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即将上市:新能源车再“洗牌”:比亚迪月销超20万辆超越蔚小理挑战特斯拉

   日期:2022-10-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164    
核心提示:自2021年6月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超特斯拉以来,上述两家企业的销量排名备受关注。从销量数据来看,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超特斯拉近70万辆,坐稳新能源汽车市场头把交椅。作为新造车的代表,“蔚小理”曾长期占据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前列,第三季度,蔚来和小鹏表现略显疲态,反而是走中低端路线的哪吒、零跑开始起量,使得新势力企业交付排名座次变化更加明显。1万辆交付量超越蔚来和小鹏,位居新势力企业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公布了最新的销售数据。9月交付8.3万辆,创下上海工厂2019年12月投产以来的新纪录;1-9月累计交付约48万辆。尽管仍呈现增长态势,但由于销量不及市场预期,特斯拉市值在次日公布第三季度数据后,创下近四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自2021年6月比亚迪月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以来,上述两家公司的销量排名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崛起,标志着有别于以往燃油汽车格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

销量数据方面,截至今年9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超过特斯拉近70万辆,稳居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比亚迪月销量突破20万辆,为冲刺全年销售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华西证券研报指出,旺季来临,汽车行业整体需求快速增长。比亚迪产能密集投产,福州、长沙、合肥、西安工厂相继投产,贡献较大增量。四季度供应的增加和新能源需求的加速释放,预计下半年月度销量将继续增加。比亚迪的年销量预计将超过170万辆。

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比亚迪也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9月28日,比亚迪与森那美汽车达成乘用车进口合作协议,进入马来西亚市场。10月10日,比亚迪在泰国市场发布了ATTO 3电动汽车。此外,比亚迪首批进入欧洲市场的车型比亚迪唐、汉、ATTO 3将于年底在欧洲多个国家交付。今年年底前,比亚迪将进一步开拓法国和英国市场。

哪吒、零跑低端车型冲动,“魏小莉”格局被打破

除了比亚迪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二线企业也在9月份的竞争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和亮点。作为新造车的代表,“威小利”长期以来一直位居新势力销量排行榜的前列。第三节,蔚来和小鹏表现出了些许疲态。新势力数量的增加,使得新能源企业的交付排名变化更加明显。

今年9月,哪吒汽车以1.8万辆的成绩连续三个月领跑新造车动力交付榜,同比增长134%。哪吒U、哪吒V继续抢占中低端市场,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力量。同样,在T03车型低于10万元的势头下,零跑以1.1万辆的交付量超越蔚来、小鹏,位居新动力企业第三位。

今年前9个月,哪吒汽车共交付11.11万辆,同比增长168%,成为今年首家交付量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公司;零跑累计交付车辆8.76万辆。

相比之下,只有《魏小莉》中的理想家庭位列前三。继8月不到5000辆交付量大幅下滑后,理想重回9月交付10000辆,累计交付新车1.15万辆,同比增长62.5%。从具体车型来看,新车L9确实为理想交付打上了“兴奋剂”,实现了10123辆的交付量。但同时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由于L9发货的影响,Ideal ONE的销量受到了明显挤压。9月交付数据仅为1408辆,较8月下降近70%。

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排行_日本漫画销量排行总榜_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

蔚来、小鹏多次跌出新势力销量前三。今年5月以来,虽然蔚来的月交付量稳定在万辆左右,但排名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9月份交付的10,800台排名第四。小鹏连续两个月交付量均未过万辆,9月交付量同比下降18.67%,排名行业以下。

深港证券研报称,在比亚迪全面崛起、特斯拉降价预期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应从完善产品矩阵、加快产品迭代、全面布局供应链入手,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电动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开发、服务运营模式、生产供应保障等将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能力。

为巩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威小利”陆续推出新品抢占更多市场。蔚来今年推出了两款新车,ES7和ET5。尽管订单数量尚未公布,但蔚来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最新一季财报会议上表示,蔚来ES7和ET5的订单非常充足。年交付目标15万-20万辆。数据显示,蔚来1-9月共交付8.24万辆,目标剩余6.76万辆。这意味着,今年最后三个月,蔚来的月均交付量必须超过2万辆,才能实现年度交付目标。

继丽丽在6月底推出丽丽L9后,丽丽在11月前夕发布丽丽L8和L7,并宣布丽丽L8将于今年11月交付。小鹏推出G9进军高端市场。

不过,对比“微小利”近期密集发布的三款新车,在车型层面定位、车价、交期规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叠。这也意味着,造车新势力未来或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兵编辑徐超校对刘军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