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全新产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100万辆

   日期:2023-07-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211    
核心提示:如果从第一台新能源车下线开始算起,第一个100万台新能源车,比亚迪用了13年。2008年,比亚迪在F3车型的基础上,量产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这款车是比亚迪发力新能源车的肇始。也是在这一年,比亚迪首次拿到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第一。从2008年到2016年,比亚迪用了8年方才交付了第10万台新能源汽车,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工程师买走了这辆标志性的比亚迪秦。

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坪山比亚迪全球总部下线。

中午12:00,一辆比亚迪汉EV从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总装线上驶出。 近千名比亚迪员工、车主、合作伙伴及媒体朋友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比亚迪新款能源车多少钱_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_比亚迪最新款能源车

王传福亲自将比亚迪汉EV交付给深圳V5电子竞技俱乐部CEO何友军先生。

至此,比亚迪成为首家完成1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下线的中国车企。

继比亚迪汉之后,比亚迪唐EV也鱼贯而出。 三个月后,这款车将抵达挪威,开启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乘用车攻势。 2021年,比亚迪计划在挪威交付1,500辆配备刀片电池的比亚迪唐电动汽车。

对于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来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比亚迪汽车的成人礼。 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全球新能源市场正在迅速爆发。 作为排头兵,比亚迪将以更快的速度迎来第200万辆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甚至第1000万辆。

如果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算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首辆100万辆用了13年。

这13年的历程中,车型、技术、市场相辅相成,成就了比亚迪100万辆。

2008年,比亚迪在F3车型的基础上量产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这是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开始。 2019年7月,丰田在与比亚迪的合作公告中承认了比亚迪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身份。

比亚迪最新款能源车_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_比亚迪新款能源车多少钱

比亚迪在F3DM上实践了第一代DM技术。 它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 混合动力连接可以减少切换驱动系统,动力输出平稳,燃油经济性明显。 百公里综合油耗为2.7L。 全球化供应链不成熟、F3DM成本较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存在顾虑,因此F3DM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在C端乘用车市场受挫后,比亚迪将精力集中在运营车市场。

2011年10月,比亚迪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e6上市,首批车辆投入深圳出租车市场。 纯电动汽车低廉的使用成本和环保的形象在运营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比亚迪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2013年3月,52辆比亚迪e6出口英国,组成伦敦第一支纯电动出租车车队。

纯电动汽车已经在运营市场站稳脚跟,但比亚迪仍然一心想冲击消费市场。

2013年,随着第一代比亚迪秦的上市,第二代DM系统正式推向市场,百公里加速5.9秒,百公里最低油耗仅为1.6L。 有了补贴,实际终端在10万出头的价格,直接颠覆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刻板印象。

第二代DM技术,以P3电机为核心的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结构更简单、更直接的动力输出解决方案。

2014年,比亚迪秦累计销售1.5万辆,成为当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 然而,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仍处于起飞前夜,当年产量仅为5.45万辆。

同样是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围绕第二代DM系统发布了众所周知的“542战略”。 5代表5秒百公里加速,4代表全时电动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 之内。

2015年,符合上述战略的第一代比亚迪唐正式上市。 2.0T发动机、新引进的后桥驱动电机、P3电机共同驱动整车。 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油耗仅2升。 配合20万元出头的补贴价格,当年12月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比亚迪唐销量达到5503辆,位居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2015年,比亚迪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近6.2万辆,其中秦销量3.2万辆,唐销量超过1.8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21万辆,同比增长近300%。

比亚迪新款能源车多少钱_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_比亚迪最新款能源车

也正是在这一年,比亚迪首次夺得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第一。 第一代秦+唐和第二代DM技术,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启动,共同帮助比亚迪夺得了这一冠军。

从2008年到2016年,比亚迪用了8年时间交付了第10万辆新能源汽车。 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工程师买了标志性的比亚迪秦。

从0到10万单位,可以说是步履蹒跚。 要知道,201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 成本高、续航低、充电不方便,让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的边缘选择。

但对于比亚迪来说,前10万非常重要。 经过这一波战役,比亚迪的打法和节奏逐渐清晰起来。 重磅车型、全新技术、市场关键进攻节点,成为比亚迪市场份额的组合。

2018年是比亚迪第二个关键进攻节点。 中国市场经过连续几年的补贴,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渗透率首次达到5%。

2018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对混合动力技术和纯电动技术进行了大幅升级。 比亚迪发布第三代DM技术和全新e平台。

第三代DM技术,通过P0+P3+P4的系统架构,弥补了第二代系统功耗大、油耗高、低功率情况下动力弱的问题。 P0电机的加入,使发动机能够跨越低速抖动范围,长时间处于省油状态下运行,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能耗。

