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道数学题,也不是一道物理题:在20多分钟的时间里,一条道路限速从40变为80,来回切换了7次。 此时此刻,你可能和我一样困惑。 这是路还是“套路”? 这是走高速,还是坐过山车?
近日,来自山东的张先生向当地媒体投诉称,短短100多公里的威高路限速不停切换。 他想问问这是怎么回事。 媒体记者乘坐长途汽车、出租车、私家车在威高路(潍坊-寿光-广饶-博兴段)体验发现:在同一条路上,有一段时间限速80公里/小时,而且限速暂时改变。 70公里、60公里、40公里。
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那篇报道中,记者没有正面回答读者的提问,更没有当地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出面表态。 是记者偷懒没找到,还是费尽心机也没找到? 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却给出了一组吐槽的回复——
“怎么了?再违规几次,就要罚款了!”
“感觉无外乎两点,一是罚款方便,二是懒惰,限速了,出了事故很容易推卸责任。”
“多条短途不调整限速,如何收回安装测速设备的投资?”
...
网友的大量评论遵循了“错误推定”的惯常思路。 公路,姓“公”,是公共物品。 公众有质疑的理由,也有质疑的责任。 公共政府管理部门也应立即做出真诚、有说服力的专业回应:高速公路限速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限速“高低”是出于行车安全、行车效率的考虑,还是创收的需要?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回苏北老家探亲。 因为正值西瓜旺季高速上能看到限速拍照地方吗,他特意绕道到附近的农村地里买了几箱西瓜分给城里的朋友。 自以为轻车熟路,没开导航走新省道,直奔目的地。 后来发现,西瓜花的钱不多,但超速扣6分,罚款200元。 那时,他只注意开车,并没有准确地察觉到路边限速的不断变化。 有人提醒他,那段路,有时是100,有时是70,有时是60,就像科目三考试的场景,你是第N个“赢家”。
开心的旅行变成“痛心的旅行”,不只是省道? 几年前,有人爆料:在县级市郊区,下高速转国道时,经常会被罚单。 每个路口都有限速值,一会儿60,一会儿100。 一直到现在,外人开着导航,就算不小心,也难免会加速,被当场抓获。 这简直就是全天候的“路霸”! 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整个市区的道路,包括城市周边的监控摄像头,都是外商投资安装的(有的说是“承包”),交警大队前期没有投入一分钱。 他们只是在罚款的帮助下摊销。 甚至有人认为,商家和交管部门达成默契,不断切换限速,加装密集监控,可以加快投资回报。
不知道这些传闻有多少是猜测,有多少是真的。 但是,当地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要注意捕捉喧嚣中的舆论,更要注意喧嚣中的舆论。
据了解,近期,山东有关部门已开始对高速公路限速过低、突然高低问题进行专项排查,对全国、省、市测速抓拍设备进行了全面排查。道路。 显然,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山东,有路有人,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当然,一个地方驾车人群法治意识强,可能更容易让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依法管理、人性化经营。 比如在沿海发达省市,道路限速值的设定就没有那么“随意”。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现在的问题是人多、车多、路多,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限速规定,安全因素优先,但是否要兼顾通行效率和驾驶感受?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对媒体表示,道路限速的设置需要连贯、稳定。 “在道路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取一个折衷的限速值。一旦科学论证得到证实,就应该稳定限速值,如有变化,应通报提前,留出缓冲时间。突然限速,会让司机手足无措,也会产生新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在同一条连续的高速公路上,不同的边界可能有不同的限速设置。 道路交通法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的车辆行驶速度有明确规定。 考虑到道路特别是普通公路的复杂性,相关法律和地方配套法规规定基层县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地通行速度。 有权设定具体的车速值。 有关人士建议,高速公路限速应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不能“各自为政”,不能把方便留给管理者,把麻烦留给群众。 ——保留违规即罚款高速上能看到限速拍照地方吗,同时也是安全隐患和不爽体验。
坐小车时,经常听到导航即时友好的提示:前方200米,禁止拍照; 这里违规的人多了。 这个提示也提醒人们,导航已经被准确监控了,交管部门知道情况吗? 这里有很多人违反规定。 是路况问题、周边环境问题、司机个人素质问题,还是限速设置的问题? 现在有了大数据,交管部门认真梳理查处了大量违章案件? 你做了哪些积极的改变? “违规的人多”这个“这里”能否被淘汰?
高速公路,对于所有公众而言,关系到公共安全、便捷和顺畅的道路体验。 高速公路问题的出发点其实是“民意”。 相关部门是善意警告、与时俱进,还是与当地人民一起恶意处罚?
在20多分钟7次限速切换的“过山车体验”中,不少人仿佛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