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即将上市:8月轿车销量TOP10:宏光MINIEV月销近5万辆,比亚迪三车上榜

   日期:2022-09-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200    
核心提示:一句话点评:一款车贡献了上汽通用五菱一半的销量,或许不是什么好事情。在纯电市场上,比亚迪新投放的车型也在不断刷新着销量纪录,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去年8月上市的新车——海豚。最近两年,国内合资B级车市场上的销量冠军之争,一直在凯美瑞和雅阁之间展开。尤其是旨在拉低车系售价的宝来传奇版车型上市后,宝来基本就成为了轿车销量前十榜单上的常客。

中国乘用车协会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虽然8月份国内车市不如7月份平稳,环比略有下滑,但仍实现同比增长38.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今年前8个月,国内市场共销售新车1.44辆0.3万辆,同比增长11.9%。

轿车市场,虽然未能在8月继续突破百万级规模2022新车销量,但仍实现了31.9%的同比增长,交出99万辆销量。从畅销榜上看,新能源汽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新能源全面融合的比亚迪,延续了此前的爆发态势。8月,汽车销量前十名中有4款新能源车型。除了冠军宏光MINI EV,其他三款都是比亚迪产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系轿车在8月份表现良好。共有4款车型跻身销量前十,雅阁和凯美瑞两款中级轿车并列上榜实属罕见。

五菱宏光MINI EV

2022 年 8 月销量:49,119 台

一句话点评:一辆汽车贡献了上汽通用五菱一半的销量,这未必是好事。

宏光MINI EV风靡近两年。如果说绝对低价一开始只是吸引购车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的话,那么现在的宏光MINI EV系列已经开始走上时髦单品的路线,而后续的马卡龙版、版等,都在工作中朝着更有趣的方向发展。而就在本周末,宏光MINI EV的敞篷版也将上市。虽然价格还没有公布,但已经为下一款热销车型预留了位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宏光敞篷版的订阅人数已超过11.30,000。

然而,在宏光持续火爆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五菱汽车难以量产很多新品的现实。除了宏光MINI EV,五菱汽车近两年还推出了凯捷、正途、星辰、佳辰等新车型,但这些新品在细分市场上还远未独立。大家对上汽通用五菱的关注太集中在一辆宏光汽车上,这对这家车企的长远发展未必是好事。

日产轩逸

2022 年 8 月销量:41,432 台

一句话点评:轩逸也很熟悉,一辆汽车贡献了车企一半的销售额。

8月,东风日产销量7.3万多辆,轩逸一车贡献过半。在奇骏被迫推三缸发动机市场崩盘后,逍客未能取代,轩逸成为日产在国内市场上唯一的“大腿”产品。为了保证这条大腿不意外,东风日产也做足了功夫。去年底,日产开始在中国试水混合动力系统e-POWER(类似于程序扩展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但不能外接充电) ,首款e-POWER混动系统搭载轩逸。

轩逸之所以在中国一直走红,是因为自身产品实力与中国家用车的契合度。对于一款预算在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车来说,大部分用户看重的是可靠性、舒适性和性价比,而这些方面正是轩逸在同级别产品中能够展现出优势的地方。所以,轩逸的成功,其实是抓住了目标用户的核心痛点。

大众朗逸

2022 年 8 月销量:39,325 台

一句话点评:老手变脸了,朗逸开启了“车生”的第二春。

朗逸一直是国内轿车市场的“王者”,变化发生在最新一代轩逸之后。14代轩逸一炮而红后,迅速改变了国内轿车市场的固有格局。眼看着自己被玄奕拉开,拉开越来越大的市场缺口,薰衣草只能提前放大招了。

日前,2023款朗逸正式上市。为了更好地体现“豪华感”,新朗逸尽可能贴近“老大哥”帕萨特。“脸”造型,增加了明星版汽车的前脸可供选择。新款朗逸推出后,销量的提升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虽然市场表现还没有超越轩逸,但差距还在不断缩小。2022年的国产轿车冠军争夺战应该是相当精彩的。

比亚迪秦PLUS

2022 年 8 月销量:35,689 台

一句话点评:颠覆燃油车市场的口号听上去像是在吹牛,但秦PLUS真的实现了。

行业整体电动化转型的东风,加上比亚迪自身的积累,带来了比亚迪全系列车型的集体爆发,而秦PLUS是这场爆发的先行者。刀片电池和DM-i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率先在秦PLUS上量产,这台车的整体性能远超预期,真正成为汽油车的颠覆者。

秦PLUS能够交出飙升的市场成绩单。首先,得益于目前国内的汽车消费环境。经过多年的鼓励和政策刺激,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已成为全球最高。前排。其次,高油价的现实也凸显了Qin PLUS的产品优势,进一步提升了Qin PLUS的市场高度。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Qin PLUS 不乏亮点。与几年前的比亚迪产品相比,以秦PLUS为代表的全新一代车型,无论是内外设计、产品配置还是动力性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比亚迪汉