2018年6月,搭载第三代DM技术的全新一代唐DM上市,同时达到“4.3秒破百公里+全时电动四驱+纯电动电池”的指标百公里寿命+百公里工况油耗1.6升”。

e平台是比亚迪独有的纯电动平台,采用一体化、标准化设计。 在这个平台上,比亚迪高度集成了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低压多合一等多个系统,效率提升,整车重量减轻,并且降低了成本。 此外,比亚迪自主研发、自产的电池、电机、电控也是e平台的重要特色。

2018年,元EV和搭载电动平台的首款SUV和首款轿车秦Pro EV相继上市,元EV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纯电动SUV。

2018年,同样来自深圳的一位建筑设计师购买了第5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这就是全新一代唐DM。

2015年至2018年,比亚迪连续四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下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无论是对于比亚迪还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这是关键的一年。

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C端势力开始崛起。 高端电动车市场和A00市场都在蓬勃发展。 市场消费主力正式从B端市场转向C端市场。

今年,国产特斯拉开始交付,前三名新势力完成美股上市,销量均实现快速增长。 同年,特斯拉交付了13.8万辆汽车; 蔚来交付4.3万辆; 理想的交付量为 33,000 辆; 小鹏汽车交付2.7万辆。

对于比亚迪来说,今年几乎是重生之年。

3月29日,当三元电池即将在乘用车市场宣告胜利时,比亚迪发布了基于磷酸铁锂材料的刀片电池,极大扭转了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

面对层出不穷的电池安全事件,王传福誓言要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抹去。

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电芯创造性地采用扁平化设计,长度更长。 组合式电池壳可以承受高强度的机械力,从而去除了大量的结构部件,减小了整个电池的体积。 能量密度提升50%,续航里程可覆盖500-600公里。

7月12日,比亚迪旗舰车型汉正式发布。 这款中高端轿车可能是比亚迪有史以来最重要的车型,也是比亚迪总部展厅目前展示的唯一一款汽车。

出色的造型设计、刀片电池、SiC模块以及0.233的风阻系数,让比亚迪汉自上市以来就成为市场的焦点。 截至2021年4月,比亚迪汉累计销量已突破7万辆,是比亚迪起步高端品牌的重磅车型。

比亚迪最新款能源车_比亚迪新款能源车多少钱_十几万买什么车好suv新能源

刀片电池和比亚迪汉的推出,让业界开始重新评价比亚迪这家公司。 从去年年中开始,比亚迪市值一路飙升,一度突破7000亿元,位居中国车企市值第一。

比亚迪在上述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的重要产品和技术,支撑了其完成首批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阶段性目标。 核心驱动。

时间已进入2021年,比亚迪开始为新周期积蓄力量。

2021年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10%,一二线城市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例如,深圳在牌照和补贴的刺激下,加上优质智能电动汽车供应量不断增加,私人电动汽车渗透率连续三个月超过30%。

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无疑正在加速,今年的渗透率大概会在10%左右。

在这样一个渗透率10%的时间节点,该做什么,比亚迪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一个明确的做法是利用自身的技术积累进入主流燃油车市场,加速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

毫无疑问,比亚迪新发布的DM-i技术将成为实现这一进程的主力,令人寄予厚望。

2021年1月11日,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全球首发。 同时,比亚迪还预售了秦PLUS DM-i、宋PLUS DM-i、唐DM-i三款车型。

DM-i是基于电动的架构,是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动力电池为主要功能,发动机为辅助的电动混合架构。

比亚迪根据工作区域设计发动机。 不需要充分考虑高速和低速性能。 发动机可以更加专注、高效,颠覆传统混合动力技术的油基设计框架。

DM-i技术的背后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核心零部件,包括小云-插电式混合动力1.5L发动机、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DM-i专用动力刀片电池、交直流车载充电器等。

从用户角度来看,城市工况下99%的车辆都是由电动机驱动,高速工况下则采用发动机辅助驱动。 在中国用户主要在城市地区驾驶的使用场景下,这样的设计保证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无限接近纯电动汽车。

燃油经济性方面,搭载DM-i超级混合动力的紧凑型轿车百公里油耗低至3.8L,配合大容量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最高。

比亚迪三款DM-i车型自推出以来,市场反响热烈。 5月17日,比亚迪就因DM-i产能不足导致车型交付缓慢向用户致歉。

据称,DM-i三款车型累计订单已达10万台,平均交货等待时间仍需3.5个月。

这就是比亚迪的幸福之忧。

这三款车型的价格区间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 面对同级别燃油车,比亚迪在驾驶体验、内外饰设计、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通过DM-i,比亚迪进入了传统燃油车尤其是合资车企的主流价格区间。 这不仅是国产汽车难以突破的区间,也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差的区间。 比亚迪非常希望能够率先在这个范围内取得突破,将新能源汽车良好的驾驶体验带给更广泛的用户。

在纯电动领域,比亚迪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最新的e平台3.0。 比亚迪将平台电压提升至800V,标配全新热泵技术,并将电驱动系统升级为8合1模块。 综合效率可超过89.%。

