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67.4万辆,同比增长90%。 与此同时,2022年新能源车企年度销量排行榜也新鲜出炉,一起来看看吧!
整体来看2022年销量排名前15位的车企,各车企的销量大多处于增长趋势。 增速超过100%的汽车企业有7家,分别是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广汽艾安、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 其中,增长最多的是吉利汽车,增幅达277.9%。 白猫低端产品、高端产品芭蕾猫和闪电猫销量都还不错。
同时,合资品牌占比较小2023年轿车销量排行榜前100名,仅有特斯拉中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榜; 自主品牌车企占比较大,共有13家车企上榜。 排名中,自主品牌在车企占比、销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均超过合资品牌。 因此,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略占优势。
自主品牌传统车企销量
比亚迪汽车以同比增长208.2%夺得2022年销量冠军,市场份额达到31.7%。 这样的销量表现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比亚迪已经很不错了。
上汽通用五菱凭借其在纯电动小型车市场的优势,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宏光以及后续的纯电动汽车。 2022年,其销量将达到2.5%,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为7.8%。
吉利销量同比277.9%,排名第四。 吉利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车企。 主要原因是去年的销售基数太低。 2021年销量只有80694辆。不过,吉利汽车今年表现不错,销量排名冲到了第四位。
广汽艾安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115.6%,排名第五。 作为广汽集团推出的新能源子品牌,广汽艾安这两年发展得非常好。 借助传统车企的技术,模仿新造车厂商的玩法,广汽艾安通过这种方式跌跌撞撞取得了销售成功,非常好。 你怎么认为?
奇瑞销量1000辆,同比增长126.5%,排名第六。 奇瑞的新能源车型主要是奇瑞蚂蚁。 去年,奇瑞冰淇淋推出,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奇瑞其他新能源车型却全面下滑。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大蚂蚁吗? 可以算是奇瑞新能源的紧凑型车型,可惜没有出售。
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7.6%,排名第七。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可谓是起得早,追得晚。 不知道早年的“香格里拉计划”,你还记得吗? 战略规划很好,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好在2022年,长安汽车依然会推出爆款产品。 长安路明、长安深蓝SL03热销。 不过Avita 11的市场反馈并不是很好。 就看2023年长安汽车能否有所进步了。
长城汽车销量10万辆,同比下降7.5%,排名第十。 长城汽车将在2022年进行战略调整,暂时停产低端车型,全面进军高端产品。 尽管销量下降2023年轿车销量排行榜前100名,但长城汽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却在增长。 总体而言,这是一家良性的汽车公司。
新车厂商销量
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知道哪吒汽车会夺得造车新势力2022年销量冠军呢? 哪吒汽车去年累计销量1000辆,同比增长113.4%,排名第八。 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销量并列,造车新势力有点处于下风。 不过哪吒汽车的年销量能排进前十,这也是历史纪录了。
理想汽车2022年全年销量1000辆,同比增长47.2%,排名第九。 理想汽车2022年将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一是理想ONE停产。 用户投诉和维权将全部针对理想汽车。 压力会很大。 其次,新产品理想L9和理想L8将初步获得市场认可,12月销量突破万台。 新造车厂拥有两颗“王炸”,只有理想汽车能做到。
蔚来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排名第十一位。 蔚来发展较早,推出的车型也最多。 但由于产品价格较高,销量并未增加。 新造车厂商中,蔚来2022年销量仅排名第三,优于小鹏。
2022年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是悲惨的一年。 首先,销量不温不火。 小鹏P5和小鹏G3i的低端车型并没有继续畅销。 小鹏汽车2022年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23%,排名第12位。
零跑汽车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147.6%,排名第13位。 零跑汽车2022年整体表现良好,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 不过,零跑汽车也存在与小鹏汽车同样的问题。 低端机型不赚钱,高端机型非常难卖。
2022年合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
特斯拉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37.1%,排名第三。 一汽大众销量99,760辆,同比增长41.7%,排名第14位; 上汽大众销量91,761辆,同比增长50.3%,排名第15位。
尽管特斯拉全年的官方销售和促销活动仍在持续,但全年150万辆的目标尚未完成。 2023年,特斯拉的正式销售已经开始。 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新一轮激烈竞争已经开始。
2022年南北大众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至少销量远高于其他合资车企。 不过,大众ID系列车型的问题也引起了车企的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2022年,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自主品牌。 有利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原材料、芯片都被上游企业控制,车企自主权很少。 整体环境不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2023年将是竞争加速的一年。 特斯拉已经大幅降低了官方立场。 无论自主品牌车企是否跟进,市场压力都会很大,一些新能源车企也会被淘汰,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新造车企业。 谁会是第一个? 可以在评论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