月份本身就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淡季。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并不旺盛。 再加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加剧、工厂停工等因素,5月份的销售表现或许是对特斯拉最大的“考验”。 。
不可否认,特斯拉加入中国汽车市场后,带动了中国纯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为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开放提供了重要助力,加速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优胜劣汰”。汽车市场,倒逼自主品牌更多地发声 注重核心技术研发。
但面对用户的需求和质疑,特斯拉的售后和公关态度实在令人失望。 在责任认定问题上,应积极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尽快开展调查,并尽快向社会公布结果。
比如,温州停车场“突然加速”事故,从2020年8月发生到不久前结果公布,历时半年多。 它已经被大规模发酵。
消费者并不是不喜欢特斯拉本身,只是不喜欢特斯拉的“傲慢”,缺乏各大厂商应有的负责态度。 希望这次全球销量暴跌能给特斯拉敲响警钟,否则最终会遭到市场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