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政策的出台,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的“宠儿”。
日前,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汽车行业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BEV)销量预计为690万辆,约占全球轻型汽车销量的6.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量预计为150万辆,占比1.4%。 根据对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预测,摩根大通认为二零二零年汽车销量,2025年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7.7%。
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占比增速全球第一。 到202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普及率将跻身全球前列。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摩根大通将电动汽车定义为:插电式电动汽车(即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和同时采用内燃机和电力驱动系统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摩根大通预计,到2025年,插电式电动汽车(BEV和PHEV)的全球销量将从目前略低于100万辆的水平增长至超过84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至7.7%。 其中,增长最为强劲的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将从2016年的230万辆增至2500万辆,市场份额将从3%增至23%。
此外,摩根大通预计,2016年至2025年间,电动汽车总销量将从330万辆增至336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9%。 到2025年,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将达到30%左右,内燃机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96%下降到70%。
从地区来看,到2025年,内燃机汽车销量将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比例最高,达到84%,其次是日本/韩国(67%)和北美(62%)。 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欧洲不太受欢迎,摩根大通预计届时纯内燃机汽车将不再在该地区销售。
尽管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势不可挡,但据摩根大通预测,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将逐渐增长,并占据全球市场销量的大部分。
摩根大通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产量将达到250万辆(比工信部制定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200万辆的年产销目标高出25%);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进一步增至460万辆。 这意味着,到2020年和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将从去年的2.3%分别上升至7.2%和12%。
中国将轻松保持其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主导地位,预计到 2020 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全球销量的 59%,到 2025 年将占到 55%。
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加也将带动全球市场销量的增加。 摩根大通认为,期间(2025年之前),中国纯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跻身全球前列。 鉴于巨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渗透率的提升将带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
在各类新能源汽车中,摩根大通认为,微型电动汽车将在中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主要原因是:微型电动汽车设计用于短距离行驶(100-150公里或更短),同时电池组小(每辆车的电池容量小于10千瓦时),价格实惠(部分车型低至40,000-50,000元人民币,约6250-7810美元),停车更方便。
在摩根大通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如此“爆发式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通过提高能量密度和规模化生产,电池的成本可以迅速降低(每年15-20%)二零二零年汽车销量,这表明到2020年,电动汽车的成本可能与内燃机汽车相当。 今年修订后的补贴方案显示,2018年部分车型可能已实现与内燃机汽车平价(补贴后)。
2、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国务院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充电站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00万个。
3、中国政府于2018年2月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政策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原补贴政策将于2020年全部到期,这或将引发消费者今明两年提前购车。
4、中国相关部门于2018年3月出台追溯性双积分政策,将促使汽车制造商提高新能源汽车在产品组合中的比重。 此举旨在实现我国制定的到2020年将国内乘用车平均油耗降低至每百公里5升的目标。
5、中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计划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当年设备更新总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