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市场换技术”的思想指导下,中国本土车企纷纷与国外车企展开合资或技术合作,将一大批海外畅销车型引入国内市场。 ,并借鉴国外品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车企确实学到了一些技术,发展壮大了自己;但一些车企一直奉行“拿来主义”。发展势头一直在下降。这一次,让我们来看看失去国外品牌帮助的车企有多惨。
华泰汽车
30多岁、40多岁的朋友应该对那个年代带有现代标志的华泰(丨)和1980年代成立的华泰汽车有印象。以技术合作的形式,推出多款现代SUV车型,抢占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波快速发展的红利。
脱胎于现代战马(-ER)的华泰,在2003年上市的第一年就卖出了1.5万辆,成为当时“市场上增长最快的车型”。然后在2006年,华泰趁热打铁,推出了韩国现代的首款SUV车型圣达菲,上市第一年就卖出了5万辆。
但在现代汽车与北汽合资成立北京现代后,现代集团逐渐将资源集中在北京现代。最终,华泰汽车与现代的合作关系破裂,华泰“被迫”走上独立之路。Santa Fe、等经典车型也换上了华泰自己的Logo。
然而,缺乏自主创新发展潜力的华泰汽车,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并没有走好。没有现代品牌的背书,华泰自主研发的首款车型技术落后,缺乏核心产品实力,最终市场表现惨淡。号称采用德国技术研发的三厢车路胜E70,在市场上也有同样的经历。去掉现代车标后,华泰汽车“改头换面”后,圣达菲和特拉卡的销量也直线下降。
即便如此,华泰汽车仍在全国各地买地,收购其他车企扩大产能。勉强支撑了几年,华泰汽车销量造假,拖欠工资、停产、资金链断裂等事件接踵而至。
截至2019年3月末,华泰汽车有息债务294.23亿元,同期净资产95%为受限资产。如今的华泰汽车,老板被捕入狱,公司欠债数百亿。已进入破产重整阶段,可以说是不可逆转。
海马体
作为中国老牌车企之一,海马汽车的前身海南马自达在国内汽车市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说是海南汽车工业在全国一角的唯一荣耀。
1990年,海南汽车厂投资整车生产力,与日本马自达合资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马自达323车型。1998年,海南马自达被一汽集团重组。此后,海南马自达陆续推出福美来、福美来等热门车型。尤其是福美来,基本上是与日本马自达同时生产的车型,在国内车市也被誉为“新三”之一。
然而,在车型大卖后,合资各方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海南马自达下定决心,要脱离一汽体系独立;一汽要全面收购海南马自达;而马自达一直想在中国整合渠道,实现利益最大化。
最终的结果是,马自达和一汽、长安汽车分别成立了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给新的合资公司更多的人气车型。被忽视的海南马自达只能更像海马汽车,走上自主品牌发展之路。
与马自达“分手”后,海马汽车一口气推出了不少新车型。虽然销量还在逐年增加,但依然在吃马自达的老本钱。新车型从未摆脱马自达设计的“阴影”。此时,海马汽车的重心已经不在汽车的研发上,而是投资房地产和金融业以赚快钱。
2016年,海马汽车达到年销量21万辆的顶峰,随后随着国内车市井喷的结束,海马汽车也开始了断崖式的下滑。2018年,海马汽车全年销量仅为6.76万辆,同比下降51.8%。随后的四年,正是小鹏汽车的代工订单,支撑了海马汽车的基本运营。
如今的海马汽车年销量甚至不及部分品牌车型的月销量。今年1-9月,海马仅售出1.82万辆,同比下降18.7%。海马汽车只能通过卖房换取利润来维持上市公司地位,而新能源转型仍在苦苦挣扎。
