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汽车降价力度加大,从最初的“网上投诉”逐渐演变为“线下‘维权’”。
由于特斯拉一直否认Model 3/Y降价传闻,部分特斯拉准用户正常下单,突如其来的降价让部分车主在短时间内损失数万元;续航版最高降价37000元, 3低端版最低也是14000元。重点是,从上个月开始,特斯拉还给了7k的车险补贴,这也是变相降价,所以有的车主一个月左右就亏了几万元。
换位思考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打人总是错的;在苏州某特斯拉直营店,销售人员被客户殴打维权;事实上,直营店获得的降价信息基本上和用户是同步的,所以这些维权用户如果真想做,可以“飞”过埃隆·马斯克。看看这些“高知”长什么样……
特斯拉的降价其实并不值得过度解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下面的解释。
特斯拉降价或成为重要转折点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商品价格是正常的企业行为,只要是合法的竞争关系,不破坏市场生态;因此,在特斯拉不提供“保价服务”的前提下,这些特斯拉汽车用户只能甘于赌输。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任何品牌的汽车都可能出现大幅调价。
参考数据:
特斯拉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7.9%,低于同期的30.5%,是特斯拉第二季度毛利率低于30%;Q3的产能为36.5万辆,而交付量仅为34.3万辆,显然特斯拉的市场需求并没有那么旺盛。
因此,特斯拉需要“以价换量”。只有产生更高的订单量和交付数据,才能稳定其市场份额,稳固特斯拉在用户和潜在用户中的“NO.1”地位。品牌形象,虽然在销量上已经不是第一了。这就是特斯拉降价的原因,但这会产生连锁反应吗?
中国汽车品牌集群会跟进吗?
似乎大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的降价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斯拉降价,比亚迪、爱安、极客、文杰、蓝途、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品牌都应该降价。
错误的。
大错!
特斯拉的降价可能是中国车企最期待的结果,因为现在是没有理由降价的节点。
让我们看两个核心因素: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
在原材料成本上涨的阶段,汽车的制造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利润空间当然会越来越小。一辆汽车的成本将增加1万多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也将增加近5000元。因此,正常的操作应该是提高价格。现在,一些车企已经宣布,2023年后将无法享受补贴。说白了,2023年购买新能源汽车就要承担这部分差价(涨价);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车企会降价吗?除非车卖得不好。
同时也说明了整车的利润空间似乎并不大。
降价的后果是什么?
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捷豹路虎、沃尔沃亚太等,这些品牌都可以作为参考。
这些品牌无疑已经成为二三线合资中高端品牌。
这些品牌都是“降价之王”。
降价只能带来短期的销量增长。一旦品牌定位降到降价后的实际标准线,竞争对手的价格同时下降一般新款车上市多久能降价幅度大,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但变得很低。;那么之前挑起价格战的品牌就得继续降价,否则还是没有竞争力的。如果继续降价,之前的中端品牌就会变成低端品牌,而之前的高端品牌就会变成中端品牌甚至低端品牌。较低的定位。
这些洋品牌的卖点是什么?
无非就是“高级感”三个字,不需要过多解释。
高价格对应一种奢华感。相反,已经变得廉价的车辆和品牌将不再有豪华感,这些品牌将被淘汰。因此一般新款车上市多久能降价幅度大,美系车在三个合资车系中的市场份额最低,只有10%左右,德系和日系各占20%左右,美系车在他们挑起的价格战中输了。
作为过去的教训,特斯拉也加入了价格战的泥潭,中国汽车品牌集群绝对不会去这浑水。
否则,特斯拉将被拉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即使最终特斯拉输了,也会影响国产高端品牌的定位和形象。
这时候,你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因为现在降价求生的不仅仅是特斯拉,三大合资车系的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如大众奥迪、亮天一尘、通用福特等。;在传统汽车阵营中,外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完全输给了自主品牌。在特斯拉之前,他们只能降价生存。这些老牌车企都没能把自有品牌拖下水,更别提特斯拉了。这个新的美国品牌。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特斯拉与传统欧美车企的混战,在价格战中接连下沉,而中国汽车品牌阵营只需要依靠绝对领先的产品力稳定当前的价格结构并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