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的11个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均下降近10个百分点。面对这样的困境,一些车企开始选择降薪裁员,以度过寒冬。纵观国外汽车企业的发展路径,我国汽车产业的整合可能会加剧。在大量汽车企业消失的同时,汽车企业的龙头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车企遭遇“寒冬”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今年1-11月,乘用车产销1917.5万辆和1923.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7%和10.5%。
其中轿车产销量同比下降11.7%;SUV产销量分别下降8.6%和7.1%;MPV产销量分别下降18.2%和20.7%;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3.3%。就连近年来供不应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6月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五个月同比下滑,中汽协表示,全年有望呈现负增长。
此外,与早些年的产量增速相比,目前的车企正在经历“寒冬”。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汽车市场的年均产值增长率可达24%。尽管从 2010 年到 2018 年有所下降,但仍有 5.7% 的增长率。
具体来看,几大汽车厂商公布的产能计划显示(粗略统计,见图1),目前行业总产能超过4000万辆,预计到2021年,国内汽车产能将超过5800 万辆汽车(不包括刚刚收购的汽车)。或尚未取得汽车生产资质的新能源公司规划的400万辆以上的产量),产能储备增速已超过市场需求增速。然而,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汽车行业首次出现销量下滑。2018年销量仅为2808万辆,同比下降2.8%。在同一时期,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不到70%,远低于上年。在 80% 的“安全线”(见图 2)。
图1 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产能计划
图2 主流车企产能利用率
事实上天津夏利2022年最新车型销量,不仅国内车企是这样的。根据路透社最近的一份报告,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预计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 5%,而这一数据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在低迷的汽车市场,德国车企不得不削减成本,尤其是最近几周,奥迪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相继宣布裁员,共涉及2万个工作岗位。9月初,宝马也透露了裁员消息,“为降低成本,计划在2022年底前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裁员近6000人。” 据彭博社报道,包括福特、通用、本田、路虎、特斯拉和大众在内的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几年裁员 8 万多人。
谁能熬过“寒冬”
与国外知名车企的裁员计划相比,国内部分车企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也曾曝出类似情况。公司要求员工自愿填写减薪年终奖金申请表,要求一定行政级别以上人员每人购买一辆领克01,预付2万元,其余车款工资将从工资中扣除。一汽-大众企划部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整个公司的工资从上到下都在下降,但称其为降薪并不恰当天津夏利2022年最新车型销量,因为单项工资(即岗位工资) ) 并没有减少,而是减少了一次。性奖励的一部分。”
此外,上汽大众还被内部人士透露,员工被调到集团旗下的旅游公司,开网约车。神龙汽车内部员工也反映,公司将员工工资降至2200人左右,并强迫员工低薪离职。
“寒冬”来临,部分车企只能“卖身”。以12月8日发布《关于暂停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的上市公司一汽夏利为例,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将一汽夏利的控股权转让给中国铁道物资有限公司免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物”),如完成控股权转让,一汽夏利控股股东变更为铁物,一汽夏利也将成为“空壳”公司,中铁铁物奥旗下的武生将实现借壳上市。
对于很多经营不善的小型车企来说,目前困境下的破产是大概率的结果。10月,有媒体报道称:力帆汽车、华泰汽车、猎豹汽车、众泰汽车等4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其中,力帆汽车2018年开始靠出售资产生存。2019年上半年,力帆汽车亏损9.47亿元。下半年以来,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乘用车月产量只有几百辆。今年前8个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70%以上,累计销量同比下降近70%。此外,经销商集体维权、诉讼、
相关专家表示:“从国外企业的发展来看,日韩汽车行业的销量从最初的负增长恢复到正增长,用了4-5年时间,并逐渐呈现出趋势。波动的增长。我国汽车产业也可能会经历4-5年的“放松期”。我国汽车产业可能会加剧,在大量车企消失的同时,车企的龙头地位也将更加稳固(见附表)。
附:各大车企经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