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燃油车依然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但你可能不知道燃油车的市场占有率数据有多么可怕。 根据权威机构2020年4月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2019年全国新车销量中97%(2020年的数据要到2021年春节后才能得到)属于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理想ONE也包括在插电式汽车中),剩下的3%属于纯电动汽车。
仅看数据,我们似乎不难得出纯电动汽车属于边缘化市场的结论,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如今,全球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厂商都在全力打造纯电动汽车,试图在中国市场与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标杆特斯拉展开殊死竞争。 而对于本土品牌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一系列的新车、新动作已经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纯电动汽车上与世界上任何对手正面竞争。
汽车公司不是傻子。 为什么在目前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他们还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抢占这个市场呢? 原因很简单。 整个汽车市场即将发生改变。 如果现在不改变,恐怕以后就只有死路一条。
国六B强制实施和即将实施的国七
日前,国家正式公布一项重要举措,将燃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强制实施日期定为2021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是全国车企最后的缓冲期。国家强制执行国六排放标准。 12月31日后,所有国五车辆不再允许销售。 与此同时,另有消息指出,国家将同步收紧二手车市场转让排放标准限制。 目前,国四二手车是允许正常登记和转让的,但很快,这一限制很可能提升到国五标准,这意味着国四汽车在我国的交易是被完全禁止的。
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份额变化,国六排放标准的下一阶段国七也浮出水面。 虽然国七排放标准的具体技术指标还没有公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国七标准一定会更加严格。 要知道,即便是要达到国六标准燃油车市场份额变化,对于很多车企尤其是一些实力较弱的车企来说,也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原因很简单。 国六标准几乎接近内燃机潜力的极限。 在国家公布国六强制实施日期后,一些车企也表达了担忧。 想要达到第六国都那么困难,更何况是第七国?
事实上,如今国六B排放标准的严格程度即使对于国外巨头来说也不够。 德国大众已经明确表示,国六B标准将是大众汽车支持内燃机排放标准的最后一代。 此后,大众汽车将全面转向纯电动汽车。
发表类似言论的不仅仅是大众汽车。 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主流汽车制造商普遍认为,我国执行国六(具体是国六B)标准几乎是他们在内燃机技术储备方面所能达到的极限。 对于未来的国七标准,这些车企普遍表示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他们也表示,短期内将全面向新能源转型。
更严格的燃油车禁行政策
如果说国七只是封锁了燃油车可能的未来,那么燃油车禁令则彻底封锁了燃油车的发展。 此前,国家发布消息称,正在研究在有条件的城市试点实施燃油汽车禁行区的具体措施,并将根据试点效果适当扩大或推广该方案。
这段话很有趣。 首先,是“有条件的城市”。 不难推断,有条件的城市一定是北上广深这样高度发达的特大城市,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 而且,据传闻,广州的禁区范围将会相当大,可能会覆盖整个核心城区。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在这些城市生活工作、在核心城区通勤,你手中的燃油车可能无法进入城市。 您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选择新车。 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时代已经到来
看完上一段最后一句,你一定会说,新能源汽车不属于燃油车的范畴,所以我不需要买纯电动车、油电混合车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甚至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也算新能源啊! 确实,燃油车禁令理论上只是限制纯燃油车的通行,内燃机混合动力车理论上不受影响。
但关键是,未来要实现的国七标准,不仅会限制纯燃油汽车,还会包括所有配备内燃机的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车是汽油发动机,你的汽车就将被淘汰。汽油机必须符合国七标准。 这是非常严格的,对于车企来说堪称地狱的措施。 当然,国家的初衷是希望那些还坚持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企能够更加专注于内燃机的技术研发,但我们已经提到过,中国VI B几乎是汽油发动机技术。 极限已过,混合动力汽车想要达到国七难度极大。
在这两项法规的帮助下,纯电动汽车无疑成为未来的绝对主角,这一点无需质疑。 除了我们昨天文章中提到的,新一代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700公里。 不久之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轻松突破1000公里。 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内燃机的打压,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必然、也可能是唯一的汽车动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