提起三菱,人们总会想到这些SUV,但三菱的轿车却早已销声匿迹。2006年,三菱汽车正式加入东南汽车,东南汽车也凭借三菱的技术迎来了腾飞的黄金时代。
在双方“蜜月期”期间,东南汽车生产了多款带有三菱标志的汽车,以及其他汽车,在市场上表现抢眼。尤其是在2009年推出了基于传奇车型EVO打造的翼神。在当时,它在国内车迷心中的地位不亚于今天。据传,中国每100辆三菱EVO中就有99辆来自东南三菱。2013年,东南汽车年销量达到11.6万辆。
但随着三菱在2012年退出公司,落入广汽的怀抱,东南汽车再也没有从三菱那里得到任何车型资源,一神、蓝瑟等三菱合资车型逐渐退出国内市场。. 没有三菱的技术支持,东南汽车的快速发展戛然而止。
虽然之后,东南汽车依靠基于三菱车型自主打造的凌越,稳固了销量基础,抓住SUV潮流,推出DX7,获得了一波销量。然而,它无法支撑其弱品牌力和产品线不足。2018年东南汽车销量减半,此后也开始逐年下滑。到2021年,东南汽车年销量将低于1万辆。
近年来,东南汽车的股权多次发生变化,但资金、技术、研发都无法支撑东南汽车的转型。2021年,福建政府出面让东南汽车股东增资强行“续命”。与此同时,东南汽车发布品牌更新计划,希望重生。然而,2022年2022年一汽马自达新车计划,传闻奇瑞将通过技术投资收购东南汽车。据称,奇瑞入股后,将继续以东南汽车为主体,以东南捷途汽车品牌运营。
近日2022年一汽马自达新车计划,东南汽车向工信部申报的一款新车型DX8 S被爆出与奇瑞的S极为相似,能否以这种方式生存下来,还存在一个问号。
江淮汽车
江淮汽车不同于以往的故事。可以说,合资企业在成功之前就已经胎死腹中。
江淮在乘用车市场的发迹始于商用车,瑞风也是江淮与现代合作的产物。它使用的是在韩国组装的G4GS发动机,所以早期的标有现代。为此,江淮汽车还向现代支付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费,每辆车都要向现代支付一定的技术佣金。2004年,江淮汽车与现代也曾洽谈过合资,但最终江淮汽车选择了自造车的道路。
但江淮汽车的自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江淮首款轿车产品正式上市,市场反响平平。随后几年,江淮汽车陆续推出同越等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最终在乘用车市场站稳脚跟。于是,2013年315联欢晚会上的同悦腐蚀门事件直接进入江淮乘用车。槽。
2015年,江淮汽车再次抓住SUV潮流,推出了小型SUV。然而好景不长,SUV市场逐渐进入红海,江淮SUV细分市场开始萎缩和下滑。截止2018年,江淮汽车净利润亏损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
于是江淮开始为蔚来代工弥补亏损,同时寻找大品牌寻求合资,这导致江淮大众与江淮大众合资推出思豪品牌。然而,江淮还没来得及享受与大众合资的红利,大众就使出一招从底池里抽工资,直接增资控股江淮大众,并更名为大众安徽。此时,仅持股25%的江淮汽车获得了思豪品牌的使用权,合资公司不再使用该品牌。
这就像一场血腥的商业战争阴谋。最终,江淮汽车在这家合资企业中,除了名副其实的大众子品牌思豪,一无所获。而没有得到大众真正技术支持的思豪,无论如何在市场上推广其合资血统,也没有人会为此买单。
8月29日,江淮汽车发布的2022年半年报显示,江淮汽车净利润同比下降249%,半年亏损7.12亿元。合资,对于江淮汽车来说,只是一个孤单。
今天回顾过去,相反,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品牌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立。当年在技术上都被其他车企擦得一干二净,但在被市场反复打了几十年后,终于迎来了骄人的发展。而那些沉迷于洋品牌带来的红利,或希望与洋品牌合作翻身而忽视锤炼自身内在竞争力的,注定无法在市场上取得长远发展,只会经常遇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