2022 年 8 月销量:26,003 台

一句话点评:通过汉化,比亚迪也颠覆了中高端车市场。

20万元以上的车市,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禁区。近年来,借助电气化的行业趋势,情况略有改变。已经有部分自主新能源汽车售价超过20万元。在这些真正开始跑起来的产品中,比亚迪汉还只有一款。

截至目前,韩家的销售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2.5万辆。这样的表现在整个国内中大型车市场上都相当少见,更不用说高端自动驾驶汽车了。对于比亚迪韩来说,同价位的唯一竞争对手是特斯拉的Model 3。但近几个月来,特斯拉的产能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进入 2022 年后,Model 3 屡屡上不了汽车销量前十榜单。

比亚迪海豚

2022 年 8 月销量:23,469 台

一句话点评:海豚又名“ Fit”,是一款有操控感的电动车。

在纯电动市场,比亚迪的新车型不断刷新销量记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去年8月推出的新车海豚。在竞争激烈的10万级小型纯电动车市场,海豚上市仅半年就成功夺得该细分市场销量冠军。到了上市一整年的节点时,海豚已经将小型电动车投放市场。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海豚是比亚迪推出e平台3.0后推出的首款车型,也是海洋系列的第一款车型,承担着开拓整个海洋系列的重任。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海豚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款车的口碑和销量似乎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

本田雅阁

2022 年 8 月销量:23,093 台

一句话点评:保值率的“神话”从根本上确定,雅阁在中国不会缺订单。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率报告》。没有太多的事故。在合资中型车领域2022新车销量,冠亚军仍属于两款日系车:雅阁和凯美瑞。这一次,雅阁以84.42%的三年保值率略领先凯美瑞,夺得细分市场第一。

雅阁风靡中国,与其长期稳定的品质、均衡的产品实力和良好的用户口碑密不可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十代雅阁推出后,在产品年轻化方面也提升了不少,更能迎合已经成为当今主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对其市场表现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颤动。

丰田凯美瑞

2022 年 8 月销量:22,622 台

一句话点评:不出意外,今年的合资B级车销量桂冠将再次被凯美瑞夺走。

近两年,国内合资B级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之争一直在凯美瑞和雅阁之间展开。8月份,凯美瑞以微弱的劣势略落后雅阁,但从1-8月的累计销量来看,凯美瑞依然占据了雅阁的主导地位。目前,两款车在2022年的累计销量差距在3万辆左右。如果不出意外,合资B级车的年销量将是凯美瑞。

TNGA架构的赋能,是近两年凯美瑞一直畅销的主要原因。新一代凯美瑞在保留了丰田皮肤的耐用特性的同时,还对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打破了日系车设计平庸的刻板印象(新改款的凯美瑞在此前备受争议的内饰、机器和配置上也存在不少争议。其他方面进行了升级和加强),以更运动的态度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最终的市场效果也相当不错。时隔多年,凯美瑞再次成为B级车市场年度销量桂冠的最有力竞争者。

大众宝来

2022 年 8 月销量:20,686 台

一句话点评:捷达车型退市后,宝来“站起来”。

在捷达宣布成为独立品牌后,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捷达品牌本身,而是继续做大众品牌的宝来,成功抢占了退市后老款捷达车型留下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以降低车系价格为目标的宝来传奇车型上市后,宝来基本成为了汽车销量前十榜单的常客。

今年6月底,宝来又进行了一次产品更换。此次更新延续了大众目前“时尚风格”的新理念,新宝来的内外饰设计也终于开始向年轻化方向转变。动力方面,全系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新宝来带来的最大惊喜。再加上多次配置调整,新宝来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不少。对于新时代的年轻用户来说,也更为重要。吸引人的。此外,工信部新车型申报图还显示了宝来的身影,这也意味着搭载1.5T发动机的新宝来(此前2023款宝来只有1.2T 和 1.

丰田卡罗拉

2022 年 8 月销量:19,421 台

一句话点评: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00万辆,早已证明了卡罗拉的历史地位。

卡罗拉问世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历经11代。在全球范围内,卡罗拉是市场上累计销量最高、实力最强的车型。它是丰田在全球市场上的真正领导者。

2019年,卡罗拉与其国产“兄弟车型”雷凌相继换代。采用TNGA架构后,新卡罗拉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后悬架换成了来自扭力梁的独立悬架,主被动安全配置也得到了提升,是一款更加平衡的轿车产品。过去一两年,卡罗拉的月销量经常能冲到畅销车排行榜前三,但随着新能源消费趋势的兴起,卡罗拉目前的国内市场地位受到很大冲击,而且它最近的销售排名下降了很多。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