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国客运协会发布了9月份零售额排名及各细分市场销售数据。2022年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其中轿车、SUV、MPV的销量分别为98.1万辆、85.2万辆和8.9万辆。狭义的新能源乘用车9月销量为61.1万辆。那么,9月份零售额排名有哪些变化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车单:轩逸1号又没了
日产轩逸在今年的汽车零售榜上位居榜首是常事,但偶尔也会被宏光超越,比如今年3、5月份。不过,日产轩逸同时被两款自主轿车超越的情况实属罕见。
买家君刚9月份曾预测,比亚迪秦有望在近期超越日产轩逸,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可惜的是,比亚迪秦在9月份依然排在第二位,并没有拿到榜单的第一名。也许可以在十月完成。
除了秦,比亚迪的轿车还包括汉和海豚。其中,比亚迪汉9月销量超过3万辆,成为首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的中国高端品牌。要知道,比亚迪汉是一款售价2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轿车。这样的国产轿车月销量能超过3万辆也就不足为奇了。
新能源技术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这也是比亚迪旗下多款轿车上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比亚迪轿车的排名有望越来越好,很难被竞争对手轻易超越。
SUV榜单:比亚迪宋位居第二
得益于宋PLUS DM-i的火爆,比亚迪宋今年多次蝉联SUV零售销量榜首,但只是偶尔被纯电动中型SUV特斯拉Model Y反超。在九月。排除如此突如其来的“攻击”,比亚迪宋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每月卖出 40,000 多辆汽车。
除了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比亚迪唐、永恒之塔Y等新能源车型也入榜,让我们见证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和爆发。相信用不了多久,SUV零售榜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天下。
作为曾经的老客户,哈弗H6在9月SUV零售榜上排名第三,略高于8月,但具体销量仍不足2万辆,难以对比亚迪宋形成有效威胁。好消息是,第三代哈弗H6 DHT-PHEV已于9月28日正式上市,其到来有望进一步推动哈弗H6销量的增长。
MPV榜单:别克GL8位居榜首
轿车和 SUV 榜单上的头把交椅易手,MPV 榜单也是如此。9月,别克GL8成功超越五菱宏光,成为榜单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别克GL8今年第二次登上榜首,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别克GL8能在9月击败五菱宏光,这应该与新车型的推出有关。
作为长期畅销的国产中大型MPV,传祺M8在9月份实现了排名上升,从8月份的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2022中型车销量排名前十名,但依然没有赶上新浪。据悉,全新一代传祺M8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还将推出混动版。更低的油耗可能会让传祺M8的销量更上一层楼。
8月份成功上榜的蓝图梦想家,这次没有入选。高于传祺M8的售价应该是其排名上升的障碍。不过,此次入榜,足以说明蓝途梦想家的高端MPV颇受追捧,能够为用户带来满意的豪华体验。
新能源车榜:宏光重回榜首
8月,比亚迪秦以37511辆的零售业绩成功蝉联榜首。可惜在9月被头号常客宏光反超,只能排在第二位。从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比亚迪秦9月的零售量与宏光非常接近,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许比亚迪秦下个月会成为第一。
作为6月才正式上市的纯电动微型车,长安路明8月成功完成首次入榜,位列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十位,具体零售量为8492辆。9月,长安路明成功突破10000辆,实现排名提升。不过,销量过万的长安鲁民与宏光仍有较大差距,但不代表没有超越的希望。
备受瞩目的比亚迪印章于7月29日上市,9月以7,473辆的成绩进入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一上市即火爆。目前,比亚迪印章的排名不是很高(9月份排名第11位),但有望很快进入前10名,成为比亚迪新的销售支柱。
新能源SUV榜单:理想L9一交付就破万
比亚迪宋虽然头把交椅被特斯拉Model Y夺走,但实现销量环比增长,9月零售销量突破4.5万辆,表现依然惊艳。比亚迪唐的月销量不如比亚迪宋,但其环比和同比增速都不低,增长势头强劲。随着唐氏销量的不断增长,比亚迪的品牌力有望提升。
从丽丽公布的9月份交付数据可以看出,大型SUV丽丽L9取代丽丽ONE成为丽丽汽车的销售支柱。理想L9于8月30日开始用户交付,9月交付10123辆,与乘联会数据一致。除了理想L9,理想车还为我们带来了理想L8和理想L7两款重磅车型,势必将理想车的销量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AITO品牌推出了两款车型,文洁M5和文洁M7。其中,文杰M5迅速成为新能源SUV销量榜上的常客。7月初上市的文杰M7,8月24日开始交付,9月成功入榜2022中型车销量排名前十名,位列榜单第15位。文杰M7目前的排名并不高,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它的榜单排名就会接近文杰M5,甚至超越它。
无论是SUV销量榜上众多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还是理想L9的快速突破,都可以看出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火爆程度。中国客运协会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31.8%,略高于8月份。零售份额方面,9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份额为67%,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如果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再不发力,最终可能连燃油车的份额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