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即将上市:盘点2021年上市的58款新能源汽车 纯电/插混平分秋色

   日期:2022-10-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603    
核心提示:从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车型的数量略高于插电混动车型(EV:19、PHEV:14)。宝马公司进入电动车领域时间较早,在2013年就推出纯电动车型i3,2014年推出i8混动车型。长城汽车在2020年推出的三大技术平台,包括柠檬混动DHT、咖啡智能和坦克平台。这也就意味着FREE既可以是纯电车型,也可以是插混车型。

2020年,纯电动汽车(EV)将成为舆论和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电动汽车产品年销量超过10万辆。即便是两年前对纯电动市场犹豫不决的车企,也开始加码EV领域。

但除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PHEV)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去年,理想、宝马、比亚迪、大众等品牌的产品在PHEV领域均实现销量过万辆。一款PHEV车型年销量突破10000辆,目前已经是不错的成绩,因为远高于同燃油车的价格。

如果说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那么2021年就是新能源汽车元年。今年新能源市场有哪些参与者,他们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我们盘点了截至2021年2月全球车企发布的2021年中国市场新车上市计划,梳理了22家车企的新能源产品计划新上市的汽车,其中合资/外资品牌10个,中国品牌12个。在他们公布的计划中,目前有58款新能源车型将于2021年上市,其中EV车型33款,PHEV车型25款。

在这些新车计划的背后,我们正在努力探寻:2021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纯电动阵营和插电混动阵营,谁会是?

核心点:

1、2021年PHEV和EV领域将有新进入者,两条技术路径下的新车数量平分秋色。

2、在年度新车计划中,自主品牌更倾向于推出纯电动汽车;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势均力敌。

3、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主流车型“PHEV”趋势明显。即便是号称“All IN EV”的大众,也将继续推出PHEV车型——这是其市场基础带来的增量。

4、豪华品牌中,奔驰2021年将更加关注纯电动领域,宝马依旧强调“选择权”。奥迪的纯电动汽车布局更倾向于“品牌化”。

5、2021年丰田和本田将继续扩大混合动力阵营,两个品牌的新车布局清晰一致。

6、自主品牌中,长城、比亚迪2021年将重点布局PHEV市场。

7、无论是PHEV路径还是EV路径,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搭建新平台生产新能源汽车。

8、中国车企倾向于通过打造新品牌进入新能源市场。外国汽车公司倾向于电动化关键车型。他们都将面临来自特斯拉的威胁。

1. 大象转身有多难。合资品牌在开发纯电动车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混合动力车型——这就是他们的市场基础带来的增量。

总体来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比较均衡。车型规划方面,SUV车型数量略高于轿车(SUV:17款,轿车:15款)。在能源类型方面,纯电动车型的数量略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EV:19,PHEV:14)。虽然大部分车企已经进入纯电动汽车的轨道,但大部分厂商并没有放弃开发混合动力车型。

奢侈品牌对新能源赛道也有自己的态度。

2021年是梅赛德斯-奔驰EQ车型之年。从目前发布的消息来看,奔驰计划推出四款纯电动车型,包括高价车型EQS和EQE,以及低价车型EQA和EQB。高价大型车使用EVA平台,低价车型使用BEV平台,两者都是全新的电动车平台。

宝马进入电动车领域较早,2013年推出纯电动车型i3,2014年推出i8混动车型。2021年,宝马将推出i4和iX两款电动车,涵盖轿车和SUV车型,并持续提升我的家庭模型。

相比宝马、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积极全面布局,奥迪显得“舒服”多了。其将于2021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往往是小众运动车型,或许是为了打造品牌。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长期以来一直呼吁“ALL IN”电动汽车,其大众汽车品牌将在2021年推出使用新MEB平台的ID.4和ID.6车型。

大象转身有多难,就连“ALL IN”电动车的大众也没有完全放弃插电混动车型。继去年推出迈腾混动版后,大众将在2021年推出坦格混动版。华晨宝马今年也选择继续自家热销车型的混动。

与德国车企不同的是,日本车企目前正在推出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2021年新车计划。无论是丰田还是本田,他们都将销量较好的燃油车型改成了插电混动版,以扩大自己的插电混动阵营。日本车企混合动力技术的成熟可能是原因之一。

丰田混合动力车型采用的技术是第二代THS,而这套系统的核心是E-CVT变速箱。工作时,行车电脑会根据工况调整变速箱内两台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纯电驱动或混合动力驱动。丰田2021年推出的RAV4插电混动版和IZOA插电混动版均采用该系统。

