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龚兆恩报道
8月2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共有25家汽车制造商和1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围。 其中2023年汽车产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是,中国共有8家汽车企业和2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榜,位居全球第一。
具体来说,大众集团虽然排名有所下滑,但仍以2936.84亿美元的营收位居汽车行业榜首,并连续两年成为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车企; 丰田紧随其后,排名第19位。虽然营收被大众超越,但其利润高达181.1亿美元,仍然是全球最“吸金”的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25家车企中,近一半车企排名下降。 其中,大众汽车下降8位,从前10名中“掉队”; 领先车企丰田、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分别下降6位、2位、9位; 中国东风汽车下滑66位,成为榜单中跌幅最大的车企。
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
传统车企排名下滑的背后,是新能源车企排名的跃升。
今年,特斯拉排名上升90位至第152位,营收814.62亿美元,利润125.56亿美元。 依靠科技手段打造智能汽车,特斯拉也为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利润率高达15.41%,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
同样实现排名快速跃升的还有另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其排名较去年跃升224位2023年汽车产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是,从排名第436位上升至今年的第212位。 进步最大的是中国公司。 它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汽车公司。
2022年,比亚迪将实现营收630.41亿美元,利润24.71亿美元。
业绩的增长来自于销售的支撑。 2022年全年,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汽车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 除了销量持续增长外,规模效应和高价值车型的持续增加也带动比亚迪利润逐步提升,利润率达到3.92%。 与上年的1.44%相比,上升了2.48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仅有的两家产销量达到百万级水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和比亚迪正在加速抢占汽车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大新能源车企“领跑”之外,汽车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也首次进入榜单,并且直接“空降”到292名,成绩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
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已经超越了日本电装和德国采埃孚这两家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488.49亿美元,利润45.68亿美元,利润率为9.35%。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最赚钱的公司。
两大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在榜单中交出满分,排名跃升,表现亮眼。 新能源的“2+1”代表也预示着汽车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大势已然实现“弯道超车”。
我国晋升“汽车强国”
榜单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还没有一家汽车企业达到榜单规模。 2023年,中国将有10家汽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 跻身全球最大汽车公司行列。
从地区来看,汽车行业上榜的日本企业有7家,德国企业有6家,美国企业有3家。 汽车行业500强相关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近三分之一。
一方面,传统车企稳步前进。 其中,上汽集团跻身百强,仍位居中国车企第一,但排名较去年下降16位。 此外,中国一汽、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北汽集团、吉利汽车分别位列榜单第131位、165位、188位、193位、225位。
另一方面,在中国这片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为火热的土地上,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正在迎来快速发展。 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匹“黑马”的出现,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增长并进入市场全面拓展期,新能源汽车也为我国汽车出口贡献了重要增长。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也帮助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新能源汽车正在引领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对此,华北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汽车产业通过新的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能源汽车,扭转燃油汽车国际趋势。车企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明显领先于世界,国际车企需要向中国车企购买技术,比如奥迪和上汽,大众和小鹏。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和新能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