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兰博基尼的全新大牛——629.5万起步(名字不好记),发动机依然是6.5升V12,但增加了三台电机,动力大幅提升,直接出千匹以上。 要知道上一代丹尼尔SVJ的终极版也才770匹。 目前它正在新北赛道上进行圈速,预计单圈速度会比老款车型强很多。
事实上,早在推出“三大神器”——法拉利拉法、保时捷918、迈凯伦P1——兰博基尼就懒得做混合动力超级跑车了。 不过,可能是因为兰博基尼在各大飙车比赛中彻底被虐,让这家老牌超跑制造商丢了面子,所以,“打不过你我国燃油车数量,就加入你”。
而这也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忠实燃油车迷的深刻思考:未来真的只有电动车吗? 事实上,现在的格局已经非常清晰了:作为主要的能源载体(耗能产品),“油改电”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 只能说,短期内,电动汽车的技术不会像发展了100多年的燃油汽车那样成熟。
燃油汽车短期内不会消失,因为汽车产业链已经存在了一百年。 从人类使用马车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本世纪也被汽车所取代。 因此,我认为燃油车完全替代需要十年到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在此期间,它们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直到仅存在于博物馆或收藏家中。
今天我要讨论的主要观点是:纯电动汽车仍然存在四大痛点!
痛点一:动力电池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虽然锂离子电池是现阶段最好的电能载体,但它已经达到了其物理极限。 如果想要增加电池寿命,几乎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增加电池组的容量,但这会增加车辆的重量。
纯电动汽车在一些平原地区的续航表现可以接近理论值,但在山区或高原地区,续航能力会大幅下降30-50%,而这些地区恰恰是基础电力设施比较薄弱的地方。 基本建设资金耗资数万亿美元,建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费用也不小。
痛点二:气候对电动汽车的影响。
以我国地理位置为例,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常年温度适宜电动汽车。 但在冬季寒冷的北方,电动车可能在昨晚充满电,第二天早上就亏了20%到30%。
还会出现一些司机为了省电不开或者开暖气空调的情况。 这时候用车体验就不如燃油车了。 此外,北方电力系统冬季供电损失也大于南方。 从经济角度来看,纯电动汽车短期内无法解决总成本问题。
痛点三:发达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成本(电动汽车充电成本)可能会增加。
就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首先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普及。 但这些地区和城市的土地价格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上涨,建设充电站的成本也可能会越来越高。 基础设施建设越慢我国燃油车数量,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欲望就越慢。 此外,电网改造成本和发电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
当然,我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一方面,减少火电厂数量,加强水电、核能、风能、太阳能的应用。 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越来越多,而西南地区则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此外,我国第三代核电站也在加紧建设,以实现源能源供应与终端储能设备(充电站、电动汽车)的平衡关系。
痛点四: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不够稳定。
前段时间,碳酸锂的价格突破了每吨60万元,这或多或少都给这个产业链的每一个参与者带来了压力。 此外,碳酸锂的开发制造并不像石油产业链那么成熟,短期内开采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同时,受全球原材料布局和地缘战略影响,例如美国提高债务上限,淹没全球金融市场,导致原材料市场价格长期高位,甚至碳酸锂价格存在不降反升的可能。 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压力也会相应存在。
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未来十年的最佳解决方案。
那么,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时捷等超级跑车制造商采用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十年的最优解决方案。 一方面,燃油发动机已经足够成熟,可以发挥直接驱动和发电的作用; 另一方面,减轻电池组的重量,以减少能耗和安全问题。 事实上,至此,国内厂商在经过第二阶段论证后,已经开始实际应用。
过去,一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小型电池组,发现动力系统效率不够高,或者能耗较高。 也存在电池过大造成资源浪费,整车成本无法降低,车价居高不下的情况。 没有候选人……但现在,我们已经大致走出了“弯路”。
如今,比亚迪、长城、吉利等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不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另外,电池组温度在18-36度之间也是一个理想的平衡方案——即纯电动续航100-200公里,满足城市纯电动通勤,郊区和自驾游没有里程焦虑。 未来从A级到C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基本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打造,而D级车则可以适当增加电池组的容量,并采用效率更高的2.0T发动机来配合。
事实上,根据研究,“液体”仍然是最好的能量载体。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停止使用汽油,但我们仍然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替代汽油的载体。 如果结合现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和基础设施布局,更可行的解决方案是:
第一代可以使用汽油+甲醇,然后过渡到甲醇为燃油发动机提供能量。 此时,可以对现有加油站进行改造,继续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迭代升级;
第二代电动混合动力技术仍可使用甲醇或氯氨发电为燃油发动机提供电力,小电池闪充闪放电技术(这已在日产e-power超级混合动力电动驱动中部分实现),可消除汽油燃烧后的污染;
第三代是能源友好、环境友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它利用甲醇或氯氨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并用氢气驱动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效率高,不需要扔掉积累的基础设施。 这套基础设施可以继续使用三代车辆。
未来的新技术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可能性,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按照“游戏规则”的发展方向,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和制定者,我们或许真的能够引领世界进入汽车制造的新时代。
世界新能源看中国,中国新能源令人振奋!
文|谭立夫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