本田推出的皓影插电混动版和CR-V插电混动版均采用i-MMD系统。该系统类似于丰田的混合动力系统,但在设计上更为激进。i-MMD 混合动力技术只是一款具有发动机驱动功能的增程式汽车。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汽车是由电动机驱动的,发动机的作用是发电。在高速条件下,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以节省燃油。

日产目前的混合动力技术是e-power动力系统,不同于丰田和本田的技术。它的系统设计接近于一个扩展程序,整个车辆的驱动都交给了电动机。发动机的作用是发电和给电池充电。与丰田和本田不同的是,日产还推出了一款采用全新 CMF-EV 平台的电动汽车 Ariya。因此,2021年日产可能会发展电动和混合动力双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和现代也在2021年进军电动车领域,福特将在2021年推出Mach-E车型,作为福特图腾级车型,这款车型的发布不仅考验电动车赛道,也代表了福特电动化的决心。现代汽车选择推出纯电动轿车和MPV车型,或许是为了开拓电动汽车市场。

电动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将于2021年推出改款Model S和Model X。根据现有信息,新车型将不会采用矩形方向盘,但会取消换挡拨片,车辆自动驾驶功能会根据导航信息和车辆周围信息选择前进或后退。这一变化或许是为加速推进特斯拉FDS系统做好准备,而特斯拉此次的变化势必会推动2021年自动驾驶系统新一轮的发展。

2、纯电动领域自主品牌竞争激烈。长城和比亚迪推出了新平台来开发混合动力车型。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2021年将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但多为新造车厂商推出的产品。

2020年,比亚迪和长城推出了全新的混合动力平台,吉利也推出了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2021年,这些车企都将在新平台上发力。总体来看,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混血阵营,上汽和吉利在两手新上市的汽车,小鹏、智极、广汽新能源、零跑、威马等新品牌在纯电动市场。

单就混动技术而言,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比亚迪的DM-i系统和长城汽车的柠檬混动DHT。根据比亚迪新车计划,除“元”外的所有车型都将配备DM-i系统。据比亚迪官方介绍,这款混合动力系统是一款纯电动的混合动力系统,在节油方面表现出色。

长城汽车将在2020年推出的三大技术平台包括柠檬混合动力DHT、咖啡智能和坦克平台。2021年,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汽车品牌WEY推出的首款车型将采用柠檬混动DHT和咖啡智能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长城汽车WEY在2021年的定位和方向。

如果说长城和比亚迪处于鱼龙混杂的位置,那么吉利和上汽双双出手。

2021年,除了吉利集团领克品牌将推出纯电动ZERO车型外,几何汽车还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几何A pro。吉利发布的 SEA 浩瀚架构也将应用于 2021 年的新车型。混动车型方面,除了领克推出的混动车型 Q1 PHEV 版外,另外两款混动车型领克EX11 和 EF1E 也将推出。为两款新车型规划的混合动力系统由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该系统通过电机和双离合变速箱的配合实现多种混合模式,结构比丰田THS和本田i-MMA更简单。

上汽目前的计划是在2021年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荣威RX5 ePLUS和名爵领航PHEV版,以及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动力车型是在现有车型基础上改进而来,而纯电动车型则是全新车型。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路线上更加坚定。广汽新能源汽车总经理顾惠南曾介绍,其新能源工厂在建设过程中,连气库预留管线都没有留下,完全专注于纯电动路径。2021年,广汽新能源计划推出三款纯电动汽车,包括永旺Y和另外两款未命名车型。

与自主传统车企竞争的不仅是合资品牌,还有国产车新势力。其中,小鹏、智极汽车、赛力士、零跑、极虎、威马将在2021年推出纯电动车型,包括三款轿车和两款SUV。

在造车新势力中,蓝途汽车推出的新车颇具特色。2021年,蓝途将推出旗下首款SUV产品蓝途FREE,但这款车配备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部件——纯电动系统和增程系统。这也意味着FREE既可以是纯电动车,也可以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蓝图未来将如何发展,需要时间和市场调研。

总体而言,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希望通过建立新品牌进入新能源市场。吉利推出几何品牌,广汽推出爱安品牌,东风推出蓝途品牌,北汽推出极地狐。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车,它是在高端电动汽车品牌R推出之后推出智极车的。其实这样的决定可以让人联想到互联网公司的赛马文化,那就是,内部竞争,胜者留,败者淘汰。

传统汽车推出的新品牌既需要面对国内新造车厂商的竞争,也需要面对国外汽车强国的竞争。这些新品牌未来会怎样?2021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