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有两个最关键的指标: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和电能补充的便利性(充电桩和充电时间等)。从电能补充的模式选择来看,目前的换电模式在出租车上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商用车(包括公交车、城市配送车等)中基本出局;在充电模式下,慢速充电显然不能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快速崛起的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将能更好地解决大众对续航的焦虑。
快充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除了提高充电速率外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规格,还需要考虑能量密度、寿命、价格、安全等指标。那么三款快充锂电池PK谁能胜出?
1、钛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以负极材料命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规格,正极采用三元材料。珠海银隆和威宏电力是典型的公司。在性能方面,钛酸锂电池具有优越的低温性能、更好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其作为快充电池的倍率性能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目前钛酸锂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能量密度较低。在政策和市场要求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的压力下,钛酸锂的市场前景堪忧。二是受钛、镍、钴等高成本小金属材料的影响,
2.锰酸锂快充电池
锰酸锂电池具有功率性能、放电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好、电压频率高等特点。在三元上游原材料暴涨的情况下,锰酸锂的成本优势逐渐凸显。但是,使用这种负极材料带来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循环寿命不够长。此外,能量密度和高温性能仍需关注,必须通过实践不断检验。近年来,锰酸锂快充电池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领域的占比大幅提升,代表企业有中信国安梦固力、亿鹏新能源、威宏动力等。
3.磷酸铁锂快充电池
磷酸铁锂快充电池在最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体系中进行优化和潜力挖掘。材料成本相对较低。结合成熟的技术背景和稳定的产品性能,磷酸铁锂快充电池的发展潜力巨大。代表公司包括宁德时代和沃特玛。例如,在“更短的充电时间”方面,宁德时代已经在研发能量密度为190Wh/kg、15分钟充满电的快充电池。该电池预计2018年具备量产能力,其重要应用领域为乘用车。车。
目前,快充动力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客车领域,但从市场发展潜力来看,乘用车增速和市场规模将高于乘用车。未来。因此,未来快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消费结构也将向该类车型转移。以三类快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表现来看,磷酸铁锂系列终将脱颖而出,成为未来快充市场,尤其是乘用车领域的重量级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