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半年报丨一汽-大众荣登榜首。上半年厂商销售排名出炉。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答案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3 月大众汽车销量排名第一
红网时刻讯7月21日讯(记者龙震)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1-6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售92辆6.1万辆,其中6月销量194.4万辆,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43.5%。零售额环比增速创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但受疫情和零部件供应影响,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仍下滑7.2%。
那么,今年上半年汽车厂商的具体表现如何?
上半年仅3家厂商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零售额前15位的厂商分别是一汽大众、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广汽丰田、东风日产、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华晨宝马、奇瑞汽车。但值得注意的是,前15名的厂商中,只有比亚迪、广汽丰田和奇瑞实现了同比增长。
其中,自主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11%,市场占有率达到45.4% 而上半年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销量37.96万辆,同比下降19.6%,市场份额为41%。因此,综合来看,自主品牌上半年的表现略好于合资品牌,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的全面提升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车辆。
自主品牌更百花齐放
具体而言,6个自主品牌进入前15名。榜单中最抢眼的是比亚迪汽车,上半年销量为63.8辆,同比增长168%,涨幅居所有车企之首。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主攻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成为全球首家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此后,比亚迪的销量一路飙升。
紧随其后的是长安汽车。作为一家传统老牌车企,长安汽车上半年依然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1-6月累计销量55.9万辆,同比下降8.9%。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安汽车已经覆盖了低、中、高端三大市场。其中,Avita品牌主打高端市场,首款车型Avita 11定位中型纯电动SUV;深蓝品牌专注于中高端。在市场上,第一款长安SL03基于EPA1平台打造;长安路明品牌主打中低端市场。首款车型长安鲁敏糯玉米6月10日正式上市。根据长安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子品牌的扩张和多款新车的推出,长安汽车的销售目标并不难。去实现。
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差别不大。上半年累计销量52.6万辆,同比下降8.8%。虽然没有恢复正增长,但吉利汽车的高端产品阵容和高端品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吉利正在新能源市场迎头赶上。 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10.51万辆,同比增长376.95%。
此外,吉利正在加速细分赛道的布局。 7月12日,吉利旗下纯电动皮卡品牌RADAR正式发布,中文名称为“雷达”,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首款皮卡RD6也首次亮相。
奇瑞上半年的表现有些出人意料。 1-6月累计销量30.2万辆,同比增长14.9%,成为除比亚迪外销量最大的车型。同比增长最大的制造商。在小型纯电动车市场,奇瑞的表现十分抢眼。依托iCar生态赋能,1-6月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77.5%;此外,奇瑞“大单品”战略下一个明星车型——瑞虎8系,1-6月全球销量贡献78292辆,同比增长10.6%。
在海外市场,奇瑞继续畅销。 6月出口新车35818辆2022中型车销量排名,同比增长50%,创下奇瑞21年历史上新的月度出口记录。 1-6月,新车出口同比增长25%。
作为前自主品牌的老大哥,在这几年车市的高速发展中已经落伍了,但奇瑞却很有韧性,在过去的调整中回归了主流市场两年。
德语和日语平分秋色
在合资品牌方面,德国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位列销量前15名;日系品牌包括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排名比较接近,竞争可谓是浩大;另外,美国部只有上汽通用。
德系品牌上半年累计零售19辆9.65万辆,市场占有率21.6%;而日本品牌上半年累计零售196.95万辆,市场份额为21.3%,所以在合资品牌中,德系和日系占绝大多数份额,双方平分秋色。
从2022年上半年厂商销售数据来看,一汽-大众毫无悬念地再次夺得销售冠军。 1-6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86.3万辆,虽然同比下降15.9%,但6月份,一汽-大众达到21.43万辆,回升趋势十分明显,2022年全年仍有望成为销量冠军。
广汽丰田6月月度销量和半年累计销量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前15家合资企业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45.30,000辆,同比增长6.5%,超越一汽丰田等日系品牌,位居全球第七上半年销售榜。
此前市场知名的两家本田厂商,2022年上半年销量均出现负增长。广汽本田上半年销量为35. 3万台,同比下降3.5%;东风本田上半年销量32.8万辆,同比下降22.3%。
