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与主流合资品牌的最终决战,必定发生在20万至30万元市场。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从这两个数据近三年的变化趋势就可以看出端倪。 一是主流合资品牌在各价位段的市场占有率,二是主流合资品牌在各价位段的销量占比。
主流合资品牌最强势的两个细分市场是10万-20万元和20万-30万元市场。 然而,近三年来,主流合资品牌在10万-20万元市场的份额从近70%下降到不足40%,几乎腰斩。 但在20万-30万元市场,主流合资品牌近三年仍保持50%以上的份额。
另一方面,从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分布来看,10万-20万元车型销量占比从66%下降至50%左右,而200-30万元车型则从21%上升至34%。 。 这表明合资品牌的市场重心正在向20万至30万元的中高端车型倾斜。
所以,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在10万-20万元市场,主流合资品牌已经被中国品牌超越,而20万-30万元市场则成为主流合资品牌占据的最后阵地。 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国品牌与主流合资品牌将展开一场决战。
而这场决战的第一枪已经由比亚迪汉唐打响。
截至今年5月,比亚迪汉唐累计销量正式突破百万大关,成交均价突破26万元。 自行车的销量和平均价格均已位居该细分市场的前列。 进一步看,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实质性打破合资品牌对中高端车型20万-30万元市场的垄断格局,同时在两方面都取得了领先地位。产品和消费者情报。
过去,中国品牌试图单纯通过大尺寸、高配置的性价比思维在这一细分市场挑战合资品牌,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 因为按照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义方法,打造局部参数领先的车型,这种追随者策略,在强大的消费惯性下,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动摇领先者的地位。
但汉唐为何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呢? 比亚迪在主流中高端市场的突破能给中国品牌带来哪些启示? 在汉唐百万辆汽车的里程碑时刻,我们想谈谈这个话题。
还有什么比卖出几百万更重要呢?
比亚迪汉唐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这当然是中国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但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一成就发生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存量时代,并且发生在汽车行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
这意味着两件事:一是中国品牌在主流中高端市场的销量突破只能从同价位的合资车型中获得; 品牌在主流中高端市场超越合资品牌是根本。
有了这两个标准,我们不妨看看汉唐时期是怎么做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汉唐抢占主流合资品牌的销量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1月至5月,在国内20万至30万元市场,汉唐是唯一一款跻身销量前十的中国品牌车型。 中高端车型同场竞技,均进入各自品类销量前三。
如果觉得只看车型销量还不够,那么更直观的是比亚迪20万至30万元的市场份额在汉唐的热销带动下有所提升。
2020年至2023年,大众、丰田、本田在20万-30万元市场的份额将逐年下降。 2020年,前三大合资企业将占据该细分市场近70%的份额,但其份额在三年内下降了超过15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比亚迪近三年在20万-30万元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
整个20万-30万元市场原本被传统的三强合资垄断,正在被彻底打破。 今年1-5月,比亚迪、特斯拉两大新能源品牌在细分市场的份额迅速逼近合资前三名,并拉大与后面品牌的份额差距。 细分市场的顶级竞争明显呈现出自力更生、新能源、合资燃油的趋势。
与此同时20至30万的车型有哪些,今年3月至5月,汉EV冠军版、唐DM-i冠军版、汉DM-i冠军版等重量级车型陆续推出。 在汉唐规模崛起的关键时间点,冠军版车型的升级、产品矩阵的完善以及更有诚意的价格,让比亚迪在油电领域巩固了格局。同价位,与合资中高端车型正面竞争。 。 还在汉唐和合资中高端车型之间摇摆的用户,因为汉唐冠军版车型的推出,出现了被汉唐转型的趋势。
也就是说,比亚迪在20万-30万元市场的份额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挖掘。 份额不断提升,甚至超越大众和亮田,绝非痴人说梦。
因此,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型成为20万至30万元市场消费者认可的主流选择。 而且,在存量时代,这种认可意味着能够直接转化合资品牌的消费群体,然后通过口碑效应的逐步积累,市场规模会像滚雪球一样扩大。
但除了销量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新能源的崛起对主流中高端市场消费价值观的影响。 当那些原本计划花20万元以上购买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燃油车的消费者如今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时,这充分证明中国品牌的吸引力不再是成本——有效、配置,而是价值、体验、理念。
中国新能源为何取代合资燃油车?