该车搭载e- 3.0,零加速仅需2.9秒,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充电5分钟即可增加续航里程150公里。

e平台3.0首款车型EA1也在上海车展亮相。 这款纯电动车定位为A0级,价格区间可能在10万到15万之间。

未来,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依托e平台3.0的车型,攻克纯电动市场的难关,就像比亚迪汉一样,本质上可以与燃油车竞​​争。

在电动化方面,比亚迪依托e-平台和DM平台,通过平台化设计,提高集成度和标准化程度,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两个平台背后的基石是比亚迪对电动化核心部件的掌握。

刀片电池和IGBT、SiC、MCU等汽车级半导体是比亚迪能够在电动化世界呼风唤雨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刀片电池已经成为比亚迪电动化能力的象征。 这种工艺要求极高的电芯,体现了比亚迪工艺和制造的积累。 比亚迪不仅将在所有新能源车型上配备刀片电池,还将推动刀片电池在储能领域的落地。

IGBT是比亚迪在半导体领域最突出的业务。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我国对外依存度高达90%。 自2009年比亚迪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以来,已经经历了4代芯片迭代。 ,截至2020年底,比亚迪汽车级功率器件累计安装量超过100万辆,累计安装量达到国内第一。

今年,比亚迪还将推出第6代IGBT芯片,采用新一代高密度沟槽栅极技术,取代第4代产品精细化的平面栅极设计,预计各项参数将进一步加强。

SiC方面,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SiC功率模块已应用于比亚迪汉。 目前,高昂的价格是SiC大规模应用的最大挑战。 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长陈刚在5月19日下午的比亚迪智能论坛上发表略带工程风格的演讲时表示,从材料角度来看,SiC这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没有理由被淘汰。比硅基更贵。 (硅)和 C(碳)这两种无机材料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

MCU是比亚迪不为外界熟知,但却极其重要的业务。

2009年,比亚迪推出第一代工业MCU; 2018年,比亚迪车规级8位MCU批量装载; 2019年,车规级32位MCU批量加载。 截至目前,比亚迪车规级MCU已量产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 如果加上比亚迪在工业领域的出货量,比亚迪MCU累计出货量已超过20亿颗。

MCU因其属于目前汽车芯片缺货的重灾区而频频受到关注。 汽车级MCU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认证周期长。 MCU在控制汽车的各个系统中发挥着作用。 一辆车需要几十个,虽然价格不高。 但中国车企几乎主要依赖进口,比亚迪算得上是我国汽车级MCU领域的独苗。

除了布局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芯片之外,比亚迪的半导体业务也在布局传感器芯片业务。 在感知传感器领域,比亚迪做了CMOS图像传感器,并拥有国内首款车规级BSI 1080P和960P图像传感器。

上面的刀片电池,以及比亚迪半导体的智能动力、智能控制、智能传感芯片,主要是围绕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进行研发。

面向未来,比亚迪希望将各个关键节点的既有能力进行外包,帮助汽车行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在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还公布了挪威的计划。 5月底,100辆新一代唐电动车将出口挪威,并于第三季度交付给当地消费者。 今年,比亚迪将向挪威市场推出1500辆配备刀片电池的唐电动汽车。

挪威只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的第一站。 中国企业经常把挪威作为登陆欧洲的桥头堡。

2020年,挪威共销售了92,000辆电动汽车,而其汽车总销量为141,400辆。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达到65.1%,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小鹏、蔚来等企业也选择挪威作为出海第一站。

对于比亚迪来说,其新能源客车和储能产品已经在国际上发展多年,比亚迪并不缺乏国际经验。

不过,与之前主要面向B端市场的业务不同,比亚迪此次做的是C端业务,而且从唐EV的首次出口来看,比亚迪希望在国际上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市场。

2021年可以说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出海元年。

中国多年来在电气化供应链上的积累已经开始显现,中国开始真正具备输出智能电气化技术的能力。

5月18日,拜登在参观福特工厂并试驾F-150电动皮卡车后,留下了一段令国人不安的言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一直在研究上投入巨资”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九。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排名第八,中国排名第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确实引领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

近年来,比亚迪一直注重车型设计和品牌提升。

2017年,随着比亚迪宋Max的上市,Face首次来到用户面前,由前奥迪设计总监 Eiger主导设计。

Eiger加盟后,比亚迪设计中心还引进了法拉利外观设计总监洛佩兹( Lopez)和前梅赛德斯-奔驰内饰设计总监雅赫-帕加内蒂( )。

三人携手打造比亚迪汉,比亚迪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开始大放异彩,拥有成熟而鲜明的设计风格。

比亚迪汉、唐两款车直接将比亚迪的品牌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比亚迪拥有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结语

对于比亚迪来说,200万辆甚至1000万辆何时到来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更好的问题是,到时候比亚迪会是什么样子,它交出的第200万辆、第1000万辆汽车会不会像汉这样受大多数人欢迎的汽车? 那些有吸引力的汽车呢?

(超过)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