龙腾汽车呈现连续反弹趋势。上半年累计销量5.64万辆,同比增长38.99%,连续19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2月大众汽车销量榜
【2022年7月合资汽车销量排行榜合资SUV销量排行榜】受季节性因素影响,7月份合资品牌SUV销量较6月份有所下降。中国客运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7月合资SUV市场零售量38.2万辆,较6月减少7.4万辆,环比下降 16.2%。其中,特斯拉Model Y环比减少4.5万辆。
7月,合资SUV车型11款,销量过万辆,其中紧凑型SUV 6款,中型SUV 3款,小型SUV 2款,日系SUV车型共7款,销量过万辆。
7月份销量前三名的是三款合资紧凑型SUV,包括本田CR-V、丰田RAV4、日产逍客。其中,本田CR-V以21,743辆获得合资SUV销量冠军,丰田RAV4和日产逍客分别售出15,805辆和14,918辆。
排名第四和第六的是三款中型SUV,其中大众途观L销量13741辆,排名第四,获得合资中型SUV销量冠军;奔驰GLC销量13590辆,排名第五,是最畅销的豪华品牌SUV;奥迪Q5L销量12517辆,排名第六。只有宝马X3,7月份销量并不理想,仅售8176辆,排名第15。
本田皓影和本田XR-V分别售出11,612辆和11,601辆,分列第七和第八,其中本田XR-V是7月份小型SUV销量冠军。本田滨智销量超万辆,以10392辆排名第11。
丰田威兰达售出 10,507 辆,排名第九。丰田卡罗拉瑞芳、丰兰德、汉兰达表现不俗,销量分别为9807辆、9139辆和7978辆,成为丰田SUV市场销量的中坚力量。
除了途观L销量超过1万辆,大众品牌7月份途观L销量也超过1万辆,以10483辆排名第十。此外,一汽-大众探越销售7742辆,排名第17;一汽-大众坦格销量7713辆,排名第18位。
特斯拉Model Y销量从上月的52150辆锐减至7640辆,销量排名从第一跌至第19位。是 7 月份销量环比跌幅最大的车型。
2022年7月139款合资SUV车型零售销量及排名见下表:
3 月大众汽车销量排名第三
日前,一线豪华品牌奥迪、奔驰、宝马都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在华销量。据汽车行业统计,上半年,宝马以37.87万辆的销量领跑奔驰和奥迪,成为国内豪华车市场销量第一,奔驰和奥迪垫底。
根据三大车企公布的国内销量数据,宝马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3%至37.87万辆,是拥有BBA品牌中销量降幅最小;奔驰上半年累计销量35.58万辆,同比下降24.1%;奥迪排名第三,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31.9%至31.70万辆,在BBA品牌中降幅最大。
具体来说,2022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了37.87万辆汽车。虽然同比下降超过20%,但仍领先于奔驰和奥迪,并在上半年夺得中国豪华品牌。针冠。具体车型方面,宝马5系和宝马3系是宝马的主打产品。这两款车型上半年的表现优于同级别车型,这也是宝马领先奔驰奥迪的主要原因。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宝马3系累计销量为82143辆,同比下降20.0%,位居榜首- BBA产品中的表现模型。其次是宝马5系,累计销量为80,308辆,其次是宝马X3,销量为70,493辆。
从前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奥迪的销量相对落后于宝马和奔驰,今年也是如此。上半年,奥迪在华累计销量为31.7万辆(含进口车)。具体车型方面,上半年奥迪A6L累计零售55631辆,月均销量不足1000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奥迪A6L销量下降了41.1%。从数据上看,与奔驰E级和宝马5系相比,奥迪A6L的销量规模最低,降幅最高。此外,上半年奥迪A4L累计销量73603辆,奥迪Q5销量64374辆。
相比宝马和奥迪,奔驰的表现相对处于中等水平。奔驰上半年累计销量35.58万辆,同比下降24.1%。中国客运协会数据显示,奔驰E级累计零售60931辆,奔驰C级上半年销量67226辆,奔驰辆单位,梅赛德斯-奔驰 GLB 为 25,197 辆。从产品销量来看,奔驰主要车型上半年市场表现不容乐观2022中型车销量排名,均同比下滑。
整体来看,华晨宝马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上半年三大品牌均出现下滑。今年3-5月,受疫情蔓延和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影响,多家车企被迫停产或减产,导致3-4月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生产停滞不前。整体汽车市场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 4 月份。豪华车市场也是重灾区之一。汽车行业担心,预计今年上半年华晨宝马的国内销量将出现下滑。 BBA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此前突然爆发的疫情、半导体供应短缺和物流不畅的影响。 3月以来,汽车行业上中下游整车产销受到较大冲击,多地面临停产或减产压力。其中,一汽-大众奥迪长春生产基地和华晨宝马沉阳大东工厂此前均已停产。 、停产、物流中断导致终端市场交货承压,但好在5月底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滞后产能和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传统企业的激励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车企业绩有所改善。也就是说,疫情和零部件供应是BBA品牌下滑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发展,华晨宝马所在的豪华车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短期来看,华晨宝马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已开始被新能源汽车瓜分。虽然BBA作为奢侈品牌不会轻易倒下,无论是在品牌认知度还是文化底蕴上,但当消费者逐渐接受新能源汽车时,潜在的BBA消费者很可能会考虑电动车,这或许就是BBA品牌的原因开始加快新能源汽车的部署。不过,从目前来看,BBA品牌的新能源布局还没有取得成效。高昂的价格和油改电成为消费者放弃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如何开发新能源是BBA品牌长期面临的问题。