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奔驰G 350车型正式上市,指导价142.98万元。与之前的奔驰G 500车型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2.0T的四缸发动机。而就在网友们都在讨论到底有没有人买,什么样的人会买的时候,更加猛烈的消息又传来了!
日前,国内有媒体爆料。根据车商发布的最新消息,首批G 350车型,根据车身和内饰颜色的不同,需要加价52.8万元至53.8万元,再与指导价一起计算,总价差不多200万元左右。
听到这样的行情,网友们顿时不安起来,认为G 350是离他们最近的大G,但从这一点来看,门槛似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降低。
也有人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车市寒冬之下,不少车型怕降价卖不出去。为什么有的车型敢加价?所有这些信心从何而来?
我想大家说一下,这次涨价的底气一部分来自于品牌和产品本身的自信,另一部分来自于消费者自己。
先说产品吧。
首先,你可以考虑一下。通常涨价幅度比较大,主要是豪车、高档车吗?除了奔驰的Big G和迈巴赫S级,还有雷克萨斯LX570、雷克萨斯LM、丰田、宝马X7等。
对于这些加价车型,首先其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必须足够大,比如奔驰、雷克萨斯,一个是一线豪华品牌,一个是二线品牌,但是以过硬的品质为后盾,霸占JD Power多年。名列品牌可靠性榜首。
另一方面,像奔驰S级迈巴赫、雷克萨斯LM等,肯定不会像卡罗拉这种属于大批量车型,实现大规模排产。新车刚上市的时候,如果短时间内供不应求,就会出现所谓的“涨价养车”。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车型缺货是经销商故意制造的假象。无论是在汽车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奔驰2022款即将上市新车50万左右的车,饥饿营销总是屡试不爽。
当然,除了豪车和高端车,很多普通家用车也有涨价,而这些车通常以日系和德系为主,比如本田CR-V、大众途观和现在的丰田汉兰达。与豪车相比,家用车加价5000、10000可能不算什么,但别忘了美系车和韩系车可能同时有优惠。坐车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因此,一款车如果性能优异,尤其是车型质量过硬,再加上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就很容易形成所谓的涨价趋势。刚才提到的大G、阿尔法等,首先,他们的品牌和产品实力无疑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更有什者,他们将汽车视为一种“理财产品”,或者赋予汽车更多的附加值。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但与产品力的表现相比,消费者本身或消费观念本身的影响更大。
OK,我们再来说说消费者和消费观念。
首先是从众心理。为什么大众车越来越火,好卖的车越来越火?说白了,我还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再说我也不缺钱。有时候花高价买的车,似乎更能彰显车主独特的身份和实力。某种程度上,车已经成为了一张社交名片,就像想要融入Alpha圈子,就算涨价也得买。
事实上,购买高档车的消费者曾被网友调侃为“人傻钱多”,但事实上,即便如此,该买的人还是会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可能不会觉得苹果每年的手机新品都那么好,而且发售价格通常也比较高,但是一到线下发售日,总会有消费者大排长龙等待在商店门口购买。打个比方,相信大家都能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
还有一种情况,假设经销商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加价,但是现在的车不够用。这时,另一位消费者表示,XX天后提车,可以加价。可想而知,以后申请人如果想得到同等或更高的“待遇”,是不是要付出更多?
因此,新车的涨价往往与消费者本身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对某款新车没有那么着急或者没有必要,那么经销商的涨价无异于自我放纵。
最后,不管是家用车还是高档车奔驰2022款即将上市新车50万左右的车,都要理性对待加价的车。毕竟加价的车不一定是100%的好车,加价的车也不一定适合你。到头来,后悔的可能是自己。
不过,对于那些只想踏踏实实买辆好车的消费者来说,眼睁睁看着自己心仪的车型涨价,着实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