那么第二个问题,汉唐实现了什么样的引领和改变? 这实际上代表着比亚迪对于中国品牌新能源的探索。
新能源汽车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的驱动方式,而是围绕组织效率、产品定义、营销渠道等全方位的制度变革。 至于销量,就是把这些事情都做好的结果。 因此,从表面上看,汉唐的热销意味着不少主流中高端新能源汽车被售出。 但本质上,比亚迪对用户关系、商业思维、商业逻辑进行了全面重塑。
对于合资品牌的中高端燃油车来说,过去十几二十年,产品的迭代速度与销量紧密相连。 如果一款车型卖得好,那么这款车型的更新迭代节奏必然会变慢,车企就会尽力维持生命周期,以保证利益最大化。 从根本上来说,这仍然是工业时代的生产主导思维,已经与当今用户的需求脱节。
中国品牌要做的就是数字时代企业应该做的,把实现用户价值作为实现企业价值的起点。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合资品牌的降维竞争。 而比亚迪首先与汉唐一起在主流中高端市场进行实践。 具体来说,核心有三点。
首先,汉唐在细分市场上打破了合资品牌产品定义的传统框架。
不是考虑继续什么,而是从中高端车型渴望越级体验的用户需求出发,将自己定位为豪华车,无论是设计、工艺、用料、或者三电系统和智能座舱。 对于这些核心,汉唐都力求达到同级别的顶尖水平,实现创新技术业界首发,并通过软件OTA升级在全生命周期创造高价值,真正赋能主流中高端消费者以实惠的价格使用它们。 获得豪华轿车的体验。
其次,汉唐对用户细分的洞察力和覆盖范围也远超传统合资燃油车。
合资中高端燃油车往往简单地通过排量大小或内燃机功率不同来标定,以区分用户。 然而,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这种差异太过“微观”。 在性价比思维的指导下,低功率版本往往是绝对的销售主力。
基于对三电动力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比亚迪创造性地布局了汉唐DM-i、DM-p、EV的产品矩阵,不仅全面覆盖多元化需求主流中高端用户中,正是因为极致的性能体验,吸引了一批从豪华品牌转向的高净值消费者。 汉唐26万元的成交均价远高于主流合资中高端车型,是打破性价比思维、充分释放用户需求的真实写照。
最后,比亚迪的系统效率处于市场前列。
数字时代强调极致效率,对用户和市场竞争的重视最终要体现在时刻响应用户需求的产品的高效率上。 纵观如今的新能源车企,依靠庞大的渠道精准触达消费者获取订单,再通过对供应链的强大垂直整合和控制实现高产能制造,再在营销上不断扩大品牌和产品美誉度方,进而获得更多的订单,就可以形成这种滚雪球的正循环,并且让雪球越滚越大。 比亚迪无疑是一个榜样。
当比亚迪在新能源研发、制造、渠道、营销各个环节筑起护城河,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规模化、高品质、与汽油、电力同价但有体验的新能源产品远超传统燃油车,汉唐比亚迪的热销,其实是比亚迪在主流中高端市场能力的体现。
这三个核心点,也是所有希望在新能源赛道上直线超车的中国品牌应该做的事情。
从汉唐的热销,到比亚迪成为主流中高端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再到引领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场的强势崛起20至30万的车型有哪些,这场大博弈的结果是凝聚了几代中国汽车人的不懈努力。 。 在这个过程中,既然汉唐已经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那么中国品牌下一步的全面跟进就更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并不是汉唐的终点,更不是汉唐的目标。 因为对于比亚迪来说,通过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创新,向主流市场提供颠覆性体验的产品,引领主流消费价值观走向新的轨道,才是更重要的使命。
接下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能够以用户价值的实现作为企业价值实现的出发点,颠覆教条式的产品定义方法,用技术和产品体验精准覆盖用户需求,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那么,在合资品牌的最后一个20万-30万元的位置上,中国品牌不仅可以与其竞争,还可以在其他细分市场复制和超越它。
过去的回顾
10万元起售价的秦PLUS DM-i到底有多狠?
10万-20万元市场,合资品牌有没有壁垒?
5月车市销量:市场容不下“第三强”?
入驻自媒体平台
业务联系方式:
电话: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