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正式下线。 这是我国汽车史上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新时代!
数据显示,自1995年我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以来,2020年9月累计产销量突破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大关,今年7月突破2000辆。年。 万辆。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从0到1000万辆用了20多年的时间,而从1000万辆到2000万辆只用了16个月。 以此推算,只要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应该会在明年内迎来第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诞生。
加速迈向第3000万辆
那么为什么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迅速呢?
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以及车企积极研发和推出新产品,丰富了新能源市场的产品矩阵,消费者也更加青睐新能源汽车。期间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在众多政策中,新能源汽车补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2023小汽车销量,为了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早在2009年,《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就明确提出,中央将给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 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的开始。 2010年,上海、长春、深圳等城市放开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
直到去年年底,长达13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才正式结束。
或许正因为如此,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在补贴取消之前,2022年国内依然会掀起一波新能源汽车抢购潮,全年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就超500万辆。 数量不足300万。
与此同时,随着海外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和服务网络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走出国门。 除特斯拉中国外,上汽、比亚迪、吉利汽车和哪吒汽车等自主车企也加大了出口力度,海外市场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由此,2022年我国将共出口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因此,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含乘用车、商用车)产销量将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进入今年后,虽然由于部分需求提早释放以及国家补贴退出,年初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部分省市继续为新能源领域提供利好政策。能源汽车,例如免购置税和免费牌照。 以及免费停车等,各大车企也大量推出新车并提供不同程度的优惠,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复苏。
今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达到45.7万辆。 因此,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继续增长45.1%,达到300.5万辆,销量也同比增长46.8%。 达到294万辆。
今年年初,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此前,中国电动汽车百强副秘书长张永伟在媒体上表示沟通会上,“2023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千万辆时代”。
此外,6月底,国家再次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推迟至2027年12月31日。因此,明年我国第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到来大概率是事件。
中国新能源占全球60%以上
近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遥遥领先其他国家,2016年以来基本稳定在30%左右。
在新能源细分领域,如上所述,在政府和一大批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因此近年来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份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并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以大型客车为例,2016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客车在全球的份额一直保持在40%以上。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再次回落至40.9%,但2021年将迅速恢复至50%以上。
而在国内补贴退出和国外需求增加的双重发力下,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将持续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将飙升至649.8万辆,同比几乎翻倍。 乘用车占比再创新高2023小汽车销量,达63%。
进入今年,在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退出的“转换期”,新能源乘用车在年初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但得益于各地政府和各大车企的共同努力,车企方面,出口持续回升,3月份该细分市场恢复至60万辆以上。
因此,虽然一季度我国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收窄至58%,但由于4月、5月仍保持在63%的高位,今年前5个月仍达到60%。 。 %。
从全球主要新能源市场来看,由于部分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削减或直接退出,近两年欧洲市场增速明显放缓。 2022年同比仅增长13.8%。 增长22%。 美国市场虽然在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加速增长,但体量仍然较小。 去年刚刚突破100万辆大关,达到106万辆。
据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统计,今年前5个月,美国新能源轻型汽车(包括轿车、SUV、皮卡)保有量达53万辆,其中4月和5月突破连续突破10万,创下新纪录。 良好记录,分别售出105,000和114,000。
相比之下,我国国内市场在相对顺利地度过了补贴退出的切换期后,逐渐恢复了近期的增长势头。 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版图,不断提高在各国新能源市场的份额。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仍将处